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初中物理 号,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升华和凝华》
我说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所以本课在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概念课。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碘升华凝华实验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关注,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中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实际,
本节课的重点是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本节课的难点是凝华放热。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升华的概念。
讲授法: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使学生准确的掌握物理科学知识。
(4)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研究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2分钟)
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呢?
第二环节,新课探究(20分钟)
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1、在烧瓶中放少量碘。摇动烧瓶向学生展示碘的状态。
问:烧瓶里的碘是什么状态的?瓶塞底部是什么颜色的?
向烧杯中加热水;将装有碘的烧瓶放在烧杯里加热。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当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烧瓶后,拿着烧瓶在教室内展示并提问:烧瓶底部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烧瓶内部你看见了什么现象?
把烧瓶放入冷水中冷却。拔出塞子。请同学们再观察烧瓶内壁你看见了什么现象?
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第三环节:综合应用。(5分钟)
列举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让学生学会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并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巩固新知(5分钟)
练习3-5个小题,通过题目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并且设置实验探究的题目,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掌握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第五环节:课堂知识小结。(5分钟)
小结内容:
1、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升华和凝华的生活实例。
第六环节:学后反思。(2分钟)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大家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说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1、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升华和凝华的生活实例。
以上是我对《升华和凝华》这节教材的认识和整体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