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4
精巧点拨
03
课前预习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
1.位置与分布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5)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6)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__________部沿海地区,是由_________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周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中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分是__________,属_______________气候。
3.珠江三角洲区域是由珠江沿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是中国__________的先行区。
南
珠江
珠三角
丘陵
山地
平原
亚热带季风
广州
深圳
佛山
珠海
东莞
中山
惠州
江门
肇庆
改革开放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__________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5.__________为广东省的行政中心,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是著名的__________乡,是中国重要的__________基地。
外向
广州
侨
工业
6.__________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__________中心、__________中心、_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地。
7.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产业升级,强调区域创新,注重加强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深圳
金融
商贸
信息
高新技术产业
香港
澳门
精巧点拨
1.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海陆交通便利;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大量华侨的投资;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享有国家优惠的发展政策。
2.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特色:外向型经济(即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产品经加工后出口至世界各地)。
同步训练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图7-3-1,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
B. 甲是澳门特别区
C. 南临南海
D. 乙是广州市
知识点①: 优越的地理位置
夯实基础
B
2. 穿过珠江三角洲区域的重要纬线(图中虚线)是( )
A. 南回归线 B. 北回归线 C. 南极圈 D. 北极圈
3. 珠江三角洲区域最重要的河流是珠江。下列对于珠江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位于季风气候区,流量较大
B. 流域内雨季较长,汛期长
C. 位于低纬度地区,有较短结冰期
D. 与珠江上游山区相比,珠江在入海口处流速较慢
B
C
4.珠江三角洲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岭南特色建筑——“骑楼”(图7-3-2)。它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骑楼的设计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 )
A. 夏季炎热干燥
B. 夏季高温多雨
C. 终年寒冷干燥
D. 全年高温多雨
B
5.连接珠江三角洲与北京的铁路干线是( )
A. 京广线与京沪线 B. 京九线与京沪线
C. 京广线与京九线 D. 京九线与焦柳线
C
6.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主要经济类型是( )
A. 农业经济 B. 内向型经济
C. “进口—加工—出口” D. 外向型经济
知识点②: 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D
读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对比表(表7-3-1),完成7~8题。
7.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其产业发展的变化是( )
A. 产业发展的科技力量加强
B. 产品单一、市场范围缩小
C. 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增加
D. 产品价格提升,利润降低
地区 原有优势产业 现有优势产业
香港 金融、贸易、房地产、运输等 金融、物流、贸易、旅游等
珠江三角洲 区域 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玩具制造、造纸及纸制品、食品饮料等 金融、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
A
表7-3-1
8.为促进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共同发展,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制造业
B. 发挥香港劳动力廉价的优势
C. 占用耕地,拓展城市规模
D. 发展交通,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D
珠江口及其两翼区域是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科技创新是该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据此读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主要工业构成饼状图(图7-3-3),完成9~10题。
9.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比重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 )
A. 农产品加工业 B. 纺织工业
C. 电子电器工业 D. 机械制造工业
C
10. 促进本地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
A. 能源 B. 交通 C. 人才 D. 市场
11.广州发展国际商贸的有利因素包括( )
①人才储备充足 ②邻近港澳,便于引进外资 ③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④水、陆、空交通便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B
12.深圳拥有一大批电子信息类企业,各企业研发投入高,这反映了深圳是中国的( )
A. 金融中心 B. 国际交往中心
C. 商贸中心 D. 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D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30年将粤港澳大湾区建
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
创新中心。据此读图7-3-4,完
成13~15题。
13.下列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产业以博彩、旅游及服务业等为主
B. 该地区地狭人稠,但自然资源丰富
C. 该地区以高原为主,热带季风气候
D.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与江西省相邻
A
14.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将实现粤港澳三地互利互补、协同发展。与祖国内地相比,香港的突出优势有( )
①充足的资金 ②丰富的自然资源 ③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④低廉的厂房、能源和劳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C
15. 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据此推测目前广州、深圳应当( )
A. 强化港口建设,重点发展转口贸易
B. 提升创新型产业占经济结构的比重
C. 重点发展造船、汽车等基础工业
D. 以香港为标准,打造国际级金融中心
B
16.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图7-3-5),完成下列问题。
(1)粤港澳大湾区位于__________
省的中南部,南临__________海,
该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能力提升
广东
南
广州
(2)粤港澳大湾区内有我国汛期最长的__________(河流)流经。
(3)图中①是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
②是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
(4)列举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的两个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珠江
香港
澳门
海陆空交通便捷
劳动力充足
(5)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城镇化发展迅速可能带来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该湾区包括被誉为全球“硬件硅谷”的深圳,深圳成为“硬件硅谷”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交通便利 B. 环境优美
C. 科技力量雄厚 D. 劳动力丰富
耕地被占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C
素养提升
材料一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的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它是与美国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的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推动粵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材料二 世界四大湾区分布示意图(图7-3-6)和粤港澳大湾区位置示意图(图7-3-7)。
对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条件,分析欧洲西部没有形成大湾区的原因。
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发展比较均衡,协作需求不大;国土面积小,语言、文化差异明显,不利于协作;缺少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