平谷区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试卷 5. 下列关于人体血液中白细胞作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运送氧气 B. 吞噬病菌和异物
初 一 生 物 2022. 7 C. 促进凝血 D. 运送代谢废物
6. 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 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以下关于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1. 本试卷共 8 页, 包括两部分, 32 道小题。 满分 70 分。 考试时间 70 分钟。 A. 动脉管壁弹性大, 血液流速快 B. 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注 2. 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和姓名。
意 C. 毛细血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D. 肺动脉中的血液含氧丰富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事
项 4. 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 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7. 血液在人体内按一定的方向循环流动, 为人体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下列有关叙
5. 考试结束, 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述不正确的是
A. 血液主要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B. 房室瓣和动脉瓣不会同时打开
C. 动脉瓣主要位于动脉血管内 D.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25 分) 8. 实验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 下列对观察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B. 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本部分共 25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
C. 动脉瓣朝心室方向开 D. 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题目要求的一项。
9. 我国倡导无偿献血。 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采血, 而非动脉采血, 下列解
1. 西藏森林深处的一棵黄果冷杉, 凭借 83. 2 米的身高一跃成为 “中国最高的树”。 根吸
释错误的是
收的水分被运送到树顶的动力是
A. 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 静脉管径较大、 管壁薄
A. 蒸腾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吸收作用
2. , C. 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 D. 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下列有关乔木茎内导管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 10. 根据安全输血的原则, B 型血的患者应输入导管是许多死细胞上 下连接成的
B. 、 A. O 型血 B. A 型血 C. B 型血 D. AB 型血上 下相邻的导管细胞横壁消失
C. 根、 叶和茎中的导管各自独立、 互不相通 11.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D. 导管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 A. 叶绿体和线粒体 B. 线粒体和叶绿体
3. 如果树木的主干被羊大面积环剥啃食, 树木将会枯竭死亡, 原因是 C. 细胞膜和线粒体 D. 细胞壁和叶绿体
A.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运输到枝和叶 12.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 二氧化碳增多了。 二氧化碳来源于
B. 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 A. 肺泡 B. 组织细胞
C. 根吸收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枝和叶 C. 血液 D. 心脏
D. 木质部得不到树皮的保护 13. 蚯蚓的呼吸方式为
4. 下列关于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实验的操作中, 正确的是 A. 鳃呼吸 B. 肠呼吸
A. 包裹小鱼鳃盖和躯干要使用干燥的棉絮 C. 体表呼吸 D. 肺呼吸
B. 将盖玻片盖在小鱼尾鳍上 14. 人在溺水时, 首先受到阻碍的活动是
C.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D. 实验后, 将小鱼丢弃到垃圾桶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初一生物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初一生物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15. 验证植物种子的呼吸最好选用
A. 干燥的种子 B. 煮熟的种子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45 分)
C. 萌发的种子 D. 刚收获的种子
16. , , 本部分共 7 道题, 共 45 分。 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表现出吸收二氧化碳 而不表现出释放二氧化碳 原因是白天植物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A. 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 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6. (7 分) 黄松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平谷区东北部, 区域面积 60 余平方公里, 是一个九
