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科学教师业务考试模拟卷(一)
说明:1、本卷满分为100分,其中专业知识70分,教材教法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Zn-65
3、本卷g取10N/Kg。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7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据2013年5月27日媒体报道,加拿大科学家在北极北部地区发现了一种能在低达华氏零下13度(-250C)环境中生存的细菌——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冷环境中的生物,而这一气温与火星表面类似。这种细菌生活在永久冻土层中含盐量极高的水中。因为含盐,这种水保持着液态。对此,下列猜测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这种极耐严寒的细菌具有成型的细胞核
B、该细菌细胞液的浓度可能小于永久冻土层中溶液的浓度
C、含盐量高的水能保持液态,说明它的凝固点较高
D、火星上可能存在类似的生物
2、如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M、N、R、S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由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可能是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C.该反应可能为N2+2S2M====2M+2S2N
D.R在该反应中一定未参加反应
3、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a)、水(b)和无机盐(c)含量如图乙,该人大量饮水后,排出的尿液中的成分最接近于哪一个图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2013年6月l3日,“神州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是它们运行的部分轨道。“神州十号”飞船首先多次变轨,对接前与“天宫一号”在同一轨道沿同一方向运动,“神州十号”飞船飞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最后实现对接。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完成对接前,“神州十号”受平衡力的作用
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十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C.“天宫一号”在轨道Ⅱ运行时,运动状态是一直变化的
D.“神州十号”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势能一定增加
5.小明用刻度尺、塑料碗、大烧杯(底面积为S)等器材测量金属球的体 积和质量,他先在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i;将金属球放在塑料碗中,放入球后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2;将塑料碗中的金属球轻放入烧杯中,如图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球的体积是(h3一h2)S
B.金属球的体积是(h2一hl)S
C.金属球的质量是P水(h2一h1)S
D.金属球的质量是P水(h3一hl)S
6、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生长素)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6-6。下列有关处理方法
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7、冬天打过霜的蔬菜吃起来特别甜,经检测是因为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对此现象的解释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打过霜的蔬菜不再消耗葡萄糖 B.低温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
C.低温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 D.打过霜的蔬菜更易吸收土壤中的葡萄糖
8、按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比较红磷、白磷着火点 B.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C.除去废气中的CO2,并收集CO D.验证CaO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9、为了控制室内光照一定,江苏特种玻璃厂生产出了电控调光玻璃,这种玻璃能够根据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变化而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下图是该玻璃的应用示意图,其中Rx是光敏电阻,它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变小,R0是定值电阻,则这种玻璃的电控特点是( )
A.光照增强时,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光照增强时,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上升
C.光照减弱时,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上升
D.光照减弱时,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升高,玻璃透明度下降
10、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注射器中装有水),对此装置评价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以通过注射器上的刻度测出瓶中原有氧气的体积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
C.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精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使用该装置,可以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11、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B.t1℃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C.在温度高于t2℃范围内,KNO3的溶解度始终大于NaCl的溶解度
D.t2℃时,NaCl饱和溶液与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12、小明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沿光滑斜面上滑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改变小车的质量m和小车的初速度v,测定小车滑至最高点的高度h,记录了如下表的数据:
分析上述数据,小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h,分别跟它的初速度v或质量m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地球距离月球约3×108米,人类发射的月球探测器能够 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在月球上行走,且每隔5秒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某时刻,地面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前方相距32米处存在障碍物,经过5秒,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距离障碍物22米;再经进5秒,控制中心得到探测器上刹车装置出现故障的信息.为避免探测器撞击障碍物,科学家决定对探测器进行人工刹车遥控操作,科学家输入命令需要3秒.已知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则探测器收到地面刹车指令时,探测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已经撞到障碍物 B.距离障碍物2米 C.距离障碍物4米 D.距离障碍物6米
14、用转动八面镜法可以测光速,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T为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M距反射系统的距离AB为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调整八面镜的位置直到通过望远镜能看到发光点S,然后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1秒内转过的圈数),当转速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得到光速c的表达式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c=4Lno B.c=8Lno C.c=16Lno D.c=32Lno
15、p克某结晶水合物A?nH2O,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变为q克,由此可以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12.4gFe2O3和CuO的混合物与CO充分反应后固体减少3.1g,则原混合物中Fe2O3和CuO的质量比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B. C. D.
