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天净沙·秋思
散曲:元代新诗体,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类。源于宋金之际,元代大盛。代表作家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
《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散曲,是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新课导入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
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
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
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
图,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
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
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新课讲解
天净沙 秋思
诗题意思:写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
天净沙:
词牌名。
秋思:
曲 题目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句意: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流水人家
人家:农家。
句意: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农家。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句意: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天涯:天边,远离家乡的地方。
句意: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流浪。
你能试着把它改写成一篇小短文吗?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的溪水边住着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中走着一匹瘦马。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
课堂练习
烘托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连乌鸦都回窝了,自己却有家不能回。衬托主人公在西风古道上的奔波之苦。
1.首句:写“枯藤 老树 昏鸦”意图何在?
重点解析
引起游子对“家”的思念之情。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三种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
2.写“小桥 流水 人家”作用何在?
烘托游子离家远行的凄凉。
3.写“古道 西风 瘦马”作用何在?
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秋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他骑着孤独的瘦马,独自走在羊肠古道上。此句是写路途,更是写人生,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心。
点明时间;更点明全曲的主旨。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有什么作用?
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写 景
抒 情
烘托
思乡
苍凉
荒凉
恬静
断肠
对比反衬
课堂小结
1.点明本曲主旨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描写景物渲染最悲凉气氛的句子是: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课堂作业
3.出自本曲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人家
4.描写一幅乡村风光的语句是: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