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延安]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坐在窑洞里,听着nǎopàn( )上方传来的信天游,老李忽然想起临行前母亲为他做的一锅油馍( )、头戴白羊肚( )手巾的父亲亲手倒的那zhǎn( )méizi( )酒,想起曾跟随父亲去二十里铺( )赶集时吃过的肉夹馍……想到这里,他登时( )yǎnkuàng ( )酸涩,眼里泛出了泪花。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 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 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 在亲人怀……
A.靠 抱 扑 B.贴 搂 靠
C.靠 绕 扎 D.贴 搂 扑
3.下列句子语序不合理的一项是 ( )
A.国家建立健全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工作。
B.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延安生活、工作、战斗过十余年。
C.2021年5月12日,值此第110个国际护士节之际,我们向全社会发出倡议:要支持和理解护士。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回延安》中,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特色。请按照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 , 。
(2)延安人独特的衣着: 。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 。
(4)延安人待客的方式: , 。
5.学习了《回延安》后,班里开展以“传承延安精神,感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1)根据下面所给的上联,结合诗歌《回延安》的内容对出下联。(宽对即可)
上联:独立寒秋,毛泽东追忆峥嵘岁月
下联:
(2)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开展“传承延安精神”诗歌朗诵会
(3)关于“延安精神”,你有哪些感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川秀美的延安
①今年4月间,我来到延安。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一路走来一路看,一路看来一路想,边看边想,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延安的热爱和崇敬油然而生。徜徉在延水之滨,环视身边颇有些局促的延安城,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延安,你虽然没有海滨城市的秀丽景色而只有浅浅的延河,虽然没有枢纽都市的磅礴气势而只有长长的沟壑,虽然没有繁华特区的五彩斑斓而只有厚重的底色,但是,你真的是一个无比伟大而传奇的城市。在我的眼里,延安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延安是庄严的,也是鲜活的;延安是沉稳的,也是昂扬的;延安是华美的,也是朴实的。在我泱泱文明古国五千年浩瀚宏大的历史和地理坐标系中,延安注定有着自己璀璨夺目的位置。
②地质学家曾考证,今天苍凉雄浑的黄土高原,在一亿多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随着地质运动、地壳抬升,经过数千万年的演变,终于成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梁塬逶迤的辽阔高原。远古时期,这里也曾雨水充沛、湖泊密布、草木繁茂。只是到后来,单调苍凉的黄色成为这片土地的主色,闭塞的交通、落后的生产,特别是频繁的战乱……千百年间,除了边关战事、连绵烽火,这片曾经被叫作西河、上郡、延州、肤施的土地,只剩下荒凉和贫瘠。
③延安是红色的。从1935年10月,一支长途跋涉、衣衫褴褛却高举红旗、精神抖擞的队伍到达吴起后,红色就成了延安的主色调。火热的激情、火红的党旗、火红的延安、火红的年代……这是红色延安给世界的印象。在那个时期,它被称作“中国的红都”。无数的作家、诗人、音乐家赞美过延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著名诗人贺敬之离开延安十年后抒写的那一首脍炙人口的《回延安》中,体味“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深情眷念;仍然能够从当年风靡一时的歌曲《回延安》的壮美旋律中,感受到“曾记得延水河边饮战马,宝塔山下把兵练;曾记得军号阵阵上征途,东渡黄河把敌歼”的壮怀激烈……红色的延安是令人热血沸腾的延安,给民族以希望的延安,团结胜利的延安。
④而今天,延安呈现出一种漫山遍野的绿色,一种迸发着勃勃生机和活力的绿色,一种把黄土深深地掩埋在身躯下的绿色,一种让宝塔山更显峻伟、让延河水更显妩媚的绿色。
⑤4月初的陕北,山河初绿。从机场一出来,我们就能看到远山已经被绿色点染,近处的街道两侧,挺拔的白杨和婀娜的杨柳已经生机盎然。更让我惊奇的是,那座雄立的宝塔四周早已被蓬勃的绿色拥抱环绕,葱绿的植被一直延伸到塔后的峰顶……我看过这座“名山”的历史照片,更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记者登上过此山,那时,用“荒山秃岭”来形容它,应该是恰如其分的。而如今,仅仅二十几年,为何就发生了如此巨变 我当然知道,从自然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总体规律来看,这不会是大自然的恩赐,只能是勤劳而又智慧的延安人民的杰作。
