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我国的科举制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八股取士 B.开始有殿试和武举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试题类型繁多
2.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军机处的设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3.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赫赫战功 B.《拿破仑法典》
C.加冕称帝 D.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4.文学名著《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创作的不朽作品,下列对它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它是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
B.它与《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为“四大悲剧”
C.它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喜剧
D.它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
5.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的重要媒体,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A.《申报》 B.《万国公报》 C.《民报》 D.《新青年》杂志
6.发生在一战中,因为战役及其惨烈,它的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该战役是( )
A.滑铁卢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7.下列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B、实行政企分开
C、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D、实行平均分配
8.“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以上文字出自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的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西游记》
C.《徐霞客游记》 D.《大唐西域记》
10.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1.1949年~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
A.颁布“推恩令” 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D.商议开凿灵渠
二、综合题
13.材料:1769年7月24日,查尔顿,下月3日,星期四,将拍卖94个年轻、健康的黑人。其中成年男子39人,成年女子24人,男孩15人,女孩16人。这些奴隶是由戴维和约翰 狄亚斯公司刚从塞拉利昂运达的。——1769年殖民主义者贩卖黑奴广告
请思考:这段资料反映的是近代世界中哪一罪恶的历史?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2)材料二中提到的强大、稳定、持久的动力机器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3)这场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有何重大变革?试举一例。
(4)这场工业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5)当我们欢呼工业革命发明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充裕与精神上的满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我们的天空不再蓝了,河水不再绿了,这告诫我们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对中国危害较为严重的有哪三次?其中,什么战争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采取了哪些重大政治行动?
(4)从近代中国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