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12 11:2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用铅制铅笔芯
B.用石墨做冰箱的去味剂
C. 用炭黑制环保炭包
D.用石墨做电极
2、在一定条件下,4g 碳和 12g 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最后容器内的气体为(  )
A.CO2 B.CO C. CO 和 CO2 D.CO2 和 O2
3、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 )
A.用排水法集气 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
C.检验二氧化碳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4、学校禁止吸烟,是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有害学生健康,其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A.CO2 B.CO C.N2 D.SO2
5、温室效应可使全球地表温度上升。正是由于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至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但过度的温室效应可导致冰川融化、土地沙漠化、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下列气体中不产生温室效应的是(  )
A. CO2 B. CH4 C. O3 D. O2
6、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食品保鲜的办法 B 灭火实例与原理
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制冷﹣﹣冷藏保鲜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充入氮气﹣﹣防腐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 日常物质的区别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酱油和醋﹣﹣闻气味氧化镁和氧化铜﹣观察颜色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A.A B.B C.C D.D
7、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煮沸是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大理石与稀硫酸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大理石与稀盐酸 D.碳酸钠与稀盐酸
9、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CO2 B. NO2 C. SO2 D. PM2.5
10、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口呼吸迅速跑出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1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 子发生改变
B.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组 成它们的元素不同
D.不同的花香味不同-------------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B.我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我具有还原性,能冶炼金属
D.变成干冰时,我能用作人工降雨
13、按下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A. 氢气和水蒸气 B. 氢气和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氢气 D. 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14、如图中广口瓶里分别装入下列各组中的气体,滴管分别滴入各组中的液体时,玻璃管下端所系的气球能够鼓起来的是
A.氢气、浓硫酸 B.氮气、苛性钠溶液
C.CO2、稀盐酸 D.CO2、烧碱溶液
二、填空题。
15、试根据组成或结构的不同,分析下列各组中物质(或粒子)性质不同的原因。
(1)金刚石和石墨:   ;
(2)钠原子和氯原子:   。
16、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⑧ 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_____(填“m”或“n”)端。
17、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可以除去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剩余气体经过干燥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据新华网报道,南京某大学生因运动量大,一天喝了大瓶装的碳酸饮料6﹣7瓶,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并昏迷症状等症状,后经抢救幸免于难.汽水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家庭制备方法是:取一个干净汽水瓶,加入一定量冷开水(或冰水),再加入白糖及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NaHCO3),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适量柠檬酸(可用HA表示)并立即将瓶盖压紧即可.
(1)NaHCO3和柠檬酸反应产生CO2涉及的原理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相似.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2)汽水中碳酸来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饮用汽水时,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为检验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可以采用的操作是_____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
19、填写(1)﹣(4)组粒子或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1)金刚石、石墨:碳原子   不同;
(2)H2O和H2O2:分子的   不同;
(3)碳原子和氧原子:原子的   不同.
