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 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2 18:0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汽化和液化》
我说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所以本课在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生活上对物态变化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知识,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重要作用。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汽化和沸腾。
2.了解沸腾现象。
3.知道蒸发制冷。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体会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实际,
本节课的重点是液体的沸腾;
本节课的难点是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理解沸腾的概念。
(3)讲授法: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使学生准确的掌握物理科学知识。
(4)对比法:通过对比法的运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概念。
2、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研究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2分钟)
问题导入: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哪去了?
第二环节,新课探究(20分钟)
探究水的沸腾: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
在纸上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引导学生观察水沸腾的现象,总结沸腾的特点。
探究酒精的蒸发:
让学生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学生总结出蒸发过程吸热,蒸发有制冷作用。
第三环节:综合应用。(5分钟)
列举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让学生学会用蒸发和沸腾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并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分钟)
练习3-5个小题,通过题目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并且设置实验探究的题目,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掌握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第五环节:课堂知识小结。(5分钟)
小结内容: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汽化吸热。
第六环节:学后反思。(2分钟)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大家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蒸发: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4、汽化吸热。
以上是我对《汽化和液化》这节教材的认识和整体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