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1课时 密度知识的应用(一)
1.如图K5-3-1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
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花岗石的质量是25 g
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 kg/m3
夯实基础
D
2.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
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B
3.小军测量一个体积为25 cm3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再调节__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把木块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添加的砝码数和游码位置如图K5-3-2所示,由此测得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平衡螺母
0.56×103
4.用天平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K5-3-3甲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将该物体放入原来盛有20 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K5-3-3乙所示,则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54.0
2.7×103
5.如图K5-3-4甲所示,用天平测量空瓶质量后,再将它装满酱油,由图K5-3-4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空瓶容积为30 cm3, 酱油密度为__________g/cm3。
47
1.1
6.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食用油进行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使横梁平衡。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K5-3-5甲所示。
(3)把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K5-3-5乙所示。
(4)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为26 g。
(5)请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m2/g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g 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cm3 食用油的密度
ρ/(g·cm-3)
_________ 26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1.2
35.2
40
0.88
7.“十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江苏省无锡市旅游,图K5-3-6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K5-3-6所示。征征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她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 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 g。(ρ水=1 g/cm3)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 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能力提升
(3)若将此茶壶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659 g,则该茶壶的容积为多大?
解:(1)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
V盖=V水= = =14.8 cm3,
这种材料的密度ρ壶= = =3 g/cm3。
(2)由ρ= ,得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V壶= = =53 cm3。
(3)壶内所装水的质量m水=659 g-159 g=500 g,
该茶壶的容积V=V′水= = =500 cm3。
答:(1)这种材料的密度是3 g/cm3。(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53 cm3。(3)该茶壶的容积为500 cm3。(共12张PPT)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1.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A.电缆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B.机器的底盘常用生铁做是因为生铁的密度大
C.热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差
D.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夯实基础
B
2.下列物品,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橡胶棒 B.塑料梳子
C.金属勺子 D.体温计
C
3.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 )
A.绝缘性好 B.密度大
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 D.延展性好
C
4.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导热性好
C
5.如图K5-4-1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实际上这张新钞票依然完好无损,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原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__________(填“铜”“铁”或“塑料”)。若想探究笔头内的材料是否有磁性,现提供下列器材:①小磁针、②大头针、③碎纸屑,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铁
①②
6.物质的属性还有许多,如导燃性等,大多数金属拉紧时都很坚韧,所以特制的金属能被用来建造斜拉索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就是这样的桥梁。这里应用和考虑了金属物质的________性。这也可以说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而爱迪生发明电灯,选择灯丝材料时,必须考虑材料的__________性。
硬度
导电
7.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密度、磁性、弹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透明度等,炒菜锅的手柄通常用木头或塑料制品,这主要是因为木头、塑料的__________较差;俗话说“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 这主要是因为金刚钻的__________比瓷器大。
导热性
硬度
8.北京奥运圣火在湖南传递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手举“祥云”火炬传递了第一棒,“祥云”火炬的质量是985__________(填单位符号),火炬外壳采用__________较小的高品质铝合金材料制造,体积虽大而质量却小,显得轻盈高贵。
g
密度
9.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对材料的要求不同。消防队员所穿的消防服,就应具备某些特殊性质。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对消防服的材料应具备的条件提出两项要求: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耐热,防变形
不善于传热
10.飞机主要选用铝和铝合金做的,纯铝很软,人们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成了硬铝。在金属中,铝已经够轻了,后来科研人员受泡沫塑料作用的启发,又研制出了更轻的铝——泡沫铝。在纯铝或铝合金中加入添加剂后,经过发泡工艺处理,使其密度仅为金属铝的0.1~0.4倍,它会像木头一样漂浮在水中;并使得泡沫铝兼有金属和气泡的特征,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目前用泡沫铝来做飞机与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还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成了硬铝,“硬铝”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沫铝”与铝相比又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从力、声、热等角度分析,至少谈两点),“泡沫铝”的这些特点,你认为还可以应用在_____________(至少举一例)。
密度小,硬度大
密度小、吸收冲击力强
(隔音降噪、隔热好)
建筑材料(共14张PPT)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1 物体的质量
第2课时 物体的质量(二)
1.若游码没有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用这样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所得的结果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夯实基础
A
2.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拿到另一个地方使用,则( )
A.不需要重新调节,就可以直接使用
B.只要桌面水平就可以了
C.需要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方可使用
D.只要小心移动,不必重新调平
C
