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下册3.1仰望天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下册3.1仰望天空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13 19:0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仰望天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1课,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了解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太阳和月球对于学生很熟悉,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对于太阳和月球真实表面特征学生知之甚少。韦恩图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已经涉及到。本课主要通过完善韦恩图为主线,帮助学生梳理太阳和月球的主要表面特征和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的不同等有关信息,并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去研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关系和大小特点。
教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了解学生的前测。通过分享会的形式,让学生谈谈已经知道的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在太阳和月球的韦恩图中。第二,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照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第三,探索——展开模拟实验来探索“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为什么它们看起来一样大?”这个问题。第四,研讨——让学生小结学习到的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鼓励学生,根据已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认知基础: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中,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月相变化等方面已有所了解,但在广度和深度上理解得并不充分。
通过前测,发现大多数学生已经对太阳和月球有了以下的共同认知:
太阳 月球
相同点 圆形;在宇宙中
不同点 热、发光、白天 黑夜、冷、坑坑洼洼、不发光
部分学生已经了解得比较深入,但总体认识比较单薄、浅显。学生对一些知识仍一知半解,存在疑问:
这两个天体是恒星?卫星?行星?
2、太阳和月球真实表面分别有什么?
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是什么?
4、这两个天体是球体?圆形?……
最后,学生很少能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问题。
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宇宙的相关知识存在好奇心,探索欲十分强盛。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对太阳和月球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资料阅读,学生能了解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通过图片比较的活动,能了解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能理解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以及大小特点。
2、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能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
能利用韦恩图整理知识,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模拟实验,能了解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关系和大小特点。
3、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利用韦恩图整理知识,激发对天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星空。
能利用模拟实验收集的证据论述自己对探究问题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完善韦恩图,能意识到太阳和月球是我们生存的天体环境的一部分,对生物有重大影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分享会、比较照片和模拟实验三种方式,利用韦恩图了解太阳和月球基本特征
2、难点:利用韦恩图、图片比较、模拟实验等方式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大气球(直径为40cm)、小圆片(直径为0.1cm)
2、小组:乒乓球,一个大圆球,观察纸筒、KT板(有一条绳子在最中央)一张太阳月球特点韦恩图。
【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
1、PPT出示太阳/月球名片
提问:有一个天文馆布置给各位小天文学家一个神秘的任务——完成太阳/月球的名片,我们要完成这张名片需要哪些信息
(预设:太阳、月球的主要特点)
2、导题:也就是说我们要认识太阳和月球,那让我们今天仰望天空,看一看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两个天体——太阳和月球。
二、探究:太阳和月球表面特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出示学生共同的前测概念
引导:老师课前为每位同学下发了一张韦恩图,对太阳和月球特点做了一定的调查。这边老师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两个天体都存在以下的共同认识。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韦恩图并张贴在黑板上
引导:看来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但老师在整理时发现有些同学的观点各自是矛盾甚至模糊不清的,老师很疑惑不知道哪位同学观点更加正确,老师把这些疑惑整理了一下:
出示整理好的疑惑(发光?不发光? 球体?圆形? 恒星?行星?卫星? 洞?)
我们来帮助这些同学和老师来解决这些疑惑吧。
2、活动一:图片比较获得信息
(1)PPT:出示几组太阳和月球的图片
(2)提问:这是从地球上和太空中拍摄的几组太阳和月球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讲一讲太阳和月球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能不能解决我们刚才的一些疑惑?
(3)学生汇报
(预设1:太阳发光,月球不发光,反射太阳光)
(预设2:太阳上有黑点,月球上坑坑洼洼)
追问1:太阳上的黑点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
追问2:月球上坑坑洼洼究竟是什么?
(4)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板书已有的信息到韦恩图中并增加疑惑处的信息
疑惑
太阳 黑点?
行星?卫星?恒星? 发光?不发光? 球体?圆形?
月球 坑坑洼洼? 洞?
3、活动二:观看太阳与月球的视频获得信息
引导:其实科学家对于太阳和月球的探索不仅仅如此,还发明了很多仪器更好地观察到了月球和太阳的表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进一步认识它们。
播放视频
PPT:出示描述要求
学生进行修改韦恩图
汇报交流: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1:太阳表面能看到黑子,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追问:什么是太阳黑子?(预设: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
提问:还有什么补充的信息?
(预设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上还有月海)
(预设2:太阳表面还有太阳耀斑)
一边板书新信息到韦恩图中,一边把疑惑一栏的信息擦掉(太阳黑点?坑坑洼洼?)
4、活动三:阅读太阳和月球的补充资料卡
提问:黑板上还有一部分疑惑没有解决,除了图片、视频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信息?
(预设:查阅资料)
PPt:出示资料卡及描述要求
引导: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资料卡,并将获得的新信息用红笔描述在韦恩图上,并核对之前的信息,核对后正确的信息打钩,有误的信息打×,存在疑问的信息打?。看是否能解决我们存在的疑惑
学生修改韦恩图并请同学进行班级分享,老师一边板书并把疑惑一栏的相关信息擦掉(行星?卫星?恒星? 发光?不发光? 球体?圆形?)
