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 戏]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桕树(jiù) 凫水(fú) 不惮(dàn)
B.怠慢(dài) 潺潺(chán) 行辈(xíng)
C.家眷(juàn) 弥散(mí) 叉港(chā)
D.归省(shěng) 支撑(chēnɡ) 舟楫(jí)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殆慢 皎洁 宽慰 家眷
B.筋斗 偏辟 纠葛 豆荚
C.踊越 欺侮 驳回 屹立
D.竭力 照例 聚拢 弄潮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月亮高挂在夜空,周围疏疏朗朗的星星闪烁着。
B.村中保存较完整的23栋明清时期的仙山楼阁,错落有致。
C.人家好心劝你,你却出口伤人,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
D.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可是他装模作样地混在乐队里充数,最终贻笑大方。
4.按要求修改下面这则材料。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A]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大约有三百六十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B]比较著名的流行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潮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等五十多个剧种。其中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域所限。
(1)A处画线句子中有语义重复的语病,请修改。
(2)B处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修改。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① 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朴的风格。归根结底,② 。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①
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月看戏
王 芸
夜色中的南方冬野,远远地,出现了一片灿亮之境。我猜想,那便是此行的目的地,正唱夜戏的鄱阳县芦田乡徐家村。
徐家村今年唱的是开谱戏。在有着悠久唱戏传统的鄱阳县,凡村中新建或整修戏台,必唱三年大戏,头年唱破台戏,次年唱开谱戏,最后一年唱平安戏。村民对生活的大小祈愿,都( )在这接续三年的大戏中。每一场大戏,足足唱响三天四夜,戏金由村里筹资、村民捐资,家家参与,家家( )。每到哪一村唱大戏时,村民的亲戚朋友会从其他地方赶来,凑一份( ),饱饱眼福与耳福,村民则会乐呵呵地招待着四方宾朋。
那满场的摊贩,多是跟着戏班跑的。他们清楚哪个乡哪个村在唱大戏。也有的是某一剧团或戏班的忠实“粉丝”,他们跟着剧团或戏班四处转场,既过足了戏瘾,又赚到了养家安生的钱。不知这是不是痴爱看戏的鄱阳人独有的智慧,由遍地的戏班而衍生出了这种“流动经济”。还有附近乡镇的,骑行几十里路赶来看一天戏。饿了就地嗦一碗粉,吃一碗面,吃完接着看戏。夜半戏散,再骑着摩托车回家,路上还忍不住回味戏音,伴着耳边呼呼而过的风声哼几句戏词。
今夜唱大戏的,是鄱阳县赣剧饶河戏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已是大戏的最后一夜。戏完,连夜拆台装箱。明天一早,卡车会将一应物件拖到下一场大戏的演出地。从农历八月十五开始,这个鄱阳县唯一的专业赣剧团的演出档期就排满了。不限于鄱阳县,附近的万年、余干、德兴都有人来请戏。这一波演出的高峰期,通常会延续到来年正月十五之后。在短暂的春耕期后,再次迎来演出高峰,直到农历五月歇暑。接着,三个月后再度开幕。就这样,年复一年。有时,甚至连明年、后年的佳节吉日的演出,都早早被下定金预定了。
这是有“戏窝”之名的鄱阳对戏的滋养。不只建戏台时唱大戏,也不只有大事时请戏班唱戏,村中,若有老人同过五十九或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岁的寿辰,那也会成为唱大戏的理由,家人们会联袂请来戏班,唱上三天四夜的“祝寿戏”。许是民风浸润,如今,一些在外地工作、腰包鼓起来的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兴回乡合请戏班唱一场“同庚戏”。年轻一辈借助戏音,回报生养自己的家乡及父老乡亲。
剧团的掌门人叫张钰,唱花旦。初见时,她着深色长袍、红色尖帽,和几位演员坐在后台的箱子上,年轻得让人很是意外。这一身装扮,是为了准备上台充当皂隶一角。每个剧团都印有自己的“戏单”,九本大戏、四个小戏撑满三天四夜,而通常是由村里的点戏人在前一天才敲定剧目。每接大戏时,剧团基本上在职演员全体出动。可还是会有临时缺人的情况发生,这时候她这个年轻团长就得顶上去。与张钰作别后回到宾馆,翻看当地的一本杂志,恰见封二古装扮相的白素贞,玉面凤眼,一身素衣兰花,有令人惊艳之美。再看下面的介绍,正是张钰。后来又一天,看鄱阳当地文艺演出,穿着“宫装”的张钰扮演公主,唱《打金枝》选段,高音处婉转脆亮,也很是惊艳。
张钰其实才三十来岁,却与搭档一起,将这个在职员工五十多人的团队管理得井然有序。那晚,后台的箱笼已大半归置妥当,冠饰、纱帽摆放在累叠多层的柜子里,戏服悬垂一旁,刀剑、马鞭等道具一字列开悬在架子上,几只敞开的箱子里堆放着小衣和家常衣物,官靴、朝靴、绣鞋与运动鞋、皮鞋躺卧一旁。候场的演员散坐在箱子上。当中年长的,已过七旬。年龄最大的那位扮老生,还有一位拉胡琴的乐师,他们与戏台缠绵了一辈子,老来依然无法割舍。