17、现有18人想主动给一位O型血病人献血,已知18人中与A型血发生凝集者为9人,与B 型血发生凝集者为7人,与A型、B型血都发生凝集的人数和都不发生凝集的人数共有8人。试分析献血者中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有几位( )
A.3 B.4 C.5 D.6
18、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l00ml ,通过电火花爆炸后,气体体积分数减少到73ml;若反应前后温度(高于100℃)和压强不变,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为( )
A.73 % B.81 % C.46 % D.9 %
19、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0C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0C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C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是10°C时的2倍
20.有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汽车,已知车内电动机驱动前轮转动。玩具汽车的后轮、前轮都在平板小车上,如图所示。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后退”键,小汽车就能前进或后退,地面与平板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不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前进”键,电动小汽车前轮向前匀速转动,小汽车 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B.按“后退”键,电动小汽车前轮向后匀速转动,平板车相对地面向后运动
C.按“前进”键,小汽车前轮向前转动,摩擦力向后,所以平板车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D.按“后退”键,平板车对小汽车的前轮摩擦力向后,所以平板车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8分)
21、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火星的探索兴趣是有增无减。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
(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
(2)当火星处于图中③位置时,此时火星北半球的季节类似于地球北半球的 季。
22、如图所示,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75次/min。则:
(1)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m/s。
(2)乙的心率为_______次/min。
23、小华测量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使用6V的电源.连接电路前,他发现电压表的0~15V档已损坏,O~3V档完好,他马上改接电路,完成实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为3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移动(选填“左”、“右”),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3)小刚在连接好电路,发现开关闭合时,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则可能的原因是
(4)小华完成实验后,他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几组示数,然后确认小灯泡的电流、电压,算出几组电阻值,求出的平均值就是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小丽认为他的方法是不正确的,理由是
甲 乙
24、一个密闭铝盒,恰能悬浮在7℃的水中,在水温从7℃下降到1℃的过程中,关于铝盒的运动,某同学根据在相同的条件下,固体膨胀得比液体少,得出“铝盒先上浮至水面,后又悬浮于水中”的结论。而另一同学在课外书上得知:物质热胀冷缩的程度可用体膨胀系数来表示,物质体膨胀系数的绝对值越大,它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越明显,下表是水的体膨胀系数:
温度/℃
1
2
3
4
5
6
7
体胀系数(×10-5/℃)
-4.9
-3.1
-1.5
0
1.7
3.2
4.6
而铝在1℃到7℃这一温度范围内,体膨胀系数恒为7.1×10-5℃。在水温从7℃下降到l℃的过程中,铝盒的运动将是 ,理由是 。
25、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为原料的“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2)①中CH4与H2O(气)反应生成CO2、H2,化学方程式是
(3)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6、如图所示,一底面积为25?cm2的柱型容器内装某种液 体,竖直浮于水中。若用吸管从容器中缓缓吸出100?cm3 的液体(吸管不碰容器),则浮于水中的容器上升3.4?cm,不考虑水面的变化,试问该液体的密度是_ ___Kg/m3。请画出容器浸在水中深度(h)与吸出的液体质量(m)的关系图线。
28、如图所示,甲图中OM、OL分别是北半球某地树木OO1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乙图为P、Q两水文站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径流量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的水源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变化是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据此回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该地纬度为
A.23°26′N B.46°52′N C.43°08′N D.66°34′N(2)甲图中河流PQ段的流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南向北
28、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_________
三、分析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29、“钾泻盐”的化学式为MgSO4?KCl?xH2O,是一种制取钾肥的重要原料,它溶于水得到KCl与MgSO4的混合溶液.某化学活动小组为了测定“钾泻盐”中KCl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方案 比较合理,理由是
(2)请选择合理方案中的数据,计算24.85g钾泻盐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
30、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和S′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1,电流表A的示数为I1,电阻R1的功率为P1,电阻R2的功率为P2;当只闭合开关S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2,电流表A的示数为I2,电阻R2的功率为1W,电阻R1与?R3的总功率为P.已知:U1=4U2,5P2=16P.求:
(1)电流I1与I2之比;
(2)电阻R1的电功率P1.
第二部分 教材教法(30分)
1、教法阐述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请简述在《科学》的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6分)
2、教材评说
从2012年秋季开始,初中《科学》进行了新一轮的教材改革,除了增、删了一些教学内容,还调整了一些教学内容。如将原八年级(上)第一章中的“密度”移到了七年级(上)的第四章中,请你说说这样调整的目的和意义。(6分)
3、案例评析:
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燃烧中的化学现象和气体密度的知识,解释、分析相关的问题,刘老师向学生提出如下一个问题: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以后,用玻璃罩罩在蜡烛上,问哪一支蜡烛先熄灭(右图)。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刘老师没有问这些学生为什么认为低的先熄灭,而是问有没有学生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只见某学生举起手来,说:“高的蜡烛先熄灭。”话音未落,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就争论起来)。
刘老师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
为了证明自己提出的猜想是正确的,学生们开始实验。
实验的结果是高的蜡烛先熄灭了。绝大多数低灭组的学生对实验的结果感到十分惊讶,为什么我们的判断错了?刘老师组织学生对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低灭组的学生说,蜡烛燃烧需要氧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是我们作出判断的出发点,燃烧的蜡烛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气体要下沉,由此我们只能得到低的蜡烛先灭的结论。错在哪里呢?