C. 呼吸作用比夜晚微弱 D. 光合作用旺盛, 强于呼吸作用
分山水一分田的美丽地方。 园内林木茂密, 种类繁多, 森林覆盖率达 75% , 有植物
17. 皮肤的结构中与排泄有关的是
1500 多种。
A. 表皮 B. 毛发 C. 皮脂腺 D. 汗腺 (1) 为增加植物的多样性, 2022 年春季, 园林工人将 20 种乔木移栽到黄松峪国家森
18.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 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这是因为 林公园, 此时, 最易受伤的器官是 , 从而影响树木对无机营养物质的吸
A. 肾盂的贮尿功能 B. 尿道的贮尿功能 收, 园林工人往往会带土移栽。 同时还要要剪去一部分枝叶, 其目的是为了减少
C. 输尿管的贮尿功能 D. 膀胱的贮尿功能 散失。 为提高树的成活率, 园林工人会给刚移栽的大树输液 (主要营养
19. 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位于 成分是水和无机盐), 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应该插入树干的 。
A. 耳廓 B. 鼓膜 C. 听小骨 D. 耳蜗 A. 树皮 B. 木质部 C. 韧皮部 D. 形成层
20. 膝跳反射可用于检测神经系统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状况。 据图分析,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 (2) 园林工人经常对林地进行松土,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根的 作用。
的是 (3) 植物生命活动除了需要无机物以外还需要淀粉等有机营养, 这些有机营养是植物
A. 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通过 作用制造, 并通过 (填 “导管” 或 “筛管”) 运输到大树
B.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的各个部位。
C. (4)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股四头肌收缩带动小腿抬起
A. 维持大气碳———氧平衡 B. 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D. 若传出神经受损则该反射不能完成
C. 不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D. 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
21. 下列可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的激素是
27. (6 分) 人体每时每刻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 这一过
A. 胰岛素 B. 性激素
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
C. 生长激素 D. 甲状腺激素 (1) 人在呼吸时, 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 , 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
22. 若人体血糖值长期较高, 可能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2) 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主要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
A. 性激素 B. 胰岛素 (3) 下图中, 肺泡壁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能够控制物质进出肺泡细胞的结构是
C. 甲状腺激素 D. 生长激素 (填图中序号)。
23. 人体血液呈现红色的原因是
A. 血液中含有氧 B. 血液中含有二氧化碳
C. 血液中含有养料 D.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
2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图像信息成像于人们的
A. 角膜 B. 晶状体 C. 睫状体 D. 视网膜
25.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 (4) 外界气体进入肺泡时, 肋间外肌和膈肌 (填 “收缩” 或 “舒张”), 膈
A. 兴奋 B. 运动 C. 反射 D. 情绪 顶 , 胸廓容积 , 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初一生物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初一生物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28. (7 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习、 工作节奏的加快, 人们越来越重视锻炼和体育运 30. (6 分) 乒乓球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运动形式。 我国是乒乓球运动强国, 中国乒乓球
动, 如快步走、 跑步、 打乒乓球等, 也越来越多感受到运动给人带来的好处。 队在世界大赛上多次夺得冠军。
(1) 人体的血液循环承担着物质运输的功能, 坚持运动能够提高血液泵送效率, 改善
血液循环。 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 、 静脉和毛细血管。 为血液循环提供动
力的器官是 。
(2) 下图中标号 指的是毛细血管, 判断的依据是 。
(1) 听到发令后, 运动员立刻将球准确发出。 这一反射活动是经过训练形成的, 属于
(填 “条件” 或 “非条件”) 反射。 完成此反射的结构基础叫 。
(2) 比赛过程中, 运动员能够准确判断球的落点, 此时的视觉是在球员的
(填图中字母) 形成的。
(3) 氧气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使流经肺泡的血液含氧量 , 成 (3) 运动员有时需要双脚离地或者反手击球, 但仍能保持身体平衡, 这主要依靠图中
为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逐渐汇合最后经由 (填具体血管名称) 回到左心 (填字母) 进行协调。
房, 再通过 (填 “体循环” 或 “肺循环”) 将氧气运送到细胞。 (4) 激烈比赛时, 由于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促使运动员血压升高、 呼吸加快。 调节
