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201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教学数对的初步认识,主要是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的经验上升到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与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知识视野,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发展学生学会学习乐学善学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教学难点:
灵活、正确地运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游戏
摸耳游戏
台上两位同学和全班同学相向而站,师发指令: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用你的左手摸右耳,用你的右手摸左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台上同学和台下同学动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设计意图:课前热身,复习左右方位,并让学生感知所处方位不同,方向是不一样的,为接下来的确定第几列时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要从左往右数作铺垫。】
二、设境置疑,产生需要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老师观察到有一位同学做得又快又好,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师:老师给你们一则信息,看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谁。
他坐在第( )排第( )个位置,你知道他是谁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请不同答案的学生分别说说。
师:为什么同一个位置大家猜的结果不一样呢?
师:也就是说大家确定位置的规则不同。(师板书:规则)如果我们统一规则呢?
师:看来,规则很重要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规则入手,研究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生利用已有经验来找第几排第几个,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设置矛盾冲突,已有的知识经验已经不能满足此时表达的需求,引出学习确定位置规则的必要性。】
三、探究新知(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1.从实际情景教室座位开始认识列与行。
师:从我们平时积累的经验出发,你能说说竖排和横排分别在哪呢?
指名让学生说并在教室里比划比划。
师:数学家们把这样的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往后数。这一竖排是第1列,往右依次是第2列、第3列……,最前面这一横排是第1行,往后依次是第2行、第3行……师带领学生在教室里用手比划一下数列和行。
相机板书:
规 则
列(竖排): 左----右
行(横排): 前----后
2.实际情境抽象为图片,结合课件,帮助生理解“列”和“行”的知识。
师:刚才是在教室的实际情境里,老师把班级里的座位照成了图片,你们还能找到列和行吗?分别从哪开始数,生说比划,师课件演示(ppt出示,引导生认识列与行)
现在利用规则根据图中老师说的话(小红坐在第1列第1行,小军坐在第5列第3行),试一试能否找到小红的位置。生说并在课件上比划。师课件演示,列与行的相交点就是小红。
那小军的位置呢?谁能像老师这样找一找?
3.再从座位图抽象为圆点平面图。
师:如果我用圈点来表示这里的每一位同学,利用这些规则,你还能找到小红和小军的位置吗?(出示圆圈图)谁来试试? 生指,师ppt出示。
这里还有三位同学小蓝、小黄和小绿,你们能说出他们的位置吗?
生说位置,师用文字记录前两个位置。
师:(剩下最后一个点不写):你们已经说得很慢了,但是像这样写老师还是跟不上你们的速度。我们的数学表达讲究的是简洁与准确,因此数学家在记录像这样第7列第5行的位置时,发明了一种好的、简洁的表达与记录方法,大家想知道吗?那么请大家拿出自主学习单,看看数学家们是怎样记录与表达的。
【设计意图:让生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平面图中几个学生位置,可诱发学生用更简洁明了的方法描述位置的心理需求,数对这一新知识点采用自主学习单学生自学,师检验的方式进行,充分体现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此环节诣在发展学生学会学习乐学善学的核心素养】
4.检验学生自学效果。
(1)写法。让生板书在黑板上。
(2)读法。指明学生读。
(3)意义。让生说说数对(7,5)中的7和5各表示什么含义。
5.瞬时练习。
师:你能用刚学的数对写出其他几位同学的位置吗?生在练习纸上试写。并请1位同学板书于黑板上。小红(1,1),小蓝(2,4),小军(5,3),小绿(6,1)。
师:同意吗?你能说说这些数对表示的意思吗?
师:(指着小红的位置):这里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6.为了方便记忆,老师这还编了一句顺口溜:
课件出示:列在前,行在后,括号在左右,中间还有个小逗逗。
四、练习巩固
1.游戏---找字比赛
课件出示方格图,如下,根据数对找出相对应的汉字,让学生分组并在小组内合作比赛完成。
第一组:我爱毕节
第二组:我爱中国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美丽富饶,孕育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我们的家乡毕节是花的世界,鸟的天堂,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设计意图:不同梯度的练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利用找字游戏不仅对数对知识得以巩固,用这一契机还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德育教育。】
2.比较同一列与同一行的数据特点。
师:课件出示请第6列的同学站起来。
Ppt出示:
(6,1)(6,2)(6,3)(6,4)(6,5)(6,6)……
(相机:从这些数对中你能发现什么?引出: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说明他们都是同一列的数)
下面老师再给大家一些数对,请位置是这些数对的同学站起来,看谁反应快。
(1,2)(2,2)(3,2)(4,2)(5,2)(6,2)(7,2)(8,2)
师:这一组数对跟刚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呢? 师:要想让同一行的同学站起来,数对中的哪一个数必须相同?
再次提升,师出示数对(3,□),让这个数对所表示位置的同学挥挥手,并让生说理由,让生说一个能让一行同学站起来的数对。
3.捉迷藏
有小强,小刚,小芳三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小芳藏在(5,6)的位置,小刚藏在(3,4)的位置,小强得意地说:“我跟小芳是一列的,跟小刚是一行的,你能猜出我藏在哪吗?能用数对表示出来吗?
五、总结拓展。
1. 这节课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还有哪里不太明白?
2.师:数对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游戏中,在我们生活的很多地方也可以用到数对,大家一起来看看数对在生活中的运用吧!课件播放视频。
《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只有这些吗?课后收集明天交流。
【设计意图:课后拓展不是给本节课画上句号,而是添加问好,让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延续到课外】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规 则
列(竖排): 左----右
行(横排): 前----后
第7列 第5行
↓ ↓
数对 (7 , 5)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