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4
精巧点拨
03
课前预习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人口分布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__________部和__________部平原地区人口多,__________业和__________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人口较为稠密。黑龙江省_______部山区人口相对稀疏。
2.__________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中
南
工
交通运输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北
满
二、城市分布
3.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__________占主要地位。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__________线、__________线、__________线沿线地区。
4.__________既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又是重要的__________枢纽,通过_____________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
5.__________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__________制造基地。__________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称。
铁路
哈大
滨洲
滨绥
哈尔滨
铁路
滨洲—滨绥
长春
汽车
沈阳
重型机械
机电
有色冶金
精巧点拨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地势平坦、自然条件好、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之一,满族是本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3.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是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城市多沿交通干线分布。哈尔滨和沈阳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同步训练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东北三省人口分
布示意图(图6-2-1),完成1~3题。
1.东北地区人口最稠密的省级行政区域
单位是( )
A. 黑龙江省
B. 吉林省
C. 辽宁省
D. 一样稠密
知识点①: 人口分布
夯实基础
C
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B. 山区人口稀少
C. 人口分布南多北少
D. 三江平原人口稠密
3.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经度因素
D
B
闯关东指旧时山东、、河北一带的人到山海关以东的地方(主要指东北地区) 谋生。据此完成4~5题。
4.当时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 )
A. 地广人稀 B. 森林资源丰富
C. 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 交通便利
A
5.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在是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适宜种春小麦,华北平原适宜种冬小麦
B. 东北平原盛产大豆,华北平原盛产花生
C. 东北平原作物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作物两年三熟
D.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都位于暖温带地区
D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收缩型城市”是指连续三年或三年以上发生人口净流失、失去活力的城市。黑龙江省鹤岗市因煤而兴,因煤而衰,被学者列为典型的“收缩型城市”。据此完成6~7题。
6. 鹤岗市常住人口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
A. 主导产业衰落 B. 生活成本高
C. 土地盲目扩张 D. 产业结构升级
7. 鹤岗市未来的发展应 ( )
A. 加大煤炭开采力度 B. 鼓励廉价劳动力回流
C. 依靠政策提高房价 D. 投入科技,繁荣经济
A
D
读图6-2-2,完成8~10题。
8.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
A. 沿矿产地分布
B. 沿河分布
C. 沿铁路线分布
D. 沿海分布
知识点②: 城市分布
C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哈尔滨位于三江平原 B. 长春位于辽河平原
C. 沈阳位于辽河平原 D. 长春位于长白山山麓
10.读图可知,下列位于京哈线与哈大线的交通枢纽是( )
A. 哈尔滨与沈阳 B. 长春与大连
C. 哈尔滨与大连 D. 沈阳与大连
C
A
11.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的魅力城市。下列关于哈尔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哈尔滨通过滨洲—滨绥线与韩国保持着广泛的联系
B. 每年1月开幕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节日
C.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D. 哈尔滨中心城区至今保留着许多欧式建筑
A
12.吉林省行政中心长春的主要职能是( )
A. 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心 B. 全国汽车工业中心
C. 全国纺织业中心 D. 全国电机制造中心
13. 大连依山傍海,风景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下列关于大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B. 是辽宁省的行政中心
C. 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 D. 位于辽东半岛南端
B
D
14.读2016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表6-2-1)和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图6-2-3),完成下列问题。
能力提升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送量/万人 0 0 0 0 15.6 42.5 72.8 110.8 135.1 156.3 156.3 156.3
表6-2-1
(1)如图所示地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东南高,西北低
自东南流向西北
(2)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__________个月。
(3)吉林省发展水运的优势是( )
A. 河湖密布 B. 水流急 C. 含沙量小 D. 夏季水量大
6
D
(4)图中可以看出吉林省的行政中心长春市分布在哪条河流支流的沿岸?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分布在松花江支流的沿岸。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水运交通便利。
(5)图中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等。
素养提升
从清朝初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地区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这是我国近代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改革开放以来,成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经济发展带动人口回流;在东北地区的山东人受到亲情、乡情的吸引而返乡。
(2)“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闯关东”的影响:有利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由于人口大量迁入,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问题突出。
“雁南飞”的影响:人口迁出缓解了东北地区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劳动力的减少,影响了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