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课练:8 时间的脚印(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课练:8 时间的脚印(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3 10:09:4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8 时间的脚印]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而在读懂以后,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 
(2)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  )、吹拂(  )着它。
(3)有一种很粗糙(  )的石头,叫作“砾(  )岩”。
(4)如雨打沙滩的遗(  )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  )裂的形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麓  崩落  装置  掸去灰尘
B.烈缝  犹豫  倾斜  悬崖绝壁
C.掀起  踪迹  摩损  楔形文字
D.刨刮  哄烤  腐蚀  历史痕迹
3.选词填空。
(1)东汉的恶果如何种下 “党锢之祸”    (腐蚀 侵蚀 销蚀)了其根基,葬送了其前程。
(2)今年8月,德国埃尔福特连日高温,湖水干涸,土地    (破裂 决裂 龟裂)。
4.下面是黄伟同学找的一段关于地壳演变的资料,其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地壳表层岩石(母岩)在大气、水、生物等作用下,[A]逐渐分解、破碎、松散,形成各种风化物。这些风化物又在风力或流水等外力搬运作用下,[B]在湖泊、海洋等地表低洼处沉积,经过长期固结成岩,最终造成沉积岩。
(1)A处画线句子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将“    ”与“    ”互换位置。
(2)B处画线句子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把“    ”改为“    ”。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
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
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③④①⑤② D.⑤④③①②
6.学习小组开展了“认识计时装置”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面是一名组员搜集到的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的图片及对它的介绍材料。请你观察图片并阅读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整件铜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日壶壶壁铸有圆形太阳图,月壶壶壁铸有月形图,星壶壶壁铸有北斗七星图,受水壶壶壁铸有八卦图。使用时四壶自上而下依次安放,最上为日壶,最下为受水壶。在日、月、星壶的底部各有一个出水的龙头。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称作浮舟。壶身刻有关于制作年份和人员的文字。水由日壶依次沿龙头滴下,受水壶中的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多,浮箭逐渐上升,从而读出时间。
(2)该组员建议大家一起去博物馆参观铜壶滴漏和其他计时装置,但有些同学反对这一提议。请你写一段话,动员大家一起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亚马孙雨林不是地球的肺
袁 越
①亚马孙雨林大火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很多媒体说地球的肺被点着了,就连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说,亚马孙雨林为地球提供了20%的氧气。著名美国气象学家斯考特·丹宁教授撰文指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我们呼吸的氧气并不来自森林,而来自海洋。
②要想明白这一点,首先必须意识到地球上的所有元素都一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不停地循环,氧原子自然也不例外。氧气最初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陆地光合作用的1/3发生在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每年产生的氧气确实很多。但是,植物死后留下的残枝烂叶会被微生物迅速分解,分解过程会消耗等量的氧气,因此绝大部分陆上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到头来会被尽数消耗,陆地植物对大气含氧量的贡献值几乎为零。
③既然如此,怎样才能让氧气最大限度地保留呢 答案就是把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从氧循环中移除出去,不让它们被分解。地球上有一个地方提供了这种可能性,那就是深海。海洋表面生活着大量海藻,它们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很多有机物,其中大部分被鱼类吃掉了,一小部分没被吃掉的有机物会沉入海底,那里严重缺氧,微生物无法生存,所以有机物被保存下来,躲开了氧循环。
④其实移出氧循环的有机物总量非常小,大致相当于地球每年光合作用生产量的0.0001%,但经过上亿年的积累,效应就显现出来了,如今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累积出来的。
⑤换句话说,我们呼吸的氧气,是大量有机物被移出氧循环的结果。有机物通常用碳来表示,移出氧循环的有机物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碳汇”,这可比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高多了。根据丹宁教授的估算,即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被一把火烧光,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也仅仅会减少1%而已。也就是说,无论再爆发多少场森林大火,地球上的氧气都够我们再呼吸几百万年的。