戏台一角架设着一部手机,原来正在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这是去年抗击疫情期间,张钰想出的一招——借助网络平台推广饶河戏之美。大半年时间,就收获万余“粉丝”,其中不少是在外工作的鄱阳人。对他们而言,熟悉的戏音里,有大泽的辽阔,湖水的灵澈,水草的丰茂,芦花的摇曳,波光的荡漾。哪怕路途迢远,那戏音也会跨越远途,让眼前的时光变得柔软起来,因为,那是来自故乡的深情馈赠。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1月30日,有删改)
6.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安放 享受 热闹
B.布置 享受 喧闹
C.安放 享福 热闹
D.布置 享福 喧闹
7.鄱阳县人对戏曲的热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3分)
8.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夜色中的南方冬野,远远地,出现了一片灿亮之境。(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2)对他们而言,熟悉的戏音里,有大泽的辽阔,湖水的灵澈,水草的丰茂,芦花的摇曳,波光的荡漾。(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9.文章第3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4分)
10.传统戏曲在当下的发展面临困境,从文中鄱阳县赣剧饶河戏传承保护中心的做法上,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解决戏曲困境的启示 (4分)
11.《社戏》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运用正面描写,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通过老渔父的喝彩从侧面突出了船行的速度之快。请以“周五放学回家路上真高兴”为情境写一段话,注意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1 社 戏]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 还康健, 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 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暮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pì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当家( ) 归省( ) 偏pì( )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虽然 但 所以 B.因为 所以 但是
C.不仅 而且 所以 D.不是 而是 但是
2.学习了《社戏》一文后,八年级(1)班开展了“弘扬传统戏曲”主题班会活动,诚邀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拟写标语]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情况调查] 戏剧社以“传统戏曲在校园”为主题,随机对校内100名学生(非戏剧社成员)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见下表),你能得出两个什么结论
剧种 了解(%) 经常看(%) 能表演(%)
京剧 93 4 1
川剧 89 2 0
黄梅戏 87 1 1
越剧 66 1 0
(3)[出谋划策]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戏曲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那么,我们中学生该怎样保护传统的戏曲艺术呢
(2020宁波)实用类文本阅读。
受疫情影响推迟的社团招新活动开始了,请阅读以下招新宣传手册,完成题目。
卷首语
亲爱的小伙伴:
你知道戏剧么 你看过戏剧么 你喜欢戏剧么 你想试试自己表演戏剧么
以上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你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啦!
戏剧,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学戏剧,会让人更加自信、自律,有责任感和创造力。
要成为专业演员需要系统学习多年,一般人很难实现这个梦想,而我们是能够满足你表演欲望的戏剧社团。我们是拥有专业水平的艺术社团,这里汇聚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他们各尽所能,让戏剧社光彩夺目。
现在,戏剧社团公开招新啦!欢迎喜欢戏剧的朋友加入我们。
关于我们
“新蕾”戏剧社创立于2012年,是一个立足校园、传播高雅文化艺术的社团组织。戏剧社以弘扬中华传统戏曲艺术为特色,以学习创作与表演话剧、歌舞剧、戏曲小品等为主要内容。
“新蕾”戏剧社秉承我校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传统,以其富有特色的社团文化和影响力,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社团”。戏剧社现有成员70多人,是我校最大的艺术社团。
你们可以选择
演员组——
我们承诺,只要你热爱戏剧、热爱表演,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舞台。你能与导演探讨剧本,与老戏骨切磋演技,与其他演员密切配合,感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表演经历的优先考虑哦。
灯光组和音效组——
如果你是一个技术控,想在后台控制近百盏不同效果的灯光;又或是声音控,熟悉多种乐器,能精准地控制在每个节点放出恰当合适的音效,请千万不要错过这两个酷炫的部门。
舞美组和服装组——
如果你热爱DIY,我们最有经验的“工匠”会带着你去打造最写实写意的舞台效果。如果你心灵手巧,熟悉戏曲行当,化妆功力强,欢迎加入。演员的一切变装和造型就全靠你了!
