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 素养达成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速亡的原因。 [时空观念] 识别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通过战国形势图与秦朝形势图的对比,感知秦朝作为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辽阔疆域。 [史料实证] 理解认识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主要措施以及历史意义,认识秦朝速亡的原因。 [家国情怀] 感受祖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增强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念和民族认同感。
知识点一 秦的统一
1.条件
(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3)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
2.过程
(1)秦朝建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完成统一:秦朝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匈奴的进攻;在原有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3.巩固统一
政治 皇帝制度 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郡县制 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经济 统一车轨、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
社会 编制户籍,迁徙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
思想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法律 制定《秦律》
4.影响
(1)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图解历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视角1 三公九卿制
材料
思考 图片材料体现了秦朝中央官制的什么特点?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视角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材料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钱穆《国史大纲》
思考 根据材料,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确立的政治制度为后世沿用,影响深远;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
深化拓展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官僚政治: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②皇权独尊: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和皇位世袭;“家国同治”;皇帝称号和使用的物品都具有专一性。
③高度集权: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官员以皇权为中心,各司其职、相互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④两对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2)影响
①积极:随着中央集权的建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影响深远。
②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知识点二 秦朝的灭亡
1.秦朝的暴政
(1)经济: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
(2)政治: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3)思想:“焚书坑儒”。
2.灭亡
秦末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众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
秦的速亡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最终击败项羽
思维点拨 认识“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集权统治,排除不利于统治的政治思想和见解,其手段极为残暴,虽暂时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但也加速了政权的灭亡。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是秦朝暴政的突出表现之一,其实质是文化专制。
视角1 秦末农民起义
材料 陈胜,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少年时为人做雇工;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戍边军中的领队)”。
刘邦,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
项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世代为楚将,陈胜、吴广起义后,和他的叔叔项梁杀死会稽郡守,响应起义。
思考 根据材料,分析刘邦和项羽在身份上与陈胜、吴广有什么不同?项梁和项羽为何会响应陈胜、吴广起义?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不同:陈胜、吴广是农民,刘邦是基层官吏,项羽是旧贵族。
原因:项梁和项羽是楚国旧贵族,对秦怀有仇恨。
视角2 对秦始皇的评价
材料 传统的中国历史学家一向在褒贬品评人物,在临到秦始皇头上则觉得题材之大,牵涉之多,不容易随便处置。他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黄仁宇认为对秦始皇的评价“不容易随便处置”?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关于秦始皇的题材过大、牵涉面多。暴政:严刑峻法;焚书坑儒;沉重徭役和赋税。功绩: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车轨、度量衡、货币、文字;发展水陆交通。
深化拓展 秦朝灭亡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1)原因
①统治者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征伐无度,百姓徭役和赋税负担沉重,秦以法家思想治国而且秦法严酷,轻罪重罚,造成社会矛盾激化。
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本身的问题,由于权力制约机制的欠缺而导致权力被滥用。
(2)影响
①秦亡充分展示了人民力量的强大,使后世统治者对民众的力量重新加以认识,促使君主自我调整治民政策,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和王朝的长治久安。
②秦朝灭亡后,后世君主和思想家深刻反思,在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对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以防君权走向极端而失控。
网络构建 史论要旨
1.秦灭东方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2.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实行皇位世袭制,确立了皇权至上的地位,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其建立起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3.秦始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巩固了国家统一,建立起空前强大的国家政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
1.有学者认为,秦的统一把以往的“齐人”“楚人”等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同时,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也留存了下来。这说明秦朝的建立( )
A.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B.促进了多种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C.奠定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
D.兼具政治统一性和文化多样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重在强调政治的统一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没有体现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排除A项;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与材料的主旨内容不符,排除B项;奠定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2.《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度量衡 B.设立太尉
C.设立御史大夫 D.设立丞相
答案 C
解析 荀子主张“人主”要通过设置“守司”明白国家各地的情况,即要设立监察机构,秦始皇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故选C项;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排除A项;太尉负责全国军事,排除B项;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排除D项。
3.根据如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评价 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封建论》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藏书》
A.秦始皇制定了统一的法律
B.秦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
C.秦始皇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D.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及制度
答案 D
解析 A项仅体现了表格中的“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排除;B项仅体现了表格中的“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排除;C项仅体现了表格中的“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排除。
4.在中国国度思想即将形成的关键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并进一步铲除了诸侯割据称霸的制度基础,从此,无论时局如何变迁,各地百姓期盼的都是国家的统一。这种国度思想形成的关键是( )
