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熔化和凝固》
我说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所以本节课在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生活中对物态变化有一定常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新课,本节内容又是学生学习后续物理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2.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实际: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本节课的难点是描绘和理解熔化与凝固的图像。
说教学方法
1、教法
(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实验法:通过用实验的方法,制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讲授法: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使学生准确的掌握物理科学知识。
(4)对比法:通过对比法的运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量的概念。
2、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研究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2分钟)
用多媒体播放水的三态变化,列举熔化和凝固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
第二环节,新课探究(20分钟)
熔化过程规律的探究:
1、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分别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
2、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准确和详细的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实验现象。
3、引导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熔化和凝固的图像,用多媒体将海波的熔化图像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展现出来进行对比。
4、启发学生对实验数据和图像进行交流和评估从而得出海波的熔化规律和石蜡的熔化规律。
5、在此基础上引出晶体和非晶体、熔点等概念。
新课探究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由生活例子引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启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综合应用。(5分钟)
列举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让学生学会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并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分钟)
练习3-5个小题,通过题目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并且设置实验探究的题目,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掌握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第五环节:课堂知识小结。(5分钟)
小结内容:
1、熔化的概念。
2、熔化过程吸热 。
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
4、物质熔化的图像。
5、熔化的逆过程为凝固。
第六环节:学后反思。(2分钟)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大家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1、熔化的概念。
2、熔化过程吸热 。
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
4、物质熔化的图像。
5、熔化的逆过程为凝固。
以上是我对《熔化和凝固》这节教材的认识和整体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