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目录
01
夯实基础
02
能力提升
03
核心素养
夯实基础
1. 两只雄性织布鸟在繁殖季节为争夺筑巢的树枝,发生激烈打斗行为,该行为属于 ( )
A. 取食行为 B. 攻击行为
C. 防御行为 D. 繁殖行为
2.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 孔雀开屏 B. 蜜蜂采蜜
C. 大雁南飞 D. 飞蛾扑火
B
A
3. 下列动物行为属于“昼夜节律”的是( )
A. 蟹类在涨潮时躲藏在洞穴内,退潮后爬出洞穴觅食
B. 许多鸟类在冬季来临之前迁往南方温暖的地区越冬
C.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多数动物在春季繁殖
D. 多数动物是白天活动,猫头鹰、蝙蝠等则在夜间活动
D
4. “鸟类定时换羽”和“蜻蜓点水”分别是( )
A. 繁殖行为和领域行为 B. 取食行为和繁殖行为
C. 节律行为和繁殖行为 D. 节律行为和领域行为
5. 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 防御行为 B. 攻击行为
C. 领域行为 D. 节律行为
C
A
6. 狼群中,头狼总是将尾巴高高翘起,以显示它的王者地位,而地位低下的狼则随时夹起尾巴。这种行为属于( )
A. 攻击行为 B. 领域行为
C. 繁殖行为 D. 社群行为
7. 动物具有许多行为,下列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是( )
①苍蝇 ②蚂蚁 ③蜜蜂 ④青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C
8. 珍妮·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发现名为“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最高,其他黑猩猩总是让戈利亚首先占有食物。这属于( )
A. 防御行为 B. 社群行为
C. 攻击行为 D. 繁殖行为
9. 公鸡在清晨的一定时刻鸣叫,这种行为属于( )
A. 节律行为 B. 社群行为 C. 防御行为 D. 攻击行为
B
A
10. 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就像一张干枯了的树叶,当人们用手碰它时,它却一抖身体,向空中飞去了。枯叶蝶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攻击行为 B. 繁殖行为
C. 节律行为 D. 防御行为
D
11. 下列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
A. 母袋鼠哺育幼袋鼠 B. 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
C. 蜂后依靠工蜂喂养 D. 狗为争夺骨头而争斗
12. 下列诗句和成语中,没有体现动物繁殖行为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
A
13. 马蜂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进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 )
A. 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
B. 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C. 取食行为
D. 繁殖行为
B
14. 下列与“狡兔三窟”体现的动物行为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喜鹊筑巢 B. 大雁南飞
C. 黄鼬放臭气 D. 工蜂采花蜜
15. 雄麋鹿个体之间经常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这种行为属于( )
A. 繁殖行为 B. 攻击行为 C. 防御行为 D. 社群行为
C
能力提升
B
16. 下列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①一群蝙蝠在山洞顶上休息
②狒狒首领带领狒狒群体有序前进
③发现蜜源的蜜蜂返回蜂房并通过跳舞传递信息
④头雁带领雁阵成“人”字形排列
⑤鲫鱼在水底成群觅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⑤
C
17. (资料分析)阅读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中有数万只工蜂、少量雄峰和一只蜂后。蜂后、工蜂和雄峰的职责分工明确。
(1)蜂群中有蜂后、工蜂、雄蜂三种蜂。它们分工明确,相依为命,这是蜜蜂的_______行为。
(2)遇到敌害时,工蜂会群起护巢。从功能上看,这是______行为和_______行为。
社群
防御
社群
(3)蜂后和雄蜂交配、产卵。从功能上看,这是______行为。
(4)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这是动物的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受生物钟控制的。
(5)新、老蜂后相遇,会咬杀至剩下一只。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是蜂后的_______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是_______行为。
繁殖
节律
攻击
先天性
核心素养
18. (核心素养·理性思维)下列不属于动物的社群行为的是( )
A. 蚂蚁的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兵蚁、工蚁
B. 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C. 狮群遇到猎物时,会分工合作,共同狩猎
D. 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
D
19. (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实验探究)某实验小组对一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薄荷、青椒、柠檬)对蚂蚁的驱除效果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4个大小相同的加盖玻璃容器(分别标号为A、B、C、D),在容器中央各滴一滴蜂蜜;②在B、C、D的蜂蜜周围分别滴加1 mL薄荷、柠檬和青椒的汁液;③每个容器中都放入15只经过饥饿处理的同蚁穴的蚂蚁,统计蚂蚁最初靠近蜂蜜的时间。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A组的作用是_________,容器中放入15只蚂蚁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组 别 最初靠近蜂蜜的时间
A(蜂蜜) 第2分钟
B(蜂蜜+薄荷汁) 第10分钟
C(蜂蜜+柠檬汁) 第20分钟
D(蜂蜜+青椒汁) 第24分钟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对蚂蚁的驱除效果相同吗
(植物)汁液
作对照
减少偶然性
(3)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可推测这些植物驱蚁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连)。
(5)该实验之所以成功,是利用了蚂蚁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蚂蚁是通过_______进行交流的。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不同植物对蚂蚁的驱除效果不同
青椒>柠檬>薄荷
气味
社群行为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