3. 下面关于天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平放在水平台上,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B. 使用天平前,先把游码移在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C. 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不在分度盘的中央,可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D.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拿
C
4. 质量为1 kg的花瓶摔碎后,我们找到了三块碎片,其质量分别为400 g、300 g、100 g,那么我们还可能找到的最大碎片的质量( )
A. 可能比以上三块质量都大
B. 一定比以上三块质量都小
C. 可能大于200 g
D. 可能大于100 g
D
5. 如图K5-1-6所示,图甲是天平调节前的情形,图乙是天平调节平衡后称量物体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质量之前为使天平平衡,
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B. 测质量之前为使天平平衡,
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C. 被测物体的质量为46.8
D. 被测物体的质量为46.2 g
B
6.有一块铁块,它的质量为30 g,把它从东莞拿到广州,质量__________30 g;将它压制成铁钉,质量__________30 g;将它加热变成铁水,质量__________30 g。(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等于
等于
等于
7.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请填写合理的步骤序号:
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 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
D. 将空烧杯放在左盘里
E.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
F.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G. 把烧杯装水后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H.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与空烧杯质量之差就是烧杯中的水的质量
合理的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FBDCEGH
能力提升
8.小刚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盐水的质量,图K5-1-7是他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 g、50 g、20 g、10 g、5 g。
(1)小刚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 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B. 称出烧杯的质量m杯
C. 计算盐水的质量m盐水=m总-m杯
D. 将盐水倒入烧杯中
E.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
EBDAC
(2)在测量烧杯质量时,向托盘中加砝码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填“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多次调换砝码后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将其去掉后又嫌小,这时应__________。
(3)小刚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 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 g、50 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____g砝码,试加上其他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先大后小
移动游码
50
9.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块小石块的质量。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
左
(2)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图K5-1-8所示,其中存在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小石块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g。
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22.6(共14张PPT)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2课时 探究物质的密度(二)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水从0 ℃升高到4 ℃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夯实基础
D
2.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C
3.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则该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
4.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D
D
5.对于密度公式ρ=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
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6.下表是四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其中三个是由同种金属制成,另一个是由不同金属制成的,分析数据可判断出与众不同的金属块是( )
A.A B.B C.C D.D
B
金属块 体积V/cm3 质量m/g
A 4 31.6
B 5 44.5
C 10 79
D 12 94.8
7.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3∶1,体积之比是1∶3,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
A.1∶1 B.1∶3
C.9∶1 D.1∶9
C
8.某品牌牛奶的包装上有“243 mL 250 g”的字样,如果喝掉一半,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一只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的密度为ρ,若从瓶内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则瓶内余下气体的密度将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3
变小
9.一物体的质量是2.7×104 kg,体积为10 m3,则其密度为__________kg/m3,合__________g/cm3,若把该物体切去一半,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103
2.7
不变
10.一个苹果的质量是0.162 kg,体积为180 cm3,求该苹果的密度。
解:V=180 cm3=0.000 18 m3,
ρ= = =900 kg/m3。
答:该苹果的密度为900 kg/m3。
11.小夏用柱形图表示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ρ(如图K5-2-4所示),依据图中信息,你有哪些发现?写出其中的两条。
能力提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12.影视剧中大家常常看到“墙倒屋塌”的场景,剧中人物被压伤、压死,而演员其实安然无恙!因为拍摄时房屋墙壁都是由一些特殊材料建成的,如一种叫“飞机木”的材料,密度只有
5 kg/m3,用这种材料做成长、宽、高分别为20 cm、10 cm、5 cm的砖块,如果砌一堵墙使用了1 000块这样的砖,请你计算一堵墙的质量是多少?
解:一块砖的体积V=20 cm×10 cm×5 cm=1 000 cm3=1×10-3 m3,
由ρ= 可得,一块砖的质量m=ρV=1×10-3 m3×5 kg/m3=5×10-3 kg,
一堵墙的质量m总=1 000×5×10-3 kg=5 kg。
答:一堵墙的质量为5 kg。(共11张PPT)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微专题8 质量和密度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名初中生的质量是50 kg
B.一名普通初中生的身高是216 cm
C.中学生通常情况下的步行速度可达5 m/s
D.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
A
2.质量为1.5×104 mg的物体可能是( )
A.你的电脑 B.你的课桌
C.你的质量 D.你的钢笔
D
3.天平的每一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在下述情况下会发生改变的是( )
A.生锈了
B.放在月球上
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上碰了一下
D.气温升高
A
4. 相同的两个瓶子里分别装满水和盐水。为了区别它们,下述方法中比较合适的是( )
A. 看颜色 B. 闻气味
C. 测质量 D. 测体积
C
5.如图W8-1所示,密封容器中装有氧气,当活塞P向右移动时,容器内氧气的密度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C
6.一块铁矿石的质量为2 kg,小刘把它从深圳带回广州后,它的质量为_________kg;一根5 kg的铁棒温度升高50 ℃后,它的质量为_________kg,压成铁饼后,它的质量为_________kg。
2
5
5
7.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W8-2所示为水的密度ρ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 ℃范围内,水具有_________(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4
热缩冷胀
8. 小明的妈妈从礼品店里买回了两个吉祥物小猪和小羊,包装盒上标注小猪的质量为1 780 g,小羊质量为1 602 g,两个吉祥物的体积都是200 cm3,小明对吉祥物材料很好奇,请你帮小明算出:
(1)如果小猪是实心的,是由何种物质制成?
