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文档属性

名称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12 11:0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寻找解读文章的支点
——以《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为例
作者:徐 健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教学《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时,我是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寻找“撬动”课文的支点的。
一找思考的切入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学生易于把握,特别是在文末已经用一句话揭示了寓言的寓意: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故学生在学习该寓言时,总不免有“我已经懂了”的几许得意。为此,在教学中,我从标题入手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思考点。
师:文章的标题是“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请从人物的身份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生1:从课文注释可知,赫耳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雕像者是人世间从事雕像和贩卖雕像的商人。他们之间好像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生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个是神界的神,一个是凡界的商人,他们是两个不同世界的神和人,况且赫耳墨斯也未能真正履行庇护神的义务,因为从下文中可知,雕像者的生意并不兴隆。
生3: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在神界高高在上的赫耳墨斯虽然拥有神使和商人庇护神的荣誉,但他并不了解人世间的情况,因为文章开篇就指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准确,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层:一是两人的身份不同;二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三是赫耳墨斯未给雕像者带来庇护,上天赋予赫耳墨斯与雕像者间的庇护和被庇护的关系并不存在。既然“关系”是相互的,那么赫耳墨斯化作凡人到人间雕像者那儿了解他受到多大的尊重,其结果只能是“尴尬”。
二找分析的深入点。
赫耳墨斯有“神”的期望:渴望得到凡人的尊重。雕像者有“商人”的需求:渴望卖掉物品挣钱。尽管赫耳墨斯找雕像者了解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的对象搞错了,但他仍带着希冀来到人间。那么赫耳墨斯为什么要化作“凡人”到人间?
生1:赫耳墨斯化作凡人,可以去掉“神”的符号特征,掩盖其令人敬威的身份。
生2:赫耳墨斯化作凡人后,他可以以身份上的“形式平等”与雕像者进行交流。
师:看来赫耳墨斯化作凡人,其目的是隐瞒身份,掩藏目的,颇有“微服私访”的意味,以便能获得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的“真实性”。
赫耳墨斯到人间的真正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而他是通过什么手段来了解的?
生3:到雕像店“买像”。赫耳墨斯想通过雕像价钱的大小来衡量受尊重的高低。
师:当赫耳墨斯得知天神宙斯像价值不过“一个银元”后,他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对赫耳墨斯的这个“笑”,同学们是如何理解的?
生4:似乎在笑宙斯像价值太低!赫耳墨斯微露得意之形。
生5:我不认为赫耳墨斯是在笑宙斯像价值太低。而是在得知天神宙斯像价值不过“一个银元”后,用“笑”来体现他的亲和,以便为自己雕像的期望价营造一个友善的氛围。
生6:我认为这里的“笑”,既有赫耳墨斯得知天神宙斯像价值不过“一个银元”后的一丝嘲笑,也有赫耳墨斯竭尽全力显示自己“凡人化”后的几许“假笑”。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到位。为什么赫耳墨斯首先问宙斯像的价钱,再问赫拉像的价钱,最后问自己的像?反映出了赫耳墨斯什么样的心态?
生7:因为宙斯是天神,其价值不过“一个银元”。美丽的天后赫拉像似乎还要贵些。而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从情理上讲应该要更贵些。但雕像者的回答却令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大失所望:“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从而写出了赫耳墨斯期望值越高失望越大的“尴尬”窘态和“失望”心理。
师:请同学们结合“饶头”和“白送”的意思,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赫耳墨斯雕像的价值。
生8:一钱不值。
生9:一文不名。
师:自命不凡者一钱不值,爱慕虚荣者一文不名,同学们所用的这两个成语概括精当。
三找拓展的深化点。
赫耳墨斯想了解他在人间究竟受到多大的尊重,最终结果是令他失望的,也是必然的,寓言的文学讽刺力量就凝聚在此处。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也往往就此揭示文章的理趣,但我却从此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考。
思考一:假如雕像者的回答正如赫耳墨斯所期望的那样,能不能说明赫耳墨斯的确在人间受到尊重?
生1:对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来说,他肯定认为他在人间受到很大的尊重,他也会更加自命不凡。
生2:对缺乏自知之明的赫耳墨斯来说,他会因他的雕像价钱超过天神和天后更加妄自尊大。
生3:即使雕像者是非常尊重赫耳墨斯的,但也不能因雕像者个人的尊重来推断赫耳墨斯在人间就一定受到尊重,因为“个人”不代表“群体”,“少数”不能代表“多数”。
师:同学们的分析与赫耳墨斯的性格是非常吻合的,尤其是第三位同学的推理更指出了这个假设“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此外,老师还有一点须强调,尊重是相互的,是否受到尊重,关键是看他人对你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况且,雕像的价钱是衡量雕像者工艺水平高低的,无法真实地衡量被雕的对象受尊重程度的大小。
思考二:假如赫耳墨斯先问自己雕像的价钱,其结果会怎样?