⑥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亚马孙雨林大火无关紧要。先不说别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大量物种只在那里生活,一场大火很可能会让很多人类尚未发现的物种就此灭绝,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⑦接下来的问题是,沉在海底的有机物最终去了哪里呢 答案就是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开发化学能源,本质上就是把过去几百万几千万年积攒下来的碳汇重新纳入氧循环。最大的问题不是由此造成的氧气减少,而是氧气减少的副产品——二氧化碳的增加。这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浓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球的表面温度,全球变暖这件事就是这么来的。
[选自《读者》(校园版)2020年1期]
7.文章题目说“亚马孙雨林不是地球的肺”,读完文章,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3分)
8.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9.下面句中加点部分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根据丹宁教授的估算,即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被一把火烧光,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也仅仅会减少1%而已。
10.本文的结构形式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1)zàng
(2)shuā fú
(3)cāo lì 
(4)yí jūn
2. A B项,“烈缝”应为“裂缝”;C项,“摩损”应为“磨损”;D项,“哄烤”应为“烘烤”。
3.(1)腐蚀
(2)龟裂
4.(1)分解 松散
(2)造成 形成
5. B 这段话说明的中心是“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故③句排在最前面。这样可排除A、D两项。①句中的“当时”承接③句中的“石炭纪”,由此可排除C项。按照B项的顺序仔细阅读检验,即可确定答案。
6.(1) 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语段首先介绍了铜壶各组成部分的不同名称,其次介绍了各组成部分壶壁的图案,最后具体介绍了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排列并达到计时目的的。将介绍的这几个方面用简洁的语句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材料介绍了铜壶滴漏的各构成部分及其形貌和铜壶滴漏的计时方式等内容。
(2)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注意题干设置的情境,是有些同学反对去博物馆参观,所以表述的内容要突出参观的意义,同时注意语言要委婉得体,句子要通顺。
[答案] 示例:铜壶滴漏等计时装置是我们的祖先记录时间的工具,体现了他们的智慧。我们现今的文明也都是在古人的努力探索下一步步发展而来的。难道你们就不好奇古代的计时装置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吗 不想亲眼看看这些装置吗 我们也要像古人一样积极探索呀!
7.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第②段“氧气最初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陆地光合作用的1/3发生在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每年产生的氧气确实很多。但是,植物死后留下的残枝烂叶会被微生物迅速分解,分解过程会消耗等量的氧气,因此绝大部分陆上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到头来会被尽数消耗,陆地植物对大气含氧量的贡献值几乎为零”即可提炼出答案。
[答案] 氧气最初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虽然陆地光合作用的1/3发生在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每年产生的氧气确实很多,但是,植物死后留下的残枝烂叶会被微生物迅速分解,分解过程会消耗等量的氧气,陆地植物对大气含氧量的贡献值几乎为零。
8.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由“0.0001%”“上亿年”可以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大致相当于地球每年光合作用生产量的0.0001%”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中“大致相当于地球每年光合作用生产量的0.0001%”说明移出氧循环的有机物总量非常小;而“上亿年”说明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是长年累月累积出来的。
[答案] 作比较、列数字。突出、准确地说明了移出氧循环的有机物总量非常小,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是长年累月累积出来的。
9.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根据丹宁教授的估算”,表明下面的论断有一定科学依据,但也只是“估算”结果,如果将这部分文字删去,不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不能删去。“根据丹宁教授的估算”表明后面的说明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但也只是“估算”,如果删去,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0.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形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可知本文是通过层层递进来说明事理的。
[答案] 本文采用递进式的结构。第①段提出“我们呼吸的氧气并不来自森林,而来自海洋”的观点;第②段说明了这一观点,即氧气最初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但是也被植被自身的分解消耗殆尽;第③~⑤段接着解释如何让氧气最大限度地保留,即将大量有机物移出氧循环;第⑥⑦段肯定了亚马孙雨林的价值,交代了被移出氧循环的有机物的最终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