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焦作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7-11 05:5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焦作市2012—2013学年(下)期末高一期末水平测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或答题卡的项目填写清楚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S 32 Cl 35.5 Na 23 Al 27 Fe 56 Cu 64
第I卷 选择题 (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性质 B.反应温度
C.反应物的浓度 D.使用催化剂
2.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293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47 B.57
C.61 D.175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与煤油、柴油相比较,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完全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C.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D.煤的气化和液化不仅可以获得洁净燃料,而且再燃烧会放出更多的热量
4.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 B.己烷
C.乙醇 D.乙酸
5.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稳定性:PH3>H2S>HCl
C.碱性:NaOH>Mg(OH)2>Al(OH)3
D.非金属性:F>O>S
6.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D.灼热的焦炭与CO2反应
7.分子式为C3H6Cl2 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下面列举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电能、蒸汽 B.电能、水能
C.蒸汽、风能 D.煤、石油
9.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水的电子式为
B.将58g等体积的乙烯和乙烷混合物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为89.6L
C.所有的氮原子中,质子数都是7个,但不一定是相同的原子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0.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 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
C.溶液中的SO42— 浓度增大 D.溶液的密度增大
11.下列各组粒子所含电子数目相同的是
A.NH4+、OH-、H3O+ B.Na+、Mg2+、S2-
C.F-、NH2-、Al3+ D.Li+、Na+、K+
1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和化合物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Na2O 和Na2O2 B.CaCl2 和 Na2S
C.CO2 和 CaO D.HCl 和NaOH
13.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如下:
X(g) + 2Y(g)W(g) + Z(g),下列物理量不能用于表明反应是否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Y的物质的量浓度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压强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
14.下列有关乙烯和苯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前都要检验纯度 B.质量相同时,消耗的氧气不同
C.燃烧时都会产生黑烟 D.充分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室温时,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这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副族元素
16.验证某有机物是否属于烃,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
A.只测定它的C、H原子个数之比
B.只要证明它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CO2的H2O
C.只测定其燃烧产物中CO2的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D.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O2的H2O的质量
17.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有强酸
B.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一定最高
C.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一定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
D.D元素与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为气体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9分)
二、填空题
18.(6分)T℃时,A、B、C三种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浓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⑵比较大小:
A和B的转化率A B,
原因是
温度的高低T1 T2,
判断依据是
⑶若其它条件不变,反应进行到(t1+10)min时,A的浓度为
(14分)实验是化学的基础。下图为一化学实验装置图,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用“△”表示用酒精灯加热。

请仔细观察该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⑴甲装置通入空气的导气管插入乙醇中的主要目的是
⑵乙装置用揉乱的铜丝,好处是
⑶乙装置的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若有23g乙醇发生反应,至少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L
⑷写出一种检验反应产物的方法及现象

⑸该反应还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实现:取一束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铜丝变黑,趁热插入盛有少量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又变红;如此反复多次即可。请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9分)近期曝出的“毒大米”事件,引起了国人的震惊和忧虑,又一次把环境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毒大米”是由镉污染引起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图示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镉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⑵有人说:“‘毒大米’中镉的含量很低,每人每天食用大米量也较少,所以,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你对这种说法有何评论?

⑶你认为“毒大米”中镉的来源是什么?

⑷镉也是生产电池的重要材料,镉镍二次电池(碱性)的放电和充电反应为:
Cd + 2NiO(OH) + 2H2O Cd(OH)2 + 2Ni(OH)2
电池的负极是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负极消耗a g反应物,产生N个电子的电量,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
21.(20分)由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化合物(或其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B、C、D、E为单质,常温下A为固体,B、C、D、E为气体;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D和E的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意义;K为G和I反应的产物之一。
⑴写出五种单质的名称
⑵I、J相遇反应生成H,反应的现象是 ,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H物质的电子式为
⑶F的颜色为 ,
F和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⑷G和H也可以发生反应,若G和H恰好完全反应,则A、B、C、D、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⑸D和E的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并且是放热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用某两种物质的反应速率间的等量关系表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该等量关系可以是 ;反应物的总能量E反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生的大小关系是:E反 E生
焦作市2012—2013学年(下)期末高一年级水平测试
化学试题答题卷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二、填空题
18.(6分)




19.(14分)







20.(9分)
⑴ , 。






21.(20分)

⑵ ,


⑶ ,




焦作市2012—2013学年(下)期末高一年级水平测试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DCB 6—10.DCACC 11—15.ABBAC 16—17.DB
二、填空题
18.(6分)每空1分 ⑴A(g) + 3B(g) 2C(g) (不写(g)不扣分)
⑵小于(或<) 加入的A、B浓度比(5:7或1:1.4)大于参加反应的A、B浓度比(1:3)(其它答案合理均可得分)
高于(或>) 从图2判断,T1时,达到平衡的时间短,说明反应速率快,所以温度高(其它答案合理均可得分)
⑶0.3mol·L—1
19.(14分)⑴⑵每空1分,⑶⑷⑸每空2分
⑴可以通过观察气泡的流速调节空气的进入量
⑵有利于气体流通,并增加反应接触面积
⑶2CH3CH2OH+O2 2CH3CHO+2H2O 4e— 26.7
⑷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加热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⑸2Cu+O2=2CuO CH3CH2OH+CuO=CH3CHO+Cu+H2O
20.(9分) ⑴48(1分) 第五周期第ⅡB族(1分)
⑵长期食用“毒大米”会使镉在人体内累积增多,最终仍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分)
⑶工业生产造成了土壤的镉污染,富集在大米中(1分)
⑷Cd(镉)(1分) Cd ─ 2e—+2OH— = Cd(OH)2(2分) mol—1(2分)
21.(20分)每空2分
⑴钠 氧气 氯气 氢气 氮气(不论顺序,全对得分)
⑵产生白烟 NH3 +HCl = NH4Cl
⑶淡黄色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⑷2:1:1:4:1
⑸N2 + 3H2 2NH3 v(H2)正=3v(N2)逆(其它答案正确同样得分) >(大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