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习题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习题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13 08:3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目录
01
思维导图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4
同步训练
05
素养提升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1. 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沿海__________面积宽广,海水温度__________。
2.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中国的四大渔场,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大陆架
适中
大黄鱼
小黄鱼
带鱼
乌贼(或墨鱼)
黄渤海渔场
舟山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
北部湾渔场
舟山渔场
3. 中国近海蕴藏有大量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另外,滨海砂矿储量也十分丰富。
4. 中国著名的盐场包括__________盐场、__________盐场、__________盐场和__________盐场等。
石油
天然气
长芦
淮北
布袋
莺歌海
二、海洋资源的保护
5. 目前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__________频繁、局部海域__________加剧、__________资源枯竭等。
6. 我们应加强海洋环境的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并对海洋资源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海洋灾害
环境污染
近海渔业
保护力度
海洋污染
合理开发
综合利用
精巧点拨
1.中国的四大渔场分别是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主要原因是舟山渔场位于东海长江入海口附近海域,大陆架宽广,有长江、钱塘江汇入,并有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2.中国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解决措施是限量捕捞,禁止过度捕捞,实行“休渔制度”;防止海洋污染。
同步训练
知识点① 丰富的海洋资源
1.我国发展海洋生物资源的条件十分优越,下列有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 沿海海域地跨不同的温度带
B. 沿海有宽广的大陆架
C. 海水温度适宜
D. 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D
2.下列海洋生物资源中,属于我国四大海产的是(  )
A. 大黄鱼
B. 紫菜
C. 扇贝
D. 鲍鱼
A
读图3-4-1,完成3~4题。
3.图中甲为我国的哪个渔场?(  )
A.黄渤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南海沿岸渔场 D.北部湾渔场
4.下列关于图中渔场形成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寒暖流交汇处 B.热带水温适宜
C.大陆架宽广 D.位于大江大河入海口处
B
B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北部神孤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冻土中。据研究,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但开采难度大。据此,完成5~6题。
5.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可燃冰的特点是
(  )
A. 污染大 B. 能量巨大
C. 储量小 D. 开采技术低
B
6.南海“可燃冰”的开采体现了对海洋的(  )
A. 海洋航运 B. 海洋捕捞
C. 能源开发 D. 旅游观光
7.有人称海洋为“乌金的存储库”,是因为(  )
A. 海洋中盐类储量大
B. 海洋中鱼、虾、藻类等水产品十分丰富
C. 海洋中砂矿储量丰富
D. 海洋中石油资源丰富
C
D
8.(核心素养·综合思维)位于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是中国著名的盐场,下列与该盐场的形成关系不密切的是(  )
A.海湾滩涂多,地势平坦
B.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C.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D.气温高,光照强,蒸发量大
C
9. 广东省珠海市附近海域具有海水浅、稳定、淡水汇入多、水温高等特点,适宜发展(  )
A. 海水养殖
B. 建设港口
C. 海洋捕捞
D. 填海造陆
A
10.下列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最大的是(  )
A. 固体废弃污染物
B. 污水排放污染
C. 石油污染
D. 大气污染
知识点② 海洋资源的保护
C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完成11~12题。
11. 产生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气候异常
B. 石油污染的结果
C. 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 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D
12.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
A. 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B. 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C. 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 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B
2018年6月7日,福建省石狮市东埔渔港附近海域发现的有毒赤潮,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赤潮水体呈暗红色条带状分布。石狮市市场监管局告知消费者尽量避免购买、食用来自赤潮地区的海产品。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据此,完成13~14题。
13.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 海洋石油开采
C. 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D. 海带紫菜养殖
14.当赤潮发生后,下列生产活动受其危害最大的是(  )
A.近海水产养殖 B.大陆架石油开采
C.城市自来水厂取水 D.轮船海洋航行
C
A
1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海陆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B. 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C. 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D.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D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海域广阔,但近年来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我国近海渔业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材料二 我国渔场、盐场分布示意图(图3-4-2)。
(1)我国近海渔场很多,A、B、C、D四渔场中__________(写出渔场代号及其名称)渔场位置适中,是多种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地,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
(2)我国近海渔业面临枯竭的原因是什么?
B舟山
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
(3)我国海盐大部分产量集中在淮河以南还是以北的地区?
主要原因是什么?
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地区。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沿海滩涂广阔,海水浓度较高,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有适宜晒盐的天气条件。
素养提升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 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域成功到达7020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
黑暗、高压、低温、缺氧,海水的高腐蚀性。
(1)深海活动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为禁止海洋污染、禁止过度捕捞等海洋环境问题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等。
(2)目前,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上与某些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为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海洋强国,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谈谈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