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指出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
描述种子萌发时形态变化的过程,能用适当的方法将种子培养成幼苗;
指出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及其营养贮存的主要结构,能用合理的方法探究种子中含有的各种成分;
指出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能对萌发条件各要素的作用做出合理推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种子的萌发过程建立起具体、生动的形象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通常,播种后不久就能见到幼苗出土,但有时把种子播下后,很长时间都不见幼苗长出来。这是为什么呢?种子的萌发有什么奥秘呢?
【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即从一粒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形成。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幼苗的?什么样的种子萌发能够形成幼苗?种子萌发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认识种子是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
讲授新课
(一)观察种子的结构
目的要求:
1.解剖和观察菜豆、玉米等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
2.学会处理和解剖种子的方法,掌握观察种子的步骤。
材料器具:
浸泡过一天的菜豆和玉米等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白瓷盘等。
方法步骤: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观察种子的外形;
(2)剥离种皮;
(3)观察胚根、胚轴和胚芽;
(4)绘出菜豆种子结构的示意图。
(建议使用资源:【教学实验】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
(2)剖开种子,观察种子的纵剖面;
(3)滴加碘液,观察胚及胚乳;
(4)绘出玉米种子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建议使用资源:【教学实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3.小结:
(1)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
(2)双子叶植物:胚有两片子叶,子叶中贮存着养料。
(3)单子叶植物;胚只有一片子叶,有胚乳,胚乳中有丰富的养料。
(二)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
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观察: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水膨胀,胚萌发时种皮破裂脱落→胚根突破种皮,发育为幼苗的根→胚轴伸长(下部伸长时,子叶出土,上部伸长时子叶留土) →胚芽出土,发育成幼苗的茎叶→子叶(无胚乳时)萎缩,或胚乳萎缩。
种子萌发的条件:
实践证明,播种到土壤里的种子,并非都能够萌发。种子的萌发既需要必要的内在条件,又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三)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探究问题:种子萌发与其储藏的物质有关系
假设:种子中可能贮存着无机物和有机物
制定实验计划:……
实施实验计划:
1.将部分种子置于试管里用酒精灯烘烤,观察现象。
2.烘烧种子,观察现象。
3.用水反复揉洗面团,观察沉淀物,判断该物质的成分。
4.先将种子烘烤一会儿,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实验结果。
分析及结论:
种子内部贮存的营养成分:水分、无机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发育成熟的、活的而且完整的胚,有足够的供胚发育的营养储备,有生活力的种子,不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
(四)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提示:
你曾经利用课余时间播种和培育过植物,根据亲身体验和从农作物播种工作中所受到的启发,尝试对问题做出解释(即假设)。
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种子萌发,应采取单因素实验法,要设置对照。
可选用的材料器具有:4个小锥形瓶(或其他可替代器皿)、清水、电冰箱、绿豆或花生等种子。
可供参考的一组实验计划,请讨论其是否科学、可行,对该实验计划的结果做出预测。
讨论:
1.比较①和③的结果,你的结论是什么?
2.比较②和③的结果,你的结论是什么?
3.将实验装置③和④的实验结果加以比较,你又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
4.假如上述装置中每瓶只放一粒种子,实验结果会怎样,结论又怎样?
结论:种子萌发时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三、随堂练习
建议使用:【同步测试】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doc。
四、小结
【教师】课堂小结,多媒体课件展示。
1
PAGE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