29. (7 分) 人体的肾脏是个惊奇的器官, 它每天 24 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图中 [C] 中。
小时可以不停地工作。 一个成年人的肾脏每天需 (5) 综上所述, 运动员进行乒乓球运动的过程是 共同调节的结果。
要滤过大约 2000 升血液, 最终产生约 1. 5 升尿 31. (6 分) 日常工作中, 污水处理厂常采用投放固体明矾来净化水
液。 肾功能如果出现问题, 会影响患者身体代谢 质, 但它的残留物很难清除。 有研究者发现, 辣木树的种子———
废物的及时排出, 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辣木籽, 不但富含大量优质蛋白, 对混浊的水也有一定的净化作
(1) 如右图所示, 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 用, 科研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
(1) 研究人员将 700 毫升浊度 的浊水, 平均分装在 7 个烧杯中, 分别标记为
。 图中①具有 作用, 可
空白对照组、 辣木籽 1、 2、 3 组、 明矾 1、 2、 3 组。
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②形成原尿。
(2) 在辣木籽 1、 2、 3 组中各投入 10 毫克辣木籽, 明矾 1、 2、 3 组中各投入 10 毫克
(2) 正常人的原尿在流经部位肾小管时, 大部
明矾, 空白对照组中 。 搅拌均匀后, 每隔 1 小时测定一次浊度。 实验组
分水, 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 等物质被重新吸收回到 中去。 这个
浊度分别测定三次, 取平均值, 目的是 。
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这些能量来自细胞的 作用。
(3) 实验结果如下图。
(3) 如果某人双肾功能均衰竭, 那么他将不能进行 。
A. 维持氧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B. 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排出代谢废物
C. 维持正常的激素水平
D. 体内有机物的分解
(4) 显微观察发现, 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存在差异, 如图 a、 b、 c 所
示。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推测, 细胞所在区段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初一生物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初一生物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①如果水的浊度系数降到 30NTV 以下方可烧开饮用, 那么最先达到标准的是 (1) 竹子是大熊猫的重要食物之一。 与竹子相比, 熊猫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组。 空白对照组净水消耗的时间最 , 因为这组混水内的物质 (2) 大熊猫是天生的近视眼, 在寻找食物、 判断风险等方面大熊猫首先用到的是它们
主要依靠的是混浊物自身重力的沉淀。 灵敏的 。 大熊猫的黑眼圈的作用是 。
②请你从净水效果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给污水处理厂提一条建议 (3) 根据短文信息, 你推测以下哪种动物的眼睛更靠近头部两侧 。
。 A. 野兔 B. 老虎
32. (6 分) 阅读科普短文, 回答下列问题。 C. 狮子 D. 狼
有大量研究指出, 大熊猫的嗅觉和听觉非常发达, 但是视力很差。 按照人类的标 (4) 青少年是近视眼的高发人群, 如果发生了近视, 应配戴 透镜进行矫正。
准, 大熊猫是个 800 度的 “大近视”, 只能看清几米之内的物体。 不过, 这丝毫不会 除了遗传因素外, 近视的形成还与不良的用眼习惯有关, 请你写出一条保护视力
影响它们在野外的生活。 大熊猫生活在森林或竹林中, 在那里, 高大的植被遮天蔽 的做法 。
日, 能见度很低, 大熊猫的眼睛再好也无法看得很远。 而且, 和很多野生动物一样,
大熊猫在找寻食物、 判断风险等方面首先用到的是它们灵敏的嗅觉和听觉, 所以视力
差点儿也就无所谓了。
为什么大熊猫的眼睛看上去很大 大熊猫的双眼外面各有一个用来吸收阳光, 避
免紫外线刺激眼睛的黑眼圈。 黑眼圈和几乎没有眼白的眼球看上去就像一个整体, 所
以显得眼睛很大。 如果去掉黑眼圈, 就会发现它们的眼睛很小, 在大大的脸上显得很
不协调。
除了大熊猫, 所有熊科动物、 各种犀牛的视力都不好, 它们主要靠嗅觉和听觉来
辨别周围的一切。 犀牛看到前方有人或物体就会猛冲, 主要是由于距离太近让它们感
觉到了危险。 影响动物视力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眼睛大小、 眼睛位置、 生活环境
等。 食肉目哺乳动物和猛禽的眼睛位于头部前方。 它们的两只眼睛的视野有较大的重
合面积, 视角更大, 可以生成更好的立体图像。 这有助于它们判断猎物的方位。 食草
动物的眼睛通常更靠近头部两侧, 以此来获得更大的视野, 能够及时发现天敌。 生活
在水下或洞穴里的动物, 由于环境昏暗, 能见度较低, 通常视力都不好。
初一生物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初一生物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平谷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参考答案
2022.07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5分)
1-5ACBCB 6-10DCCCC 11-15ABCAC 16-20DDDDA 21-25BBDDC
二、非选择题(共45分,每空1分)
26. (1)根 水分 B
(2)呼吸 (3)光合 筛管 (4)C
27. (1)毛细血管 (2)肺 (3)①
(4)收缩 下降 变大
28. (1)动脉 心脏
(2)2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位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答出一点即可)
(3)增多 肺静脉 体循环
29.(1)肾单位 滤过 (2)肾小管 葡萄糖 呼吸
(3)B (4)a
30.(1)条件 反射弧 (2)A
(3)B (4)脑干 (5)神经和激素
31. (1) 相同 (2)加入10毫克清水 减小误差
(3)①辣木籽 长 ②适当使用辣木籽进行净水,减少明矾的使用
32.(1)系统 (2)嗅觉和听觉 避免紫外线刺激眼睛
(3)A (4)凹 正确的读写姿势;光线合适;合理用眼(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