(2)如果这个小猪用铝来做,它的质量应该有多大?
(3)若小猪与小羊的组成物质相同,且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请问小羊是空心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物质 密度/(kg·m-3)
金 19.3×103
铜 8.9×103
铁 7.9×103
铝 2.7×103
解:(1)ρ小猪= = =8.9 g/cm3=
8.9×103 kg/cm3,
ρ小猪=ρ铜,故小猪是由铜制成的。
(2)200 cm3=0.2×10-3 m3,
m=ρ铝V=2.7×103 kg/m3×0.2×
10-3 m3=0.54 kg=540 g。
(3)V小羊= = =180 cm3<200 cm3,小羊是空心的,
V空=200 cm3-180 cm3=20 cm3。
答:(1)如果小猪是实心的,是由铜制成的。
(2)它的质量为540 g。
(3)小羊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0 cm3。(共14张PPT)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5 点击新材料
1.下列关于生活中新技术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LED灯的发光二极管主要使用的是纳米材料
B.超导体材料制成白炽灯的灯丝可以提高白炽灯的效率
C.医院做透视检查所用的“X光”是次声波
D.洗衣机内筒表面的纳米材料可以抑制细菌生长
夯实基础
D
2.纳米陶瓷是一种高新科技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渗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以下选项中哪项可以利用纳米陶瓷材料制造?( )
A.高压输电线
B.装浓硫酸的容器
C.银行储蓄卡
D.LED发光二极管
B
3.如图K5-5-1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利用了半导体( )
A.良好的导电特性
B.良好的绝缘特性
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D.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C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塑料和石墨都是导体
B.通常情况下人体和橡胶都是绝缘体
C.LED灯的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D.超导材料不适合做高压输电线,因为这种材料电阻过大
C
5.我国新研制的歼-20飞机具有一定的隐身功能,主要是由于飞机的机身( )
A. 对电磁波有吸收作用
B. 对电磁波有反射作用
C. 对超声波有吸收作用
D. 对超声波有反射作用
A
6.设想一下,如果“室温超导”实现,为了节能,室温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造( )
A. 电热水器加热棒
B. 电热丝
C. 超导计算机
D. 电阻器
C
7.灯丝光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照射光的强弱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常利用光敏电阻的这一特性来自动控制路灯的通断,光敏电阻通常是用下列哪种材料制做的 ( )
A. 半导体材料
B. 纳米材料
C. 超导材料
D. 绝缘材料
A
8.在铝、铜、硅、塑料等材料中,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__,发光二极管就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具有__________导电的性质;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铝在-271.76 ℃以下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现象。
硅
单向
超导
9.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它是用__________材料制成的。为了防止电流表由于正负接线柱接反而损坏,小明将电流表与二极管串联起来(如图K5-5-2所示),这利用了二极管的_____________特性。
半导体
单向导电
10.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他们研究的石墨烯是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的碳纳米新型材料,该材料属性奇特,其中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研究和生产石墨烯需要纳米技术
B. 纳米技术是微观范围内的科学技术
C. 石墨烯虽然是非金属但可以作为导体使用
D. 石墨烯是超导体材料
能力提升
D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纳米陶瓷作为高新材料应用广泛。
贴于“神舟”七号飞船外表面的“太空”纳米陶瓷,具有永久、稳定的防静电性能,且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渗透等特点,采用氧化锆材料精制而成的纳米陶瓷刀,具有金属刀无法比拟的优点:刀刃锋利,能切割钢铁等物质,能削出如纸一样薄的肉片;硬度高,其耐磨性是金属刀的60倍;完全无磁性;不生锈变色,健康环保;可耐各种酸碱有机物的腐蚀;为全致密材料,无孔隙,不玷污,易清洁,纳米陶瓷充分体现新世纪、新材料的绿色环保概念,是高新技术为现代人奉献的又一杰作。
(1)“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呈炽热状态时,飞船舱不至于被烧毁的原因之一是飞船外表面的陶瓷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耐高温
(2)纳米(nm)是1 m的十亿分之一,糖分子的直径约为1 nm
=__________m。
(3)纳米陶瓷刀的耐磨性好,是因为它的__________高。
(4)如图K5-5-4所示是陶瓷纳米刀、合金钢刀、普通菜刀磨损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能反映纳米陶瓷刀特点的是曲线__________(填表示曲线的字母)。
10-9
硬度
c(共9张PPT)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微专题9 综合能力题
1.小明为了测量樱桃酒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8 g。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壁上。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128 g,则烧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樱桃酒至标记处,将此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W9-1所示,则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
(4)计算得出樱桃酒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80
116
0.85×103
2.小雨所在的学校为学生发放营养配餐牛奶,小雨为知道牛奶的密度而对它进行了测量。
(1)小雨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烧杯中再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然后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牛奶的体积,小聪对小雨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估,由于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时,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测得的密度值偏__________。
烧杯内壁会残留牛奶
大
(2)小聪和小雨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过程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牛奶,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得总质量为123.8 g;
②把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W9-2甲所示;
③测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时,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W9-2乙所示。
62
