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 型 新授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小组交流
课题 《里程表(二)》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里程”的熟悉。 2、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路程。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坐过车没? 学生:坐过。 老师:那你们有观察过,汽车的里程表嘛? 学生:没有。 老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里程吗? 学生1:不知道啊! 学生2:是汽车一天行驶的路程吗? 老师:不是。 学生3:好像是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吧? 老师:恩,是的。就是汽车从一开始到现在行驶的所有路程的总和。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下有关于汽车里程的问题。 认识“里程” 老师: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淘气记录了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同学们现在根据屏幕上面的数据来进一步认识什么是“里程”。谁来说一说? 学生1:里程表上160千米不就是星期一行驶的路程吗? 老师:星期一出发时里程数已经是35千米,回家时里程数变成了160千米,160千米到底是不是星期一行驶的里程呢?这样,我们可不可以尝试用画简图的方法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2:我知道了,用星期一当天晚上的里程表读数减去星期一出发时的里程表读数,就是160-35=125(千米),星期一当天行驶的里程应该是125千米,并不是160千米。 老师:恩,回答正确。那星期二、三、四、五汽车行驶的里程指的是什么?分别是多少呢? 学生3:用星期二晚上的里程表读数减去星期一晚上的里程表读数,算出来的结果就是星期二汽车行驶的里程,星期三、四、五汽车行驶的里程以此类推…… 老师: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用汽车当天晚上里程表读数减去前一天晚上里程表读数,算出来的就是当天汽车行驶的里程? 学生4:当然! 老师:我现在遇到了一个难题:淘气因错把星期一晚上的读数160错看成了350,用350-35=315(千米),他说315千米是汽车星期一行驶的里程,谁能帮我跟他解释一下315表示的是什么? 学生5: 350是汽车星期二晚上的里程表读数,35是星期一出发时的里程表读数,中间行驶了星期一和星期二两天,所以两者相减,算下来的应该是星期一和星期二这两天一共行驶的里程。 老师:你说得真清楚,我听明白了,大家理解了吗? 学生6:理解了。 老师:淘气现在遇到了另一个难题:淘气想知道叔叔星期三、四、五这三天一共行驶了多少里程,不知道该如何算起,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学生7:这简单,我可以分别求出星期三、四、五这三天汽车行驶的里程,然后加起来,算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三天一共行驶的里程。 学生8:我还有更简单的算法,用汽车星期五晚上的里程表读数减去星期二晚上的里程表读数就可以了! 老师: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减的是星期二的里程表读数而不是星期三的里程表读数呢? …… 玩中学,带领学生一起做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2)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更深层次的理解“里程”的含义。 (3)让学生独立完成。 (4)11月比7月用的电多还是少?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四、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第2题和第3题。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第4题 修改部分:
板书设计: 里程表(二) 修改部分:
教学反思: 这节新课主要是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汽车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并不是汽车当天所行的里程,而里程表读数当天的变化量才是当天所行驶的里程,这点理解透彻后,其它便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