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七校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吉安市七校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7-10 14: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吉安市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七校联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
A. 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B. 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 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 通惠河、江南河、邗沟
2. 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 )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游
C. 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D. 郑和下西洋
3. 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 购买精美的唐三彩 B. 经常听到人们吟诵李白的诗
C. 乘装有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洋 D. 到都城长安旅游
4.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5.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B. 苏湖地区粮食获得大丰收
C. 宋朝粮食产量非常大 D. 苏湖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
6. “起朔漠,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
A. 唐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7. 小王看了电影《马可·波罗》之后,对中国的一座古代城市印象非常深刻。这座城市应该是( )
A. 唐都长安 B. 北宋东京 C. 元朝大都 D. 明朝北京
8. 被誉为“当代( )”的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选于2006年2月13日在京病逝。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A. 蔡伦 B. 毕昇 C. 沈括 D. 王桢
9. 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是( )
西域都护→ 安西都护府→ 乾隆平叛→ 伊犁将军
A. 新疆 B. 西藏 C. 东北 D. 台湾
10.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专制集权的加强
11. 假如有一天你去参观刚刚出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文物展览,你一定不会看到( )
A. 吴国的青瓷羊 B. 唐朝邢窑白瓷
C. 宋朝冰裂纹瓷器 D. 明朝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
12. 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每个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一生,以下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资治通鉴》 B. 李时珍——《本草纲目》
C. 唐太宗——贞观之治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14. 下列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搭配正确的是( )
A. 顺治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 康熙帝——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C. 雍正帝——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D. 乾隆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15. 下图为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 )
A. 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 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16题6分,17题4分,18题10分,共2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6分)
材料一
材料二: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材料三: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勇于反抗侵略的民族。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谱写了无数伟大的爱国诗篇。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
(2)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明朝及清朝前期的中国军民是如何奋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列举两例)(2分)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17.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1)材料反映了唐朝的哪一制度?采取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这一制度对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18. 材料一:下图是由北京奥运会期间发行的科技奥运题材的“中国四大发明”银质纪念章,凸显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方文明古国举行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这三样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是在航海、文学和战争三方面。由此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世界上任何人、任何教派和任何国家都比不上的。
——法兰西斯·培根
材料三: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1)材料二中的“这三样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
(2)我国的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请你列举两个宋朝以前的科学技术成就。(2分)
(3)材料三中鲁迅揭示了怎样的社会问题?(2分)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什么?这给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3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CDCBA 6~10:BCBAD 11~15:DBABA
二、综合题
16. (1)开放的对外政策(1分)
(2)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等(2分)
(3)闭关政策。(1分)影响:损害了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从而使中国拉开了同西方的差距。(2分)
17. (1)科举制度。(1分)巩固专制统治。(1分)
(2)①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素质。②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18. (1)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火药(3分)
(2)造纸术、地动仪、圆周率等等(2分)
(3)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技术由于封建社会后期的腐朽未能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
(4)科技能否发挥巨大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1分)启示:我国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并努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开放性试题只要涉及科技、创新方面即可)(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