生1:赫耳墨斯雕像的价钱不会超过,最多是等于宙斯的“一个银元”。
师:为什么是“一个银元”?
生2:对于商人来说,当你第一次问价钱时,商人总会给你一个具体的价钱,而且价钱往往会高出商品的真实价。
师:你能从商人的心理角度分析问题,很好!
生3:接着,赫耳墨斯不管是问天神宙斯还是问天后赫拉雕像的价钱,雕像者都会说:“还要贵一点。”
师:为什么雕像者都会说:“还要贵一点。”
生3:雕像者为了表明他出的第一次价是真实可信的,往往会说买者所询问的另一种商品的报价要贵些,以保证买者通过与第二种“还要贵一点”的商品的比较确信他的第一次出价是低廉的、可信的。所以,赫耳墨斯如先问自己雕像的价钱,再问其他雕像的价钱,其结果同样让他失望。
生4:照你的推理,假如赫耳墨斯第二个问自己雕像的价钱,岂不会“还要贵一点”。
生3:是的,如果赫耳墨斯第二个问的是自己雕像的价钱,他的雕像价钱肯定会贵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商人庇护神的赫耳墨斯没有在第二个问自己雕像的价钱,恰好表明赫耳墨斯没有尽到他庇护神的责任,因为他对商人的营销心理和策略缺乏了解。
师:同学们的分析很精彩。我想补充一点,这则寓言将“神”世俗化了,写出了神的“凡人”心理。应该看到,妄自尊大的赫耳墨斯尽管狂妄,但他仍感“心虚”。此外,由于在天庭中,赫耳墨斯也只不过是天神和天后的儿子,从内心世界来说,他的潜意识中也感到他的“尊贵”难以超过天神和天后,所以他来到人间后不敢先提自己雕像的价钱,这也是必然的。
思考三:赫耳墨斯听了之后,会是怎样的心情?如果让你顺着这个故事合理地往下续写的话,你会怎么写?
生1:赫耳墨斯一听勃然大怒,立刻恢复了原形。他厉声叫道:“你竟敢如此贬低我?”雕像者一见,吓坏了,结结巴巴说:“我——我,我把您的雕像送给人们,目的是让凡是买我商品的人都认识您,崇拜您!都能受到您的保佑!都能赞颂您的伟大!”赫耳墨斯一听,面露喜色地说:“你做得好,以后我会特别保佑你的。”说完,化作一股青烟走了。雕像者擦擦额头的汗,自言自语地说:“神都是喜欢听好话的。”
生2:赫耳墨斯听后心一沉,生性狡诈的他沉默了好久才说:“我只买赫耳墨斯的雕像,有多少我买多少。”雕像者忙说:“你要是全买走,批发价五百文一个。”赫耳墨斯阴沉着脸,提着一袋自己的雕像走了。走到无人处,赫耳墨斯摇身一变,变成另一模样的凡人。不一会儿,这人来到雕像店,进门就问:“有没有赫耳墨斯的雕像卖?”雕像者说:“缺货。”这人又说:“不管什么价钱,我都想买一只!”雕像者见有利可图,就说:“如果你实在想买,那就5个银元一个,先交一个银元的订金,明天来取。”付完订金,那人面露得意之色,走了。走到无人处,那人又摇身一变,变成另一模样的凡人。此人来到雕像店。“有没有赫耳墨斯的雕像卖?不管什么价钱,我都要买一只!”雕像者见又有人要买赫耳墨斯的雕像,心想:“我一晚才雕刻两个赫耳墨斯的像,这么多人想买,我为何不提个价?”于是,一块招牌挂在雕像店外,上面赫然写着:“赫耳墨斯雕像10个银元一只。”顿时,这一消息就在人群中传开了。赫耳墨斯听到了,得意洋洋地说:“谁说天下的人不尊重我啊!”各地的雕像店都竞相生产赫耳墨斯的雕像,可是买的人并不多。不久以后,赫耳墨斯又来到这家雕像店,只见雕像者正用斧头劈赫耳墨斯的雕像当烧水的柴火在烧。
师:刚才,同学们从赫耳墨斯的两个极端的情绪变化——发怒和默然角度,依据人物的个性,通过合理的想象续写了寓言。值得肯定的是,续写部分的文字与寓言的原本寓意一致,体现了寓言本来的旨归:爱慕虚荣的人永远不会得到别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