(4)03和02:分子的   不同。
20、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e 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___ 。
(2)上图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_________ (填序号)。
(3)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 (填序号)可组合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在不添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检查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 (填序号)装置;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__ 的i装置。
21、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_______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请根据以下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红磷燃烧实验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该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若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_________的容器中进行。
(2)实验2是电解水的装置,装置通电后,管内产生气泡速率更快的是_________(填“C”或D”)。
(3)实验3是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实验结束后,关键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3、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测得每10 g这种混合气体可生成5 g白色沉淀,求混合气体里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用铅制铅笔芯
B.用石墨做冰箱的去味剂
C. 用炭黑制环保炭包
D.用石墨做电极
【答案】D
2、在一定条件下,4g 碳和 12g 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最后容器内的气体为(  )
A.CO2 B.CO C. CO 和 CO2 D.CO2 和 O2
【答案】D
3、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 )
A.用排水法集气 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
C.检验二氧化碳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答案】C
4、学校禁止吸烟,是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有害学生健康,其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A.CO2 B.CO C.N2 D.SO2
【答案】B 
5、温室效应可使全球地表温度上升。正是由于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至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但过度的温室效应可导致冰川融化、土地沙漠化、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下列气体中不产生温室效应的是(  )
A. CO2 B. CH4 C. O3 D. O2
【答案】D
6、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食品保鲜的办法 B 灭火实例与原理
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制冷﹣﹣冷藏保鲜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充入氮气﹣﹣防腐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 日常物质的区别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酱油和醋﹣﹣闻气味氧化镁和氧化铜﹣观察颜色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A.A B.B C.C D.D
【答案】D
7、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煮沸是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答案】C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大理石与稀硫酸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大理石与稀盐酸 D.碳酸钠与稀盐酸
【答案】C
9、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CO2 B. NO2 C. SO2 D. PM2.5
【答案】A
10、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口呼吸迅速跑出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答案】C
1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 子发生改变
B.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组 成它们的元素不同
D.不同的花香味不同-------------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答案】C
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B.我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我具有还原性,能冶炼金属
D.变成干冰时,我能用作人工降雨
【答案】C
13、按下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A. 氢气和水蒸气 B. 氢气和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氢气 D. 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答案】A
14、如图中广口瓶里分别装入下列各组中的气体,滴管分别滴入各组中的液体时,玻璃管下端所系的气球能够鼓起来的是
A.氢气、浓硫酸 B.氮气、苛性钠溶液
C.CO2、稀盐酸 D.CO2、烧碱溶液
【答案】D
二、填空题。
15、试根据组成或结构的不同,分析下列各组中物质(或粒子)性质不同的原因。
(1)金刚石和石墨:   ;
(2)钠原子和氯原子:   。
【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核内质子数不同
16、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⑧ 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_____(填“m”或“n”)端。
【答案】(1)长颈漏斗
(2)⑦②⑧ CaCO3+2HCl===CaCl2+H2O+CO2↑ (3)m
17、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可以除去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剩余气体经过干燥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CO2 +Ca(OH)2=== CaCO3 ↓+H2O
CO2 CuO+COCu+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18、据新华网报道,南京某大学生因运动量大,一天喝了大瓶装的碳酸饮料6﹣7瓶,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并昏迷症状等症状,后经抢救幸免于难.汽水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家庭制备方法是:取一个干净汽水瓶,加入一定量冷开水(或冰水),再加入白糖及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NaHCO3),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适量柠檬酸(可用HA表示)并立即将瓶盖压紧即可.
(1)NaHCO3和柠檬酸反应产生CO2涉及的原理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相似.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2)汽水中碳酸来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饮用汽水时,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为检验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可以采用的操作是_____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CO2+H2O═H2CO3
(3)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瓶口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9、填写(1)﹣(4)组粒子或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1)金刚石、石墨:碳原子   不同;
(2)H2O和H2O2:分子的   不同;
(3)碳原子和氧原子:原子的   不同.
(4)03和02:分子的   不同。
【答案】(1)排列; (2)构成; (3)种类; (4)构成
20、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e 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___ 。
(2)上图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_________ (填序号)。
(3)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 (填序号)可组合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在不添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检查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 (填序号)装置;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__ 的i装置。
【答案】(1)量筒 酒精灯 (2)c
(3)ab(或ac) 关上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g 澄清的石灰水
21、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_______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冶炼金属(或炼铁或作燃料) (2)碳(或炭黑或焦炭)
(3) 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故可用于冶金工业,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CO。
(3)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三、实验题。
22、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请根据以下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红磷燃烧实验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该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若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_________的容器中进行。
(2)实验2是电解水的装置,装置通电后,管内产生气泡速率更快的是_________(填“C”或D”)。
(3)实验3是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实验结束后,关键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
【答案】密闭 D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四、计算题。
23、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测得每10 g这种混合气体可生成5 g白色沉淀,求混合气体里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设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x,则CO2的质量为10 g-x。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10 g-x 5 g
= x=7.8 g
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100%=78%
答: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