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为反驳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
A.难忘九一八 B.激战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战台儿庄
2.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的君主的启示是( )
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任用贤者勤政爱民
C.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3.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我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胡锦涛
4.秦汉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祖冲之
5.中国近代史上最先丧失的领土是( )
A.苏州 B.上海 C.台湾 D.香港岛
7.歌曲“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周恩来、邓小平 D.江泽民、胡锦涛
8.“向 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题词中的空格处应为( )
A.雷锋 B.欧阳海 C.罗盛教 D.齐白石
9.下列有关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B、都是正面战场的典型战役
C、都是九一八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D、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抗战
10.我国古代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千金方》 D.《伤寒杂病论》
11.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强调的是( )
A.统一是海峡两常人民的共同选择 B.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C.资本主义制度适用于台湾 D.军事手段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首选择
12.它是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实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法,产生于( )
A.古埃及 B. 古希腊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二、综合题
(2)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何作用?
(3)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趋势,你认为中国如何应对?
14.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摘自《史职官志》
(4)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15.辨析题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主要有两种:一是“灾难说”,认为它给亚非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二是“进步说”,认为新航路开辟虽有消极作用,但总体上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你比较赞同哪一种观点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