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 ) 罔不( ) 二黍许( )
贻余( ) 箬篷( ) 糁之( )
轩敞( ) 多髯( ) 衣褶( )
弥勒( ) 倚之( ) 一楫( )
椎髻( ) 篆章( ) 壬戌(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罔不因势象形
(2)尝贻余核舟一
(3)神情与苏、黄不属
(4)其船背稍夷
(5)钩画了了
(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便要还家 B.略无阙处
C.罔不因势象形 D.左手倚一衡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尝贻余核舟一(曾经)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
C.矫首昂视(举)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经)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启窗而观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C.明有奇巧人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字共三十有四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B.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苏、黄/共阅/一手卷
7.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 编的《 》,作者是 ,明朝人。文章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是一篇 (体裁)。
(2)“核舟”的主题是“ ”,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 ”。左边的刻字出自《 》,右边的刻字出自《 》。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 , 。
8.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数量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然后归纳出来。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4)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5)古代汉语中的数量词与现代汉语用法的不同之处是:
。
9.下面的对联是有人根据《核舟记》拟的,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或根据下联对出上联。
(1)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
下联:
(2)上联: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0.“奇巧”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11.核舟上为什么要雕刻苏东坡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中的文字
12.课文第3段中描写三人的情态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13.在介绍核舟中的人物时,为什么先介绍船头的人物,后介绍船尾的人物 在介绍船头的人物时,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鲁直和佛印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片段,回答问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 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佛印绝类弥勒
(2)诎右臂支船
(3)东安一士人善画
(4)旦而过之
15.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两处)(2分)
于 是 始 知 其 画 为 逼 真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17.乙文中写画作的精美,不去描绘画中的鼠,却重点刻画了猫的反应,这样安排是否得当 为什么 (3分)
答案
1.mǐn wǎng shǔ yí ruò sǎn xuān rán
zhě mí yǐ jí jì zhuàn rénxū
2.(1)无不、全都。 (2)赠。
(3)不相类似。
(4)平。
(5)清楚明白。
(6)满。
3. C A项,“要”同“邀”;B项,“阙”同“缺”;D项,“衡”同“横”。
4. D 曾:竟然。
5. D A项,表承接;表转折,但。B项,大约;可以。C项,奇妙;零数、余数。D项,做,这里指雕刻。
6. C 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7.(1)张潮 虞初新志 魏学洢 说明文
(2)大苏泛赤壁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赤壁赋 后赤壁赋 罔不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8.(1)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手卷。
(2)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又刻着篆字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则是朱红的。
(4)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5)古代汉语中多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汉语则数词、量词同用;古代汉语中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现代汉语的数量词习惯放在名词前
9.示例:(1)赏泛舟人悠闲神情
(2)美髯公怡情泛赤壁
10.“奇巧”二字是文眼,表现了王叔远的雕刻技艺之精湛,文中对核舟的具体说明都是围绕着雕刻者雕刻技艺的“奇巧”展开的。
11.是为了突出核舟雕刻的内容是“大苏泛赤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营造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泛舟气氛,从而印证了“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12.写三人的情态各有特点,突出了王叔远雕刻技艺的高超和构思的精巧。
13.先介绍船头的人物,是因为船头三人是主角,船尾二人是配角。先介绍苏东坡,是因为在“大苏泛赤壁”的故事中,苏东坡是核心人物。
14.(1)像。
(2)弯曲。
(3)善于,擅长。
(4)早晨。
15.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16.(1)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2)县令起初不知道珍惜,随便(把它)挂在墙壁上。
17.得当。作者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从而突出了画作的精美。
[参考译文]
[乙]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画画,画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卷,献给县令。县令起初不知道珍惜,随便(把它)挂在墙壁上。早晨经过挂画的地方,(发现)那幅画总是掉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掉下来。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起来察看,(发现)画掉在地上,有一只猫蹲在画卷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画卷。(县令)就用这幅画卷来试探多只猫,没有不这样的。这时候(县令)才知道这幅画画得很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