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7-11 21:5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与理解
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 A. 100mm以外   B. 50mm以内   C. 略大于50mm   D. 恰为50mm
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下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 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 使烛焰位于b点时,成缩小的实像 D. 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 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右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 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C. 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 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
右图示,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 A. 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 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 该把B向外 拉,增加A、B间的距离 C. 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窗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 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窗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f<2cm B. 2cm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9、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在屏上恰好能成一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用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这时屏上的像会: ( )
A.只存在下半部分; B.只存在上半部分;
C.消失; D.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稍暗些。
10、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 ( )
A.一定相交于一点 B.一定会聚于焦点
C.一定靠拢但不一定相交 D.一定发散
11、下列光学器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潜望镜
12、凸透镜焦距为f,当物体从2.5f处移到1.5f的过程中,所成的像:( )
A.逐渐增大,且比物大 B.逐渐减小,且比物大
C.逐渐变大,先比物小,后比物大 D.逐渐变大,且比物小
13、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将透镜分割成相等的两个半块透镜,并将它们的上下位置对换,其他均不变,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 )
A.不能成像 B.能成两个大小与原来相等的实像
C.因分割后的透镜相当于一块凹透镜,故不成实像
D.能成两个大小是原来一半的实像
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应 一些;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暗箱)应 些.
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应放在 以内;看到的像是 、 、 ;并且邮票和像在放大镜的 侧。(填“同一”或“两”).
物体沿着主光轴向凸透镜靠拢,当物体进入 之内时,在光屏上,再也找不到物体成的像.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点亮的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上.
物体从焦点处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的像越来越 ,像到凸透镜距离越来越 .
如右图所示中,矫正远视眼的是图 ·
20、在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下,实像总是???? 立的,实像和物总是分居在透镜的???? 侧;虚像总是?????? 立的,虚像和物总是在透镜头的???????? 侧。
2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照相时,调节镜头位置,使暗箱底部胶片上得到一个????? 立的像,比实物?????? 。
22、幻灯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放映时,应把幻灯片放在离镜头??????? 的位置上,跟幻灯片相比较,屏幕上形成一个???? 、????? 的????? 像.
体验与探究
23、作图
(1).在下图中画出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下图中,AO为入射光线,OB是经镜子后射出的光线,就下列三种情况,在O点用作图法填入三个适当而且不同的镜子。
一个透镜,不准用手摸它的表面,怎样用最简单易行的两种方法断它是不是凸透镜?
有阳光的情况下,给你一张纸和一把刻度尺,如何粗略地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为了 。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 、 ,利用此原理制成了 。
为了防盗,许多居民在门上装上了“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而屋外的人则不能看清屋内的人。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家中防盗门上的“猫眼”实际是什么?它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小宇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她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
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
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所运用的一种主要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答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认识与理解
1、C 2、D 3、B 4、A 5、A 6、D 7、C 8、A 9、D 10、C 11、C 12、C 13、C 14、近.远15、1倍焦距.正立.放大.虚像.同一16、1倍焦距17、焦点18、小.大19、甲20、倒.两.正.同.21、凸.倒.小22、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实
二、体验与探究
23、略24、看它们对光线的作用或看它们能不能成实像.
25、让透镜正对太阳光,在纸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然后用刻度尺测出焦距.
26、同一高度.让像成在光屏上,能够更好地进行物与像的比较观察.10.倒立放大实.幻灯机
27、提示: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