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学题目 (教科书名称及章节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程类型与课时安排 新授课/1课时
课标要求与分析 本节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为“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具体来看,课标中的行为动词“说明”,要求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了解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还能够分析案例或现实生活中有关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问题。“结合实例”对于分析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来说非常重要,服务业贴近学生生活,选取乡土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服务业内涵以及分析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是十分有利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生活情境入手选择适合的案例归纳总结各种区位因素,使学生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分析服务业区位因素的方法,加强对地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或区域综合的理解,落实综合思维素养的培育。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案例入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学习逻辑。“服务业区位因素”是认知内容,区位因素是指影响服务业分布的因素,将区位因素分析与具体区域的区位条件相结合,有助于理解服务业区位因素的时空变化规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主要由两个部分的知识组成,即服务业区位因素、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本节处于“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工业区位因素及变化”之后,承接了前面关于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变化等相关知识在服务业中的学习。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而服务业是在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的产业。因此,三节内容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前两节是第三节的基础。本章以农业、工业、服务业的顺序来安排学习,知识的逻辑性强,有助于学生学习逻辑和教师教学逻辑的构建。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高一第一学期自然地理知识的积累为本学期学习人文地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且通过工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步骤。同时,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区位、区位因素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具有一定的分析区位因素影响产业布局的能力。对于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服务业相较于其他产业,更贴近生活,学生接触较多,但服务业为教材新增内容,也并未提及前期的学习中有所提及,因此学生对服务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更深入地分析。同时,服务业种类多、特点复杂,在区位选择方面更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要求更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历,了解服务业的概念,列举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综合思维) 2、结合实际生活中服务业的布局案例,说出商业性服务业的分布特征,分析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掌握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利用相关资料,分析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综合思维) 4、通过小组合作,使用电子地图并结合实地调查,增强对家乡的认识,总结家乡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人地关系问题,并完成促进家乡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实践报告。(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服务业的分类;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难点 借助案例分析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新课导入 PPT展示各大生活服务软件图标。 教师:以上这些图标大家都熟悉吧?以前,人们都是在实体店购物。如今,人们还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网上购物、支付,并可以在家里坐等世界各地的产品送上门来。那大家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产业吗? 思考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课堂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学习逻辑和认知逻辑 2min
环节一:服务业概念及类型 提问:以上这些,同学们了解的服务业还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总结服务业概念,介绍一、二、三产业主要类型。 结合学生回答,总结服务业的分类:服务业分为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 强调:非商业性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社会公平为原则;商业性服务业主要以盈利为目的。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的服务业。 了解服务业的概念及分类。 笔记。 学生对服务业分类有全面的了解和 认知,可为后面区位因素的学习做铺垫,体现了对 学生知识逻辑的构建。 6min
环节二:服务业区位因素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影响农业、工业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教师归纳:任何区位分析一定要从其目的出发。 介绍非商业性服务业的布局,着眼社会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提问:结合工业、农业区位因素,思考商业性服务业区位因素有哪些? 教师板书,展示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介绍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但对某些服务业部门来说,自然因素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例如:旅游业。 列举工业、农业主要的区位因素。 列举服务业主要区位因素。 笔记 让学生回忆农业和工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区位条件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逻辑,搭建符合学情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体现教学逻辑。 8min
活学活用,案例分析 转承: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和影响农业、工业的区位因素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我们通过接下来的案例分析来感受一下。 PPT展示物流信息截图,以教师天猫618购物为例,构建真实情境。 活动一:包裹的“客栈”一一物流园分拣中心 PPT展示图文材料。 任务:①请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城发恼包物流园的区位因素。②城发恼包物流园内不同快递公司集中分布,请分析这种布局的主要优势。 教师完善补充,展示答案。 活动二:包裹的“客栈”——小区快递门店 PPT展示图文材料。 任务:结合材料分析,在图中的A、B、C三处最有可能布局便利店的是 ,并说明理由。 活动三:包裹在“客栈”的时间变短 PPT展示顺丰公司材料。 任务:结合材料分析,思考在未来物流业的布局中更看重哪些区位因素。 教师总结:服务业区位因素中科技、通信、网络、人才等因素地位不断上升。 结合材料,思考讨论,形成书面结论,投影展示。 直接以活动的方式学习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分析,针对学生知 识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进行训练。 运用学生熟悉的案例,有助于他们学会分析影响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培养其从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min
环节三: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介绍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表现: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传统服务业不断改造升级。 PPT展示相关案例图文材料。 强调网络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总结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了解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使学生对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同时也能理解未来服务业发展的方向,树立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崇高理想。 5min
课堂小结 展示本节课主要内容思维导图。 例题训练。 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 4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