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学习资料,学会分析并解决问题,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2、通过观察、阅读、自学、讨论,描述神经系统与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3、尝试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体验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激励自己更加有效学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图示,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分析教材以及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了解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并领会到科学研究的无限性和实用性。
2、养成收集资料和随时进行科学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描述神经系统与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2、尝试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完成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不断假设的科学探索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导入新课
全班一起唱《幸福拍手歌》,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或边唱边拍手或边唱边跺脚。教师提问: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又是唱歌,又是拍手或跺脚,一切是如此协调,你知道是哪个系统在起着控制和协调作用吗?
二、新授
1、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并完成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以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
2、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神经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位置、结构及其功能。
脑:在人体颅腔内,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管着人体对侧的生命活动。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大脑:它的表面我们叫它大脑皮层,由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组成,想一想:为什么是凹凸不平的呢?这有什么好处?可启发学生回忆小肠内有绒毛、根尖的成熟区上长有大量根毛与它们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入手,同时可对学生进行教育:人的脑像刀一样,刀是越用越锋利,人的脑是越用越灵活,越用越聪明。大脑皮层上的功能区,可结合班内有卫生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分工合作,大脑皮层上有躯体的感觉中枢、运动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
小脑:先让学生对着课件,描述小脑的位置:在大脑的后下方,脑干的背侧。老师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1)吃晚餐的时候,突然停电了,你会担心因为看不见而将饭菜送到鼻子里去了吗?
2)喝醉了的人走路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3)杂技演员可以在钢丝绳上走路。
你知道这一切都是与谁相关吗?进而让学生说出小脑的作用:维持身体平衡,使动作协调准确。
教师再联系生活中看到的广告牌: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及感受。
脑干:先让学生结合课件及自学所得说出其位置及功能:大脑的下方,小脑的前方,下端连着脊髓。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的神经中枢,教师再结合植物人,不食不动,却是个有生命的人,加深对脑干功能的理解。
脊髓:结合课件,让学生了解白质和灰质。对于其功能,教师结合刚出生的婴儿经常尿床,但是长大的人,比如学生,上课时,即使有了尿意,但也会憋着。让学生掌握其功能:传导和反射。另外还可以结合缩手反射等生活中常见的简单反射,既利于学生巩固对脊髓功能的掌握,同时为下节课打下基础。
最后学以致用:过过医生瘾
让学生阅读87页资料,找出症状及病因,实在拿不准的,可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
3、知识点二:神经元
结合人的手臂了解神经元的结构。
结构生活中常见的烟花炮竹了解神经和神经纤维的关系与区别。
结合课件中的动画得出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