(预设1:太阳是恒星,月球是卫星。)
(预设2:太阳温度高,月球表面温差大)
(预设3: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
追问1:为什么太阳是恒星?它哪一特点符合恒星的定义?
(预设:会自行发光)
追问3:球体和圆形哪个描述更符合真实的月球和太阳?
出示圆片和乒乓球
(预设:球体)
三、模拟实验:探索太阳、月球的大小不同的原因
1、出示太阳和月球图片
2、提问:回顾前测时我发现大家基本都知道太阳大,月球小,但为什么我们平常抬头看它们,觉得差不多大小呢 ?说说你们的想法?
(预设:是因为距离不同,距离越远,看起来就越小。)
追问:有没有什么生活实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预设:从远处看建筑小,从近处看建筑大)
3、提问:怎么才能证明我们的观点?
(预设:通过实验)
4、引导:我们不可能把太阳和月球请到我们教室,这时候天文学家在研究天体问题时,常常用实验材料来模拟真实不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物体,这一实验方法称为模拟实验。今天就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来进行这一实验。
5、出示:纸筒、乒乓球、大圆球
提问:你们觉得这三者分别模拟的是什么?
(预设:纸筒模拟地球上的观察者,大圆球模拟太阳,乒乓球模拟月球。)
6、引导:那接着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视频,了解一下具体的操作步骤。播放视频前,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进行观看:实验时要注意什么?需要观察什么?
7、播放实验视频
生介绍实验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
提问:实验时要注意什么?需要观察什么?
(预设1:紧靠绳子,保证纸筒、大小圆球在一条直线上)
(预设2:乒乓球和纸筒不动,大圆球动)
(预设3:观察大小圆球到乒乓球之间的距离)
PPT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8、学生实验
提问:有哪一位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实验发现?
(预设:大圆球到纸筒间的距离比小圆球到纸筒间的距离远)
追问:同学们同意吗?
追问:现在谁能解释以下为什么太阳大,月球小,但平常感觉它们觉得差不多大小呢?
(预设:太阳到地球间的距离比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远)
9、ppt出示太阳、月球距离的示意图:
10、出示正确比例的太阳和月球图片
引导:实际上我们如果把太阳和月球按比例缩小,应该是这样的。
出示直径40cm的大气球和直径0.1cm小圆片
请三位同学重复实验步骤
提问:是否看到大小圆球差不多一样大?大小圆球到纸筒间的距离有怎样的关系?
(预设:没有看到;大圆球到纸筒间的距离比小圆球到纸筒间的距离远很多)
追问:远多少?教室这个宽度大小够吗?
(预设:不够)
引导: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我们这个教室宽度都不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课来我这边拿去操场试一下看看究竟能相差多远的距离。
四、总结
1、引导: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修改一下自己的韦恩图。
2、学生根据要求修改韦恩图
3、提问: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韦恩图?可以说一说你之前知道太阳和月球的哪些信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太阳和月球的哪些新信息?
学生上台分享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都非常棒,老师其实还发现个别同学的一些疑惑还没有解决,可以先在存在疑问的信息后面打个“?”,课后自己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等途径去解决。
五、课后任务
每人制作太阳/月球名片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分享
【教学板书】
3.1 仰望天空
疑惑
太阳
月球
【教学反思】
教学主线:
探究活动进行了多次调整。第一个版本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将已知信息撰写在太阳和月球特点韦恩图上。课堂上出现一个问题——第一个环节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对于太阳和月球特点的前测认知,教学重点把握不准;第二个版本是课前进行前测并收上来,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韦恩图进行分享,请相关的同学进行分析。这边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只是举出个别同学的看法,并没有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前测进行了解并分析。最后,使用课前前测,并将学生共同的认知进行汇总,将矛盾的观点进行汇总。采用修正韦恩图为主线,利用图片比较、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卡、模拟实验四种方式逐步获取并修正原有信息,最终完善太阳和月球特点的韦恩图。根据已有的韦恩图提出新的疑问,课后去解决。
教具的改进:
在模拟实验中,教材中使用的是大小圆片来分别模拟太阳和月球。实际上太阳和月球是球体而不是圆形,所以我采用大圆球和乒乓球来进行代替。
实验中要保证大圆球和乒乓球圆心处于同一高度,为了方便学生实验,利用木棒和木块分别将观察纸筒、大圆球和乒乓球进行固定。
实验中要保证大圆球和乒乓球、纸筒三者在一条直线上,这边利用KT板,在板上固定一条绳子。
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课后访谈来看,学生能够了解很多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从课上情况来看,由于这节课几个环节特别是图片比较环节开放性强,出现一个问题——学生会回答出与本节课重点无关的答案甚至不依据图片的情况进行回答。这需要教师加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