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习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习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12 11:3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电器着火——用水泼灭
B.森林着火——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身上着火——就地打滚压灭
D.酒精灯内的酒精不慎洒出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2、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不正确的是(  )
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水为热水
B.②中白磷燃烧
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4、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B.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燃烧时会放出热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D.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5、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  )
A.氢能源汽车 B.共享单车 C.电动汽车 D.柴油汽车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7、某同学将燃着的红磷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一段时间后,红磷熄灭,他立刻将燃烧匙取出,但此时红磷又开始燃烧。解释这种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又接触到氧气
B.红磷的温度还高于它的着火点
C.燃烧时红磷转变成白磷,降低了着火点
D.瓶内的氧气不能耗尽红磷
8、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价值观:干冰用作制冷剂
B.微粒观:水变成冰后分子不再运动
C.守恒观:纸燃烧后质量减少,质量不守恒
D.能量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能放热
9、将一根火柴折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如图3所示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火柴梗不是可燃物 B.火柴头的着火点比火柴梗低
C.火柴梗燃烧需要更多的氧气 D.加热提高了火柴头的着火点
10、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  )
11、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②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说明水分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B.燃烧一定会发光、发热
C.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时才有可能燃烧
D.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13、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化石能源  B.风能  C.太阳能  D.潮汐能
14、党的十九大强调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缓解白色污染问题
B.扩大铅蓄电池、含汞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C.采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二、填空题。
15、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说明理由。
(1)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                    。
(2)炒菜时油锅着火:                        。
16、我国煤炭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煤炭工业应重点关注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
(1)煤是一种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有:①2C+O22CO; ②C+H2OCO+H2;③CO+H2OH2+CO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反应②和反应③的相同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物都是氧化物 B.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 D.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17、“低碳生活”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1)化石燃料中相对清洁的是_____;化石燃料排放的_____(化学式)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
(2)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其优点是_____(答一点)。
(3)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产品,产品中的_____可以做汽车的燃料。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18、21世纪初某年的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火箭空间站阶段首飞成功,YF﹣75D氢氧发动机为其提供部分动力,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
   (写出一条即可);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如图所示,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80 ℃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0、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有很多,如:
a.6CO2+6H2OC6H12O6+6O2
b.CO2+3H2CH3OH+H2O
c.CO2+CH4CH3COOH
d.2CO2+6H2C2H4+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__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_。
21、根据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回答:
(1)分别用坩埚钳夹住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2)如图所示取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把它们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实验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三、实验题。
22、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图1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3-S-3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图2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四、计算类综合题。
23、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它们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某工厂每天燃烧的煤含硫0.16 t,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2022秋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电器着火——用水泼灭
B.森林着火——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身上着火——就地打滚压灭
D.酒精灯内的酒精不慎洒出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A
2、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水为热水
B.②中白磷燃烧
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答案】C 
4、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B.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燃烧时会放出热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D.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D
5、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  )
A.氢能源汽车 B.共享单车 C.电动汽车 D.柴油汽车
【答案】D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答案】A 
7、某同学将燃着的红磷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一段时间后,红磷熄灭,他立刻将燃烧匙取出,但此时红磷又开始燃烧。解释这种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又接触到氧气
B.红磷的温度还高于它的着火点
C.燃烧时红磷转变成白磷,降低了着火点
D.瓶内的氧气不能耗尽红磷
【答案】C
8、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价值观:干冰用作制冷剂
B.微粒观:水变成冰后分子不再运动
C.守恒观:纸燃烧后质量减少,质量不守恒
D.能量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能放热
【答案】A。
9、将一根火柴折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如图3所示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火柴梗不是可燃物 B.火柴头的着火点比火柴梗低
C.火柴梗燃烧需要更多的氧气 D.加热提高了火柴头的着火点
【答案】B 
10、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  )
【答案】D 
11、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②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说明水分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12、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B.燃烧一定会发光、发热
C.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时才有可能燃烧
D.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答案】D
13、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化石能源  B.风能  C.太阳能  D.潮汐能
【答案】A 
14、党的十九大强调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缓解白色污染问题
B.扩大铅蓄电池、含汞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C.采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答案】B
二、填空题。
15、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说明理由。
(1)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                    。
(2)炒菜时油锅着火:                        。
【答案】(1)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同时应迅速报警
(2)盖上锅盖,使其与空气隔绝
16、我国煤炭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煤炭工业应重点关注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
(1)煤是一种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有:①2C+O22CO; ②C+H2OCO+H2;③CO+H2OH2+CO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反应②和反应③的相同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物都是氧化物 B.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 D.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答案】(1)不可再生 (2)化合 BD
17、“低碳生活”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1)化石燃料中相对清洁的是_____;化石燃料排放的_____(化学式)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
(2)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其优点是_____(答一点)。
(3)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产品,产品中的_____可以做汽车的燃料。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答案】(1)天然气 CO2 (2)氢气 产物无污染
(3)汽油 对汽油进行脱硫处理,采取措施把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物质
18、21世纪初某年的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火箭空间站阶段首飞成功,YF﹣75D氢氧发动机为其提供部分动力,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
   (写出一条即可);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2H2+O22H2O;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或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CH4+2O2CO2+2H2O。
19、如图所示,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80 ℃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答案】2H2O22H2O+O2↑ 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0、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有很多,如:
a.6CO2+6H2OC6H12O6+6O2
b.CO2+3H2CH3OH+H2O
c.CO2+CH4CH3COOH
d.2CO2+6H2C2H4+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__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_。
【答案】a c 
21、根据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回答:
(1)分别用坩埚钳夹住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2)如图所示取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把它们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实验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1)证明乒乓球碎片和滤纸都是可燃物
(2)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才能燃烧
(3)用湿布盖灭
三、实验题。
22、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图1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3-S-3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图2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答案】(1)酒精灯  (2)燃烧需要可燃物
(3)乒乓球碎片 低  (4)D
【解析】 (2)酒精属于可燃物,能够燃烧,水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所以通过实验一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可燃物。(3)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低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所以相同条件下先燃烧的物质是乒乓球碎片;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4)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除氧气外的其他气体的体积分数总和为84%。
四、计算类综合题。
23、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它们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某工厂每天燃烧的煤含硫0.16 t,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及解析】(1)石油 不可
(2)设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S+O2SO2
32 64
0.16 t x
x=0.32 t
答: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0.32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