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测试卷习题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测试卷习题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13 08:1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6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人生长发育的起点是( )
A. 卵细胞 B. 胚胎 C. 受精卵 D. 生殖细胞
2.在人类的正常生殖过程中,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 卵巢和子宫 B. 子宫和卵巢
C. 输卵管和子宫 D. 阴道和子宫
C
C
3. 右图表示女性生殖系统简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卵细胞是在①中产生的
B. 精子在②处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C. 怀孕是指胚胎植入③的过程
D. 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与③分泌的雌
性激素有关
D
4. 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胚盘
B.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C. 婴儿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D. 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出现第一性征
B
5.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B. 男孩在青春期的偶尔遗精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C. 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征
D.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引起这种变化的器官是子宫
C
6. 一些成语中包含有丰富的生物事实,下列成语,描述昆虫生殖现象的是( )
A. 破茧成蝶 B. 蜻蜓点水
C. 金蝉脱壳 D. 作茧自缚
7. 下列动物中,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的有( )
①蜜蜂 ②蟋蟀 ③蚊 ④蝇 ⑤蝉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⑤
B
A
8. 中国素有“丝国”之称,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的国家。下列对家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要提高蚕丝产量,应该延长蛹期
B. 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
C. 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 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时期
A
9. 蝉是一种昆虫,“金蝉脱壳”后的蝉处于发育过程的什么阶段?( )
A. 蛹 B. 成虫 C. 幼虫 D. 若虫
10. 利用蜕皮激素(加快昆虫蜕皮速度的化学物质)能减少菜粉蝶对蔬菜的危害,其原理是( )
A. 破坏它的取食器官 B. 缩短幼虫时期
C. 缩短蛹期 D. 缩短成虫期
B
B
11. 下列关于生物个体发育的叙述,哪些是家蚕和青蛙都具备的特点?( )
①发育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②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③幼体和成体有很大的差异 ④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C
12. 下列关于青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抱对进行体内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
B. 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蛙、成蛙3个阶段
C. 其成体与家兔类似,能够适应干燥的陆地环境
D. 雄蛙能鸣叫,招引雌蛙来抱对、产卵
D
13.右图为鸟卵的结构模式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鸟的胚胎发育是从⑥开始的
B. ③能保护卵的内部结构
C. ⑧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D. 鸟卵离开母体即停止发育的原
因是外界温度太低
C
14.下列有关生物生殖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嫁接、扦插、压条属于无性生殖
B. 鸟卵的胎盘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
C. 青蛙的受精过程在体内完成,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D. 家蚕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发育为不完全变态
A
15. 下列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小块种植时,每块都能长成新个体
B. 采用嫁接方式可在一棵桃树上结出不同品种的桃
C. 利用扦插方式可使一株白色菊花开出各色花朵
D. 植物的无性生殖有利于植物的变异和进化
B
1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界的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植物是如何生殖的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将蒜瓣插进土里,一段时间后,会长出小蒜苗,该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B. “无心插柳柳成荫”中描述的柳树的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
C. 为了保持植物的某些优良遗传特性,我们常用有性繁殖的方法来繁殖后代
D. 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树,所结果实兼具黑枣和柿子的特征
B
17. 生物的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 )
A. 同一性状的同一表现形式 B.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C. 不同性状的同一表现形式 D. 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18.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B. 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
C. 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D. 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
B
C
19. 学习了遗传的知识后,4个同学对基因和性状的关系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甲、乙、丙、丁4个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基因相同,性状一定相同。” ②乙同学:“基因和环境都能影响性状。” ③丙同学:“基因和性状之间关系不大。” ④丁同学:“性状相同,基因一定相同。”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B
20.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变异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
B. 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的类型,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C. 色盲属于遗传病,而夜盲症不属于遗传病
D. 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隐性性状
D
21. 下列关于人体生殖和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禁止近亲结婚是降低人类遗传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B. 女性体细胞中只含有X一种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含有X、Y两种染色体
C. 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D. 人的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
B
22. 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都是适应环境的