关键的问题在于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低灭组的学生拿出了证据,他们翻开了有关气体密度的表格,上面写着的数据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
刘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密度表,请学生看看表上的说明,学生们发现,表上注明了温度条件。通过讨论,学生们了解了蜡烛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要高许多,由此学生们得到了统一认识的答案。
就在此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另一问题:罩子的大小和蜡烛高低的程度是否影响问题的答案?刘老师在全体学生面前表扬了这位学生,确实这一问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请学生们课后再做进一步的探究和讨论。
请你就刘老师的这一教学过程做出简要的评析。(6分)
4、教学设计
你觉得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教学中,难点是什么?你准备如何突破这些难点?请就“分子”概念的教学设计一个简洁的教学案例。(12分)
2013年初中科学教师业务考试模拟卷(一)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7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A
C
C
B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C
A
A
C
C
C
D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0分)
21、(1)A、C、D (2)夏
22、(1)25 (2)60
23、(1)如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左 1.292
(3)灯泡部分断路
(4)温度不同,小灯泡的电阻也不同
(或只能用U额、U额来求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4、一直下沉 从 7 ℃到 1 ℃ ,水的密度一直小子铝盒的密度
25、(1)化学 (2)CH4+2H2O═CO2+4H2 (3)Fe2O3?H2O
28、d
29、(1)二?? 方案二两种物质都能测定,而方案一只能测定硫酸镁不能测定氯化钾.
(2)解:设该样品中KCl的质量为X
??????? ?AgNO3+KCl=AgCl↓+KNO3;????????????????????
???????????? ? 74.5? 143.5
?????????????? X?? 14.35g
????????????? 74.5:143.5=X:14.35g???????????????????????????????
???????????????? X=7.45g
该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7.45g/24.85g×100%=29.98%??
答:该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为29.98%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0、解:当闭合开关S和S′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当只闭合开关S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1)图甲和图乙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I= U/ R,且U1=4U2,
∴I1/ I2= (U1/ R1)/(U2/ R1)= U1/ U2=4/1
(2)∵P2=I22R1,P=I22(R1+R3)∴P2/ P= I12R2/ I22(R1+R3) =(I1/ I2)2×R2/ (R1+R3)=16×R2/(R1+R3)=16/5
整理可得:5R2=R1+R3----------①
∵电源的电压不变,
∴I1(R1+R2)=I2(R1+R2+R3),即4(R1+R2)=R1+R2+R3,
整理可得:3R1+3R2=R3---------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R2=2R1,R3=9R1,
图乙中,电阻R2的功率:
1W=I22R2=(I1/4)2×2R1=1/8I12R1=1/8P1,
解得:P1=8W.
答:(1)电流I1与I2之比为4:1;
(2)电阻R1的电功率P1为8W.
第二部分 教材教法(30分)
1、教法阐述(仅供参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将不断增强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作为根本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形成保护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
(2)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3)通过技能培养,让学生拥有较强的科学能力
(4)通过教学渗透,让学生树立牢固的科学思想
(5)通过实践锻炼,让学生获得完美的科学品质
2、教材评说(仅供参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案例评析(仅供参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这是一个小型的探究活动,需要的器材较容易解决,实验的难度也不高,但能够很好地体现科学探究的特征,整个探究活动围绕问题展开,重点在启迪学生领会如何提出猜想和假设,以及如何对收集的证据进行批判性思考。案例中体现了刘教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一些观点能给予及时、有效的点拔和引导,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教学难点:分子和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感性的知识,而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则难以理解。
突破方法:要用现象明显的实验、用日常生活熟悉的例子以及相关视频来激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架起从宏观到微观的桥梁,降低学习的难度。如:
(1)通过实验:蔗糖的溶解,让学生思考“蔗糖哪去了?”
(2)实验演示:,让学生思考“说明了什么?”
由此可让学生对“分子”的概念产生感性的认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设计:(片段)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温馨提示:使用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与编者联系:QQ161736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