宣传组——
表演,不是孤芳自赏,宣传非常重要。海报!宣传片!演出手册!剧照!公众号文章!等的就是能写会说的你!来这里,你可以锻炼口才,展现个人魅力!
我们的日常
我们每周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主要了解戏剧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等基本理论。台词训练当然必不可少。我们会进行形体训练,提高肢体表现力。我们还经常进行根据场景创编不同故事的训练。另外,还有表演训练,主要是了解表演的基础理论并练习表演自己编排的戏剧小品。
戏剧社的训练确实非常辛苦,但我们相信,参加戏剧社,你会用行动证明:舞台上,你就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
我们的使命
作为艺术社团,我们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把继承和发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作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了解戏剧,热爱戏剧艺术,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来吧,加入我们!我们一起努力!
3.下列说法与招新宣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3分)( )
A.“新蕾”戏剧社创立于2012年,是我校最大的艺术社团,富有特色,有影响力。
B.“新蕾”戏剧社现有成员70多人,爱好戏剧、有一技之长的同学都可以报名。
C.“新蕾”戏剧社每周都开展活动,学习戏剧理论,进行台词、形体等日常训练。
D.“新蕾”戏剧社创立以来,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已成为拥有专业水平的艺术社团。
4.下表是戏剧社拟录用人员信息汇总表(部分)。根据手册中“你们可以选择”的内容,结合各组要求,将甲、乙、丙、丁分别推荐到最适合的一个组。(填序号)(4分)
拟录用人员信息汇总表(部分)
组别 个人信息 A B C D E F
甲 生于戏剧世家,热爱戏剧,唱腔优美,有舞台经验,爱好美术,喜欢文学创作。
乙 爱好文学,擅长写作,性格开朗,交际能力强,能言善辩,富有创造力。
丙 钢琴十级,兴趣广泛,学过萨克斯、架子鼓、二胡、小号、跆拳道,自信自律。
丁 八岁学戏,爱好美术,喜欢设计服装,擅长中国画,动手能力强,熟悉戏曲各种装扮。
甲: 乙:
丙: 丁:
5.为了助力招新宣传,戏剧社让宣传组设计一幅宣传画放在“卷首语”之前,要求配图、文字、排版和宣传手册的语言风格和谐统一。这幅宣传画达到这个要求了吗 请做具体分析。(5分)
答案
1. A B项,“行”应读“háng”;C项,“叉”应读“chà”;D项,“省”应读“xǐng”。
2. D A项,“殆慢”应为“怠慢”;B项,“偏辟”应为“偏僻”;C项,“踊越”应为“踊跃”。
3. B “仙山楼阁”指仙人所居住的仙境。比喻奇异美妙的境界(多指幻境)。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
4. 本题考查病句、标点符号的修改能力。A处画线句子中的“大约”和“左右”语义重复,应删掉其一。B处画线句子中省略号与“等”连用有误,应删掉省略号。
[答案] (1)删去“大约”或“左右”。
(2)删去省略号。
5. 本题考查补写语句的能力,要注意通读语段,根据语境来补写。第一空,要注意前面阐述民谣走红的现象,后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朴的风格”这三句阐述民谣走红的原因,由此可知可填“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什么”。第二空,“归根结底”提示后面的句子是对前面原因的提炼,结合下文可以填“(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真实”。
[答案] 示例:①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什么
②(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真实
6.A
7.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从文章第2段“在有着悠久唱戏传统的鄱阳县,凡村中新建或整修戏台,必唱三年大戏,头年唱破台戏,次年唱开谱戏,最后一年唱平安戏”“戏金由村里筹资、村民捐资,家家参与”“村民的亲戚朋友会从其他地方赶来”,第3段“也有的是某一剧团或戏班的忠实‘粉丝’,他们跟着剧团或戏班四处转场”“还有附近乡镇的,骑行几十里路赶来看一天戏”,第5段“不只建戏台时唱大戏,也不只有大事时请戏班唱戏,村中,若有老人同过五十九或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岁的寿辰,那也会成为唱大戏的理由”“如今,一些在外地工作、腰包鼓起来的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兴回乡合请戏班唱一场‘同庚戏’”可以概括出答案。