请你帮小聪和小雨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g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g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 牛奶的密度
ρ/(g·cm-3)
123.8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1.8
60
1.03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 飞 的 铝
铝为什么被誉为“会飞的金属”?在金属的家庭中,由于铝的密度小,使它得天独厚地能随飞机一起腾云驾雾,遨游高空,因此被誉为“会飞的金属”。纯铝很软,人们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出了硬铝。由于硬铝既保持了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软的弱点,因此硬铝很快就成了最重要的一种合金。
一架普通的飞机,差不多要用50万个硬铝做的铆钉,另外,飞机的外壳、机翼、机尾、螺旋桨、引擎的许多部件也是用硬铝做的。本来,铝已经够轻的了,可是1958年以来又研制出了更轻的铝——泡沫铝,在泡沫铝的“肚子里”全是氢气泡,放在水里,它会像木头一样浮起来,1 m3的泡沫铝,只有178 kg,而1 m3的水有1 000 kg,另外泡沫铝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目前用泡沫铝来做飞机与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
(1)在金属的家庭中,铝的密度小,体积相同时,它的_______较小,常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2)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成了硬铝,硬铝既保持了纯铝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__________的特点。
(3)泡沫铝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4)泡沫铝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
软
178 kg/m3
密度小、保温、隔音、不易锈蚀(共12张PPT)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密度(一)
1.如图K5-2-1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ρ水=
1.0×103 kg/m3)
B.体积为50 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
C.质量为25 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 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夯实基础
D
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K5-2-2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ρ水=1.0×103 kg/m3)( )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ρ甲>ρ丙>ρ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
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
A
3.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体积为2 m3的冰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体积是
1 m3的冰,质量为0.9×103 kg
1 800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6 m3=_________L=__________mL;3 L=_________mL=
__________m3。
(2)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__________g/cm3。
(3)铜的密度是8.9 g/cm3=__________kg/m3。
(4)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_____________g/cm3。
600
600 000
3 000
0.003
0.9
8.9×103
1.29×10-3
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K5-2-3所示,由图象可知,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
甲
1.5
6.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选用__________(填“相同体积”或“不同体积”)的铁块完成探究时,要使用__________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中,还需要选用__________(填“相同物质”或“不同物质”)继续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体积
天平
不同物质
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7.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挑选了三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和三块体积不同的铝块,再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用__________分别测出铁块和铝块的质量,记录到下表中。
(2)用__________分别测出铁块和铝块的体积,记录到下表中。
(3)分别计算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进行比较:(请补充完整表格上的数据)
天平
量筒和水
能力提升
序号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g·cm-3)
1 铁块A 79 10 7.9
2 铁块B 158 20 __________
3 铁块C 237 30 7.9
4 铁块A 27 10 2.7
5 铁块B 54 20 __________
6 铁块C 81 30 2.7
7.9
2.7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比较第1~3次或第4~6次的实验数据可知:
①同种物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__________。
②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即数学上,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__比)。
比较第1~3和4~6次的实验数据可知:
③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
(5)得出实验结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大
相同
正
不同
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g·cm-3)
甲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乙 4 10 8 0.80
5 20 16 0.80
6 30 24 0.80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3或4~6的体积与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1与4(或2与5或3与6)
1与同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
同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4(或2与5或3与6)(共10张PPT)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2课时 密度知识的应用(二)
1.一边长为2 cm的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 g,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A.金 B.银 C.铝 D.铁
夯实基础
C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 kg/m3)
金 19.3 铝 铁
银 10.5 2.7 7.9
2.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4∶3,且两物体体积VA∶VB=3∶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A