B. 杂交育种引起的变异一定是有利变异
C. 有变异就不会有生物的进化
D. 玉米的白化病变异是可遗传变异、不利变异
D
23.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女性的卵细胞里染色体组成是11对+X
B. 人的体细胞中有46个基因
C. 只有生殖细胞才具有性染色体
D. 正常男人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他的母亲
D
24. 根据生物的遗传变异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明父亲的所有配子都含有致病的白化病基因
B. 从图乙可推论出能卷舌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C. 图丙中同一株A水毛茛水面上下的叶片表现型不同,说明基因型也不同
D. 放射科医生皮肤细胞中的基因改变后不能遗传给后代
B
25. 右图是某同学学习遗传的物质基础后发现的一幅图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染色体、蛋白质和DNA
B. DNA是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C. 一条染色体应该含有2个DNA分子
D. 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蛋白质,
蛋白质不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C
26. 男孩子小明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只要一个Y染色体就可以决定性别
B. 他的母亲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妹妹
C. 在孩子出生前烧香求医,有可能改变孩子的性别
D. 他的细胞中的Y染色体只能来自他的父亲
D
27. 正常情况下,下列人体的细胞中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是( )
A. 男性的体细胞 B. 卵细胞 C. 女性的体细胞 D. 精子
28.下列变异中,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 )
A. 高产抗倒伏小麦
B. 较正常辣椒大许多倍的太空椒
C. 水肥充足的地里长出的大花生
D. 转基因超级鼠
D
C
29. 提倡优生优育是我国人口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优生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 婴儿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C. 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 一个人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不一定患有遗传病
B
30.下列婚育方式中,违反婚姻法和优生原理的是( )
A. 同龄结婚 B. 同姓结婚
C. 近邻结婚 D. 近亲结婚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4小题,共40分)
31. 读图理解(10分)
下列各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A、B、C所示的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在由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其中A、B又不尽相同,B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
(2)图D、E显示的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尤其是后者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
卵生
胎生
(3)对比图A、B、C、D、E和F的生殖方式,图F属于_________生殖,图F所示生殖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紧密结合。
(4)图F中若把基因型为Aa的白花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aa的红花枝条上,嫁接枝条成活后开红花的概率是_________。人工将该枝条上花药中的花粉授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则形成的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_________。
无性
形成层
0
25%
32.资料分析(10分)
小麦麦穗的有芒与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为小麦3个不同杂交组合及后代性状表现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组 号 杂交组合类型 后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有 芒 无 芒
1 有芒与有芒 2 400 0
2 有芒与无芒 1 200 1 200
3 无芒与无芒 600 1 800
(1)分析比较表中杂交组合及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得出_________是显性性状,其原因是在杂交组合_________(填组号)中,后代出现了_________性状。
(2)杂交组合第1组中有芒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第2组后代性状中有芒和无芒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无芒
3
有芒
aa
aa
Aa
(3)在第3组后代的无芒中,基因组成为Aa的植株理论上应有_________株。如果杂交组合第1组的有芒与第2组的无芒进行杂交,则后代中出现有芒的可能性为_________。
(4)如果第2组后代中的无芒进行自交(自花传粉),产生的第三代表现出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其中无芒性状占总数的_________。
1 200
50%
无芒和有芒
75%
33.实验探究(10分)
某班同学用围棋子作材料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问题。探究过程如下:
①甲袋中装入10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混合装入白色、黑色围棋子各50粒;②每次从甲、乙两袋分别随机摸出1粒围棋子进行组合,1粒黑子1粒白子的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组合用B表示,每个小组组合20次;③统计全班5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黑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________,将甲、乙两袋中的棋子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_________过程。
(2)A、B模拟的细胞是_________;组合A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别为_________,其性染色体为_________。
组合方式 组 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A 12 8 11 13 9
B 8 12 9 7 11
精子
受精
受精卵
男孩
XY
(3)每次取出的围棋子应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班同学根据所得到的数据处理结果是男女比例为________,而理论上,男女性别比应为_________。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将摸出的棋子再放回袋子
53∶47
1∶1
样本少,偶然性大,误差大
34. (综合应用)(10分)
圣女果是从我国台湾地区引进的一种热带水果,果皮有红色也有黄色,食用与观赏两全其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按果色分:粉果、红果、黄果等,这些性状在遗传学上叫___________。
(2)圣女果是人们喜欢的蔬果之一,酸甜可口的汁液来自果肉细胞中的_________,其果实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_。要想同一株圣女果上既结红色又结黄色的果实,最快的方法是_________。
相对性状
液泡
器官
嫁接
(3)在长出美味的圣女果之前,植株必须要经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阶段,某同学将纯种黄色圣女果授以纯种红色圣女果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圣女果的颜色是_________。
(4)番茄果实颜色的基因用H和h表示。将2株红果番茄进行杂交,共收集种子1 204粒并种植,子代出现了部分黄果番茄,则子代红果番茄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黄果番茄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理论上子代中共有黄果番茄_________粒。
传粉
受精
黄色
HH和Hh
hh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