[答案] ①凡村中新建或整修戏台,必唱三年大戏;②戏金由村里筹资、村民捐资,家家参与;③唱大戏时,村民的亲戚朋友会从其他地方赶来,凑热闹;④为了看戏成为跟着戏班到处跑的摊贩,还有人不惜骑行几十里路来看戏;⑤有大事时或老人过寿辰时请戏班唱戏;⑥富起来的年轻人合请戏班唱“同庚戏”。
8.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题考查描写方法,从“夜色”“冬野”“灿亮之境”可以看出是环境描写。(2)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从“大泽的辽阔,湖水的灵澈,水草的丰茂,芦花的摇曳,波光的荡漾”五个整齐的短句,可以看出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 (1)运用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交代了时间、地点,写出了环境的灿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引出下文对看戏的叙写。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大泽的辽阔,湖水的灵澈,水草的丰茂,芦花的摇曳,波光的荡漾”五个短句构成排比,生动地写出了戏音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9.①内容上,写跟着戏班跑的摊贩和附近乡镇骑行几十里路赶来看戏的戏迷,突出了唱戏的热闹场景,表现了鄱阳县人对戏曲的喜爱之情。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鄱阳县悠久的唱戏传统,又引出下文鄱阳县赣剧饶河戏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出。
10. 本题考查拓展迁移。从文中“每个剧团都印有自己的‘戏单’”“张钰其实才三十来岁,却与搭档一起,将这个在职员工五十多人的团队管理得井然有序”“他们与戏台缠绵了一辈子,老来依然无法割舍”“借助网络平台推广饶河戏之美”等可以得出。
[答案] 示例:①有过硬的“戏单”;②有业务过硬的带头人;③有井然有序的团队;④有热爱戏曲的演员;⑤深入群众,接地气;⑥适应时代的变化,借助网络平台。(答出四点即可)
11.示例:周五放学后,我背着书包,在回家的路上跑呀,跳呀,如出笼之鹄,无拘无束地一路狂奔。小路两旁,青青的麦苗在春风的吹拂下,此起彼伏,像一层层涌动的绿浪;湛蓝的天空中白云飘荡,几只小鸟自由地飞翔……面对此情此景,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放声高唱:“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我这富有磁性的声音,使得“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大家纷纷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
答案
1.(1)dāng xǐng 僻
(2)扫暮 扫墓
(3)A
2.(1)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活动主题“弘扬传统戏曲”,做到语言简洁、句式工整、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答案] 示例:了解传统戏曲,弘扬中华文化。
(2) 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纵向分析数据,根据“了解”一栏,可归纳为“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戏曲有一定了解”,根据“经常看”和“能表演”两栏,可归纳为“经常看、能表演的学生很少”。
[答案] ①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戏曲有一定了解;
②经常看、能表演传统戏曲的学生很少。
(3) 本题考查实践能力。注意紧扣“中学生”的身份,联系实际作答。
[答案] 示例:多渠道学习传统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多参加与传统戏曲有关的活动,亲身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3. B “有一技之长”的要求太宽泛,应是有与戏剧相关的特长。
4.甲:A 乙:F 丙:C 丁:E
5.示例:我认为这幅宣传画达到了这个要求。①“兄台请留步!”“这么好的社团不去,臣妾做不到啊!”带有俏皮口吻,能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与宣传手册风趣的语言风格相统一。②配图采用学生熟悉的古装剧中的人物形象,显得有趣,与宣传手册风趣的语言风格相统一。③画面右上角“戏剧社招新啦”这句话非常口语化,与宣传手册通俗的语言风格相统一。④画面右上角“戏剧社招新啦”这六个字采用艺术字体,生动活泼;左下角“报名时间”“报名地点”等信息,排列整齐。两者结合,形成呼应,与宣传手册风趣活泼而不失严肃的语言风格相统一。⑤整幅宣传画图文并茂,新颖活泼,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贴近学生心理,与宣传手册通俗风趣的语言风格相统一。(从配图、文字、排版角度阐述,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