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暑期科学培优测试6《物质的构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D
C
C
B
B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B
C
C
D
A
B
C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4分)
21、水 水 水 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分子间有空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分子间存在斥力
28、低于 空隙
29、85.6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30、甲 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1、扩散 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 能更好地证明气体发生了扩散 温度越高气体扩散越快
32、C 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大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领先一步:新初一暑期科学培优测试6《物质的构成》
温馨提示:凡是在21世纪教育网购买的本编写组的正版资料,如有疑难问题,均可QQ(1617369420)咨询。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词语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现象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花香四溢 B.漫天沙尘 C.落叶纷飞 D.细雨绵绵
2、如图,图①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②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③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④表示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3、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会变小,这个实验说明(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分子间有间隙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
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分子 D、自然界中有很多种分子
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空气容易被压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
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间隔很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7、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水的温度是0℃,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B、这叫扩散现象,它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一定温度的时候
D、红墨水可以扩散到清水中,但清水不会扩散到红墨水中去
8、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物体不断地分割下去,都可以得到同一种微粒---分子
B、分子是一种比细胞更小的微粒,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水结冰后,分子就停止运动了
D、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能将空气压入车胎内,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C、分子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10、“热胀冷缩”现象描述的是物体( )
A、温度高时,分子间隙大 B、温度高时,分子体积大
C、温度低时,分子间隙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一只充满氢气的气球经过几小时后,体积会变小,原因是( )
A、氢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氢气分子的体积减小
C、氢气分子穿过气球壁粒子间的空隙而逃逸
D、氢气被压缩了
12、美国有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在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片。焊接专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圣迪亚实验室的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在钢罐内与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冰冻管,使水结冰,冷冻后铝膜就与钢罐接牢了。使铝片与钢罐接牢的原因是( )
A、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焊牢了
B、水结冰把它们冻牢了
C、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产生较大的压力使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粘牢了
1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离最小的是( )
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视具体物质判断
14、冰变成水以后体积会变小,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小 B.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了
C.水分子变成别的物质分子 D.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1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A.白酒的瓶盖一开,酒气四溢;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一般物质的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 )
A.10-8m B.10-9m C.10-10m D.10-11m
17、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如图所示的单分子油膜,可估测分子大小.用该方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需要测量油酸的( )
A.质量和分子个数 B.体积和分子个数
C.质量和体积 D.体积和油膜面积
18、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由引力和斥力两部分组成,则( )
A.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引力总是大于斥力,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分子之间距离越小,引力越小,斥力越大D.分子之间距离越小,引力越大,斥力越小
19、下列关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或斥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块铅块压紧后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
C.一般固体、液体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拉断绳子需要一定的拉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20、如图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二、简答题(21~24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21、水是由_________分子构成的,冰是由_________分子构成的,水蒸气是由__________分子构成的。这说明水,冰,水蒸气属于_________种物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运用分子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受压体积缩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缩固体很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3、从市场买回来的咸鱼太咸,有人说只要把咸鱼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就会淡些。你认为可能吗? 。这一做法的根据是什么?
24、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气体比液体和固体更容易被压缩,这说明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大的是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最大的是
25、“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宋代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一句诗,对于前半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 加快,说明周边的气温突然
26、小明有一次打开了很久没用过的铅笔盒,看到有一块橡皮和一支绿色的铅笔粘在了一起,把橡皮切开后,发现里面也有一部分变成了绿色。请你从微观角度分析一下:橡皮里面变成绿色是_______现象;为什么在天气热的时候容易看到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看到________________;将方形蔗糖碾碎,再用放大镜观察,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碾碎后的蔗糖放入水中,用放大镜观察糖水,发现蔗糖粉末_________,你认为蔗糖消失了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看不到蔗糖了?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8、(1)玻璃管内注入清水,(近一半),再沿管壁缓缓注入酒精,使酒精液面到达标记的位置。
(2)用手指封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观察此时混合液上表面的位置 原先所标的液面位置。
实验结论: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 。
29、经科学家分析测定,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它的直径约为10-10米,如:氧分子的直径为3×10-10米。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厘米3的气体中含有2.7×109个气体分子,这么多的分子到底是多少呢?打个比方,如果你将1厘米3的气体装入一个盒中,盒上开个小孔,使每秒种有一个分子从盒里跑出来,要让所有分子跑完的话,大约需要 年!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30、科学老师准备了3份50毫升的黄豆、3份50毫升的大米和三只容积都是95毫升的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在分别给甲、乙、丙三位同学黄豆、大米各一份,瓶各一只,要求三位同学,用尽快的速度在瓶子中装下这些黄豆和大米,三位同学想了一下各自设计了一个方案,然后老师要三位同学同时实验。三位同学的设计分别如下:
甲同学先将50毫升大米倒入瓶内,然后往瓶内加黄豆,一边加一边振荡。
乙同学先将约一半的黄豆倒入瓶内,然后加约一半的大米振荡,再倒入余下的黄豆,再加大米,一边加一边振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丙同学先将黄豆全部倒入瓶内,然后加大米,一边加一边振荡。
请你预测一下,三位同学中达不到老师要求的是 同学,速度较快的是 同学。
31、你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或想到的其他问题: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乙).这是 现象,它说明气体分子 .在实验时,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面的目的是 .在气温高的夏天比气温低的冬天做实验时更快看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原因是温度越高
32、刘方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后,知道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为:
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B、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那么你看到这里时,请提出你的猜想.刘方可能是要验证上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填序号).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