A.儒家思想极力维护 B.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C.商鞅变法奠定基础 D.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中“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并进一步铲除了诸侯割据称霸的制度基础”“国家的统一”可知,这种国度思想形成的关键应该是关于国家统一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规定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这就使得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故选B项。
5.《史记》中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由此爆发了( )
A.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赤眉起义
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
答案 A
解析 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前去戍守渔阳的九百人遇到大雨阻滞行程,因不满秦法严苛,在大泽乡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故选A项。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据研究者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这一段时间内,共有右丞相12人、左丞相9人,其中非秦国人占到丞相总数的68%以上。此材料可说明( )
A.商鞅变法十分彻底 B.军功爵制推行得力
C.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D.旧贵族势力严重削弱
答案 C
解析 材料“非秦国人占到丞相总数的68%以上”体现了秦国重视招揽人才,故C项正确;A项“商鞅变法十分彻底”由材料得不出来,故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军功爵制,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旧贵族势力的变化情况,故D项错误。
2.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虽然都有自己的方言,但两千多年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过。这得益于( )
A.秦朝疆域辽阔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 D.秦朝统一度量衡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但两千多年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过”可知,秦朝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中断主要得益于文字的统一,故选C项;疆域的辽阔无法导致语言的统一,排除A项;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对语言交流都没有直接影响,排除B、D两项。
3.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有利于皇帝决策集思广益
C.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D.起到了限制和监督皇权的作用
答案 B
解析 群臣议政,经过充分讨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专断的缺陷,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使皇帝在最终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A项;军国大事由皇帝最终决定,排除C项;朝议制度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属于决策程序,与监督皇权无关,排除D项。
4.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片,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答案 D
解析 材料意思是分封制下诸侯和卿大夫都是世袭,而到了秦朝,官吏不再是世袭,于是有了布衣将相,而君主仍是世袭的,可见秦朝的政治制度打破了官员任用上的血缘标准,实现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故选D项。
5.嬴政自称始皇帝,对国家事务掌至高无上的决定权,下设三公:丞相掌行政,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
A.国家一统 B.君主专制
C.三权分立 D.中央集权
答案 B
解析 国家一统是关于对全国的统治问题,题干没有提到相关信息,排除A项;三权分立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央政府的权力划分,与题干中的秦朝无关,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秦朝的郡县制与之相关,但是题干并没有涉及,排除D项。
6.下图是秦始皇发给驻防阳陵将领的铜铸甲兵虎符。虎符中分为二,左右半符各有12字铭文,书曰:“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调发军队,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这反映出,在秦朝( )
A.军权控制在皇帝手中 B.地方完全听命于皇帝
C.虎符象征着皇位永固 D.铭文的使用十分普遍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右才(在)皇帝……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可知,皇帝发出命令,才能调兵作战,反映出皇帝控制军权,故选A项。
7.吕思勉认为:“废封建,行郡县,事最明白无疑,然尤不宜行之大骤如此。以此见天下事之必以渐进,而躁急者之不足以语于治也。”由此可见,在他看来( )
A.秦朝废分封、行郡县为错误之举
B.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体制势在必行
C.制度变革过急不利于国家稳定
D.应该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吕思勉认为“废封建,行郡县”“尤不宜行之大骤如此”,即操之过急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并没有强调秦朝废分封、行郡县为错误之举,排除A项;材料“废封建,行郡县”“尤不宜行之大骤如此”强调不能操之过急而非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体制势在必行,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与材料“废封建,行郡县,事最明白无疑”不符,排除D项。
8.有人常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但无可否认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
A.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
B.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实行暴政,导致秦短暂而亡
D.采取“焚书坑儒”政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答案 A
解析 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用,故选A项;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只是对当时产生影响,排除B项;最深远的影响一般都是正面的,排除C、D两项。
9.《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 )
A.《史记》的记载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历史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
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不同时期发现的资料对历史的认识会有影响,故选C项;文献记载不是必须由考古证实,排除A项;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可以互相验证,排除B项;最新的考古发现有利于补充对历史的认识,排除D项。
10.在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时,刘邦的将领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巩固统治要满足部将所有需求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可知,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大一统”内涵变化的原因。
答案 (1)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2)变化:①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②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原因:①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②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③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④法家思想的影响;⑤秦朝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秦统一六国后先后采取的重大措施
统一六国 (前221年)
称皇帝 (前221年)
建郡县 (前221年)
统一度量衡与文字 (前221年)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12万户 (前221年)
大规模修建通向东方各国的驰道 (前220年始)
开始并总共六次外出巡视各地 (前220年-前210年)
征岭南并修灵渠 (约前219年-前214年)
拆除原关东六国建造的城廓及堤防 (前215年)
北击匈奴 (前215年-前213年)
修长城 (约前213年)
焚《诗》《书》、百家语 (前213年)
坑方士、术士“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前212年)
修秦直道 (前212年)
统一货币 (前210年)
——摘自苏力《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根据材料,从中汲取一项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并予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答案 示例一
政治智慧:建章立制、制度创新。
说明:秦统一后,政治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便利了文化交往,强化了文化认同。这些制度创新不仅适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需要,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示例二
政治智慧:审时度势(因时制宜)。
说明:秦统一后,首要任务是巩固统一,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建立了皇帝制度并推行郡县制,同时,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确保政府的财政赋税收入,统一文字有利于保证政令和公文的畅通。由于统一后的秦朝是个农业大国,而非工商业大国,跨地区的贸易和支付较少,对货币的需求较少,因此在上述一系列措施完成之后,才开始统一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