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日月明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9 日月明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3 08: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日月明》教学设计
本课由一首儿歌组成,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特点,并以此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而且知道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的意思的组合。
1.认识“明、力”等11个生字,会写“木、心”等5个生字。认识部首“、又”,学习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部首“、又”,学习笔画“”。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讲读法、情境教学法
2课时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日、月,学生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意思,
2.导入:“日”的轮廓像太阳,一横表示太阳的光。太阳光芒四射。洒遍大地,大地一片光明。“月”像半月形,月亮反射太阳的光,即使是晚上,大地也一片光明。那么,日和月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明。
3.学生学习“明”的读音。齐读课题。
4.设疑:你是如何理解“明”字的意思的?
5.简介会意字,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会意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合作探究,了解特点
1.出示“明、尘、众、双、林、森”,指名读。
2.教师:认识一个汉字,不仅要知道它的读音,还要知道它的形状、结构、笔画、意思。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探究汉字的形状:这些汉字都是由两个或三个汉字组成的。
(2)探究汉字的结构:这些汉字组成了上下结构,如“尘”;左右结构,如“明、双、从、林”;品字结构,如“众、森”。
(3)探究汉字的文化:懂得避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也如此。如“尘”上部的“小”,竖钩变成竖;“从、双、林”左边的“人、又、木”,捺要变成点。
(4)根据字形理解汉字的意思:新字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尘的尘……
5.出示课后习题,学习“泪、休、歪”的意思。
(1)分析结构。(如“休”左边是“人”,右边是“木”,人的捺变成了竖。)
(2)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观察,理解“泪、休、歪”的意思。
6.分男女朗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前四句。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木”和“林”两个字,学生读一读。
2.学生学习“木”和“林”的笔画数及书写顺序。
3.师生交流:怎样把这两个字写得更漂亮?(“林”的两个“木”要靠紧些。)
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5.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五、课堂小结
汉字可真有意思。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汉字就可以组成一个新字,而新字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认识更多汉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分男女朗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的前四句。
二、理解意思,感情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三个小同学在种树。一个人扶着小树苗,一个人填土,一个人浇水。他们种了很多很多的树。)
2.讨论交流:如果只有一个人种树,结果会怎样?
3.导入:是啊,团结力量大,合作能成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团结力量大的谚语。
4.学习“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1)出示“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指名读一读。
(2)学生理解意思,教师明确: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5.学习“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黄金”。
(1)出示“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黄金”,指名读一读。
(2)相机认识“条、心”2个生字。
(3)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黄金”的意思,团结起来力量大。
6.学生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学习“土、力、心”的读音、笔画数,以及书写顺序。
2.师生交流: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更漂亮?
3.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
1.师生合作读课文。
2.学习《团结就是力量》
3.教师引读: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