⑥延安人民是智慧的,又是坚忍的。改革开放后二十年的时间内,绿色地毯铺就延安大地,使黄河水质由浊变清,天下闻名的壶口瀑布每年竟有两个月出现“清流飞瀑”的奇观。
⑦黄色是沙漠、戈壁的颜色,隐喻着荒凉和凋敝;红色代表着旗帜,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染红的;而绿色则是生命与和平的象征,是春天的秧苗、夏日的莲池和郁郁葱葱的原野的基色。七十多年前的延安,是红旗漫卷的延安;而今日延安,是绿波荡漾、山川秀美的延安。
6.作者说“延安是红色的”,又说“而今天,延安呈现出一种漫山遍野的绿色”,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4分)
7.作者在第②段交代黄土高原历史的目的是什么 (4分)
8.从修辞的角度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9.为了突出延安的“山川秀美”,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
1.脑畔 yóumó dǔ 盏 糜子 pù dēngshí
眼眶
2.D
3. C 应先“理解”后“支持”。
4.(1)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2)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3)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4)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5. 第(1)题考查对对联。对联的基本要求是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合诗歌《回延安》的内容,可用“重回延安”对“独立寒秋”,“贺敬之”对“毛泽东”,“表达”对“追忆”,“思念深情”对“峥嵘岁月”。第(2)题考查设计活动形式。参考示例,活动可以是征文比赛、主题报告、合唱比赛等,只要符合主题,适合初中生开展即可。第(3)题考查针对特定主题谈感悟。可以阐释延安精神,围绕如何继承遗志,如何为国家、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来谈。
[答案] (1)示例:重回延安,贺敬之表达思念深情
(2)示例:①举办“传承延安精神”征文比赛 ②邀请革命前辈做“传承延安精神”专题报告会
(3)示例:延安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的先辈就是凭借这种精神创下了丰功伟业;延安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它属于过去和现在,更属于未来,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的强大精神力量。
6.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注意快速锁定答题区域。阅读选文可知,文章第③段说“延安是红色的”,这是因为延安是“中国的红都”,是革命圣地。第④段说延安是绿色的,第⑤⑥段做了具体解说:那是改革开放后延安发生的巨变,是延安人民勤劳和智慧的杰作。
[答案] 示例:说“延安是红色的”,是因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火热的激情、火红的党旗、火红的延安、火红的年代……这是红色延安给世界的印象。说延安是绿色的,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后二十年的时间内,智慧、坚忍的延安人民用自己的勤劳,让绿色地毯铺满了延安大地。(意思对即可)
7. 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可结合全文内容推断写作本段落的目的。这一段写黄土高原历史悠久,但到后来只剩下荒凉和贫瘠,与第④~⑥段写改革开放后的延安巨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起到了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答案] 表明延安历史悠久,将延安曾经的荒凉贫瘠与日后的巨变进行对比,同时也表明历史悠久的延安曾经也是绿色的,雨水充沛、湖泊密布、草木繁茂,为后文写改革开放后二十年内延安铺满绿色做了铺垫。
8. 连用四个“延安是……,也是……”句式,这是典型的排比,结合排比手法的作用谈对句子的理解即可。
[答案]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延安既“古老”又“现代”、既“庄严”又“鲜活”、既“沉稳”又“昂扬”、既“华美”又“朴实”的特点,节奏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9. 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分析及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第②段和第④~⑥段的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答案]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历史上延安“单调苍凉的黄色”与现在延安“漫山遍野的绿色”进行对比,突出了延安变化之大,讴歌了延安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表达了作者对延安及延安人民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