3.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64 g、24 g,其体积分别是8 cm3、4cm3,若已知其中一个为实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为空心
B.该材料的密度为6 g/cm3
C.空心物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 cm3
D.甲、乙两物体实心部分的密度之比为4∶3
C
4.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铁<ρ铜<
ρ铅,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可以做成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铁球
A
5.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31.1 g,一块体积是10 cm3的奥运会金牌含有5盎司黄金,它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金的。(ρ金=19.3×103 kg/m3)
不是
6.一个铜球的质量是178 g,体积是40 cm3,则这个铜球是__________(填“空心”或“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铜的密度是8.9 g/cm3)
空心
20
7.有一个质量是540 g、体积为360 cm3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如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__________g。(ρ铝=2.7 g/cm3)
160
700
8.一个空心铜球质量为445 g,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545 g,已知ρ水=1.0 g/m3,ρ铜=8.9 g/m3。求:
(1)这个铜球的总体积。
(2)若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530 g,注入液体的密度。
能力提升
解:(1)铜球内注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m总-m铜球=545 g-
445 g=100 g,
由ρ= 可知,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心=V水= = =
100 cm3,
铜球中铜的体积V铜= = =50 cm3,
铜球的总体积V=V铜+V空心=50 cm3+100 cm3=150 cm3。
(2)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液体的质量m液=m总′-m铜球=530 g-445 g=85 g,
则液体的密度ρ液= = =0.85 g/cm3。
答:(1)这个空心铜球的总体积是150 cm3。
(2)注入液体的密度是0.85 g/cm3。(共13张PPT)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1 物体的质量
第1课时 物体的质量(一)
1.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
A. 0.02 kg B. 0.2 kg
C. 2 kg D. 5 kg
夯实基础
B
2.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 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 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D. 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C
3. 水银温度计中密封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 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 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D. 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A
4.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时,将物体错放在右盘中,并在左盘加52 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到0.4 g处,天平平衡。此物体实际质量应为( )
A.51.2 g B.51.6 g
C.52 g D.52.4 g
B
5.单位换算:
(1)1.6 t=__________kg。 (2)200 g=__________kg。
(3)0.15 kg=__________g。 (4)50 mg=__________g。
(5)3.5 g=__________mg。 (6)5×103 t=__________kg。
(7)800 kg=__________t。 (8)5×104 g=__________kg。
1 600
0.2
150
0.05
3 500
5×106
0.8
50
6.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盘。当放入20 g、10 g和5 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拨到如图K5-1-1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右
36.6
7.如图K5-1-2所示是天平配套使用的砝码盒,盒内的砝码有100 g一个、50 g一个、20 g两个,剩下的砝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调节好天平后,将物体放在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示数之和为112 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g。
10 g一个
5 g一个
108
8.在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实验技能考试中,某同学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减砝码过程中,他发现: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个砝码取出,指针偏左。则要测出物体的质量,该同学下一步的正确操作是: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__________。天平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K5-1-3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移动游码
32.6
9. 请给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或完成单位换算:
(1)我们学校一节课的时间是45__________,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__________。
(2)氯原子的质量是1.7×10-27 kg=__________g,蓝鲸的质量约为120 t =__________kg。
(3)0.6 t =__________kg,50 g=__________kg。
(4)3 500 g=__________kg=__________t。
min
g
1.7×10-24
1.2×105
600
0.05
3.5
0.003 5
能力提升
10. 图K5-1-4甲、乙是一架托盘天平及砝码盒。
(1)砝码盒中最小砝码的质量是__________g;天平上游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相当于一个砝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
(2)某同学为检验所买标量为182 g包装的方便面是否足量,将这架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好,在测量过程中,天平横梁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接着下一步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如图K5-1-4丙所示,则他所测方便面的质量为__________g。
取下右盘中质量最小的砝码,然后移动游码
133
11.小王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由图K5-1-5甲、乙可知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__g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32.4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