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 生物 试卷
说明:全卷共两大题34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膳食纤维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列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是( )
A.牛肉 B.鱼肉 C.芹菜 D.牛奶
2.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初步分解
B.胃只能暂时贮存食物,不能初步分解蛋白质
C.小肠皱襞和绒毛多,能扩大消化和吸收面积
D.大肠能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3.根据图1和图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中的A类食物主要含有淀粉,图2中的曲线丙能表示它的消化
B.图1中的C和D类食物主要含有蛋白质,图2中的曲线乙能表示它的消化
C.图2中的X表示小肠,其内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
D.图1中B类食物主要含有水和无机盐
4.小红为自己设计了四份早餐,其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 )
A.牛奶、鸡蛋、馒头 B.饼干、饮料、方便面
C.肉丝面、水果、蔬菜 D.稀饭、鸡腿、油条
5.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交换时,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变化的是( )
A B C D
6.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在这些过程中,通过气体扩散方式发生气体交换的有( )
A.①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7.右图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过程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该实验模拟的是外界环境与肺泡的气体交换
B.①模拟的器官能使②内的气体变得清洁、湿润
C.④模拟的是膈,可调节胸廓的容积大小
D.图甲模拟的是呼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
8.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
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 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
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 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
9.如图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AB段表示吸气
B.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C.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缩小
D.本次呼吸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10.查酒驾时,被检查的司机需要对酒精测试仪进行吹气,此时司机的肺部变化正确的是( )
A.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 B.膈肌舒张,肺部体积减小
C.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D.膈肌收缩,气体出肺
11.如图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②是肺,则①中是动脉血
B.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室
C.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
D.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
12.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呈淡黄色,其中含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等
B.缺铁容易贫血,从而降低人体运输氧气的能力,使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等症状
C.白细胞有多种,都没有细胞核
D.血小板减少会影响人体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13.如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上方是心室,下方是心房 B.右心室的壁最厚
C.A、B内流的均是静脉血 D.从④向心脏内注水,水从③流出
14.人体某血液循环为:右心室→a→b→c→左心房。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a代表上腔静脉 B.此循环表示人的体循环
C.c代表主动脉 D.从a到c,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15.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循环和体循环同时进行 B.a、e中流的是动脉血
C.体循环的起点为d D.肺循环的终点为b
16.如果将人体血液中的某一个红细胞做上特殊标志,并让它随血液流动,能观察到它可能经过的途径是( )
A.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动脉 B.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
C.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D.肝部毛细血管网→肝静脉→下腔静脉
17.在医院门口经常看到“无偿献血”的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 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B.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C.临床上给血小板减少的病人输入血浆治疗
D.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8.下列有关排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排尿可以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B.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是肾小管病变导致的
C.某人尿液中有葡萄糖,不一定是糖尿病
D.如果尿液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肾脏内部形成沉淀,有可能形成肾结石
19.如图表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某些物质的变化,甲、乙分别是( )
A.无机盐、尿素 B.尿素,葡萄糖
C.蛋白质、葡萄糖 D.血细胞、无机盐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0.如图所示是正常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
A.④内液体是通过a作用形成的原尿
B.b作用把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
C.④中液体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正常人尿液的组成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21.如图是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②处具有重吸收作用
C.③可形成和储存尿液 D.④处排出的是原尿
22.下列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 B.皮肤排出汗液
C.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D.消化系统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大脖子病
B.喝醉酒的人动作不协调,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脑干
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响起后走进教室,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神经调节的影响
24.某两人均已成年,甲身高70厘米,多才多艺;乙身高也只有70厘米,但智力低下。甲、乙两人分别患的疾病可能是( )
A.呆小症、骨质疏松症 B.糖尿病、侏儒症
C.侏儒症、呆小症 D.脚气病、呆小症
25.下列关于人体不同生理过程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C.血液→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左心房
26.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效应器,能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B.同学们完成“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活动只受到③的控制
C.若④处受到损伤,有感觉,但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D.在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27.此刻,在你答题时,用于阅读文字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28.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B.“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C.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侏儒症 D.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9.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下列人类活动与该理念相符合的是( )
A.为增加耕地面积,进行开荒造田
B.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
C.为丰富餐饮食品,捕杀野生动物
D.为提高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30.为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科研人员用小麦种子进行了模拟实验,除表中变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种子的发芽率统计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 发芽率
甲 加入模拟酸雨 30%
乙 加入等量清水 90%
A.本实验的变量是清水的多少
B.实验证明只要不受酸雨影响,种子就可以萌发
C.多做几组重复实验可以消除误差
D.实验证明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4小题,共40分)
31.(读图理解)如图甲、乙分别为人眼和耳主要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人眼中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⑤]________和[①]________.
(2)当人看电影时,画面能在[⑧]________形成清晰的物像并在________上形成视觉,同时声波经过[C]________和[D]________的传导和放大引起内耳中的[G]________感受到声波信息,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听觉。
(3)近视眼是指图[④]________过度变凸,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需要配戴________镜加以矫正。
(4)鼻、咽、喉发炎时,病菌容易通过[F]________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32.(资料分析)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两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资料二: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多发于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此时应在教室内喷洒消毒液。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资料三: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科学研究证明,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尼古丁、焦油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1)资料一表明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___免疫。第一道防线还包括________。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该病的________,在教室内喷洒消毒液,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3)从免疫角度分析,接种的水痘疫苗属于__________,人体接种水痘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__________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该抗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诺如病毒产生作用。
(4)吸烟时,尼古丁等物质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构成的通道——________被吸入肺,再经过________的运输影响全身。
33.(实验探究)下表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馒头中的淀粉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加入物质 馒头碎屑和唾液 馒头碎屑和清水 馒头块和唾液 馒头碎屑和唾液
水温和时间 90 ℃,10 min 37 ℃,10 min 37 ℃,10 min 37 ℃,10 min
加入碘液 2滴
(1)10分钟后,分别向四组实验的试管内滴入碘液,不变蓝的是第________组。
该实验中共设置了________组对照实验,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第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组为一组对照实验。
实验时,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再向A试管加2 mL唾液,向B试管加1 mL清水,分别搅拌后放于37 ℃温水中保温10分钟。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并改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综合应用)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的________中被初步分解,再到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________才能被吸收。
(2)外界的氧气经肺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腔是________,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________,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3)王大爷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图中③表示的____________过滤作用有关。
(4)图中共有______条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5)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明显________。
(6)某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这六种营养成分,过程①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该食物中的________。
(7)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有赖于____________ 和________的调节作用。惠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 生物 试卷答案
1-5 CBCCD 6-10 BDCBB 11-15 CCCDB
16-20 DCBBC 21-25ADCCA 26-30CACBD
(1)巩膜 虹膜
(2)视网膜 大脑皮层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3)晶状体 凹透 (4) 咽鼓管
(1)皮肤 非特异性(先天性) 黏膜
(2)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3)抗原 淋巴 不能
(4)呼吸道 血液(循环系统)
33.
(1)四
(2)3 二 四
(3)向B试管加2 mL清水
34.(1)胃 氨基酸 (2)左心房 能量
(3)肾小球 (4)2 (5)降低
(6)脂肪 (7) 神经系统 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