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解析几何(解答题)——大数据之五年(2018-2022)高考真题汇编(新高考卷与全国理科)
一、解答题
1.(2022·新高考Ⅱ卷)设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渐近线方程为 .
(1)求C的方程;
(2)过F的直线与C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B两点,点 在C上,且 .过P且斜率为 的直线与过Q且斜率为 的直线交于点M,请从下面①②③中选取两个作为条件,证明另外一个条件成立:
①M在 上;② ;③ .
注:若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2.(2022·全国甲卷)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F,点 ,过 的直线交C于M,N两点.当直线MD垂直于x轴时, .
(1)求C的方程:
(2)设直线 与C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A,B,记直线 的倾斜角分别为 .当 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AB的方程.
3.(2022·全国乙卷)已知椭圆E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x轴、y轴,且过 两点.
(1)求E的方程;
(2)设过点 的直线交E于M,N两点,过M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线段AB交于点T,点H满足 .证明:直线HN过定点.
4.(2022·北京)已知椭圆 的一个顶点为 ,焦距为 .
(Ⅰ)求椭圆 的方程:
(Ⅱ)过点 作斜率为 的直线与椭圆 交于不同的两点 ,直线 分别与 轴交于点 ,当 时,求 的值。
5.(2022·新高考Ⅰ卷)已知点A(2,1)在双曲线 C: 上,直线 交C于P,Q两点,直线
AP,AQ的斜率之和为0.
(1)求 的斜率;
(2)若 求 的面积.
6.(2021·新高考Ⅱ卷)已知椭圆C的方程为 ,右焦点为 ,且离心率为 .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M,N是椭圆C上的两点,直线 与曲线 相切.证明:M,N,F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7.(2021·北京)已知椭圆 过点 ,以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面积为 .
(1)求椭圆E的标准方程;
(2)过点P(0,-3)的直线l斜率为k,交椭圆E于不同的两点B,C,直线AB,AC交y=-3于点M、N,直线AC交y=-3于点N,若|PM|+|PN|≤15,求k的取值范围.
8.(2021·浙江)如图,已知F是抛物线 的焦点,M是抛物线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且 ,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设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与A B两点,斜率为2的直线l与直线 ,x轴依次交于点P,Q,R,N,且 ,求直线l在x轴上截距的范围.
9.(2021·全国乙卷)已知抛物线C: (p>0)的焦点F到准线的距离为2.
(1)求C的方程.
(2)已知O为坐标原点,点P在C上,点Q满足 ,求直线OQ斜率的最大值.
10.(2021·全国乙卷)已知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且F与圆M:x2+(y+4)2=1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4.
(1)求p;
(2)若点P在M上,PA,PB是C的两条切线,A,B是切点,求 PAB的最大值.
11.(2021·天津)已知椭圆 的右焦点为F,上顶点为B,离心率为 ,且 .
(1)求椭圆的方程;
(2)直线l与椭圆有唯一的公共点M,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N,过N与BF垂直的直线交x轴于点P.若 ,求直线l的方程.
12.(2021·新高考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 (- ,0), ( ,0),点M满足|MF1|-|MF2|=2.记M 的轨迹为C.
(1)求C的方程;
(2)设点T在直线 上,过T 的两条直线分别交C于A,B两点和P,Q两点,且|TA|·|TB|=|TP|·|TQ| ,求直线AB的斜率与直线PQ的斜率之和
13.(2020·新课标Ⅲ·理)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 ,A,B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
(1)求C的方程;
(2)若点P在C上,点Q在直线 上,且 , ,求 的面积.
14.(2020·新课标Ⅱ·理)已知椭圆C1: (a>b>0)的右焦点F与抛物线C2的焦点重合,C1的中心与C2的顶点重合.过F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交C1于A,B两点,交C2于C,D两点,且|CD|= |AB|.
(1)求C1的离心率;
(2)设M是C1与C2的公共点,若|MF|=5,求C1与C2的标准方程.
15.(2020·新课标Ⅰ·理)已知A、B分别为椭圆E: (a>1)的左、右顶点,G为E的上顶点, ,P为直线x=6上的动点,PA与E的另一交点为C,PB与E的另一交点为D.
(1)求E的方程;
(2)证明:直线CD过定点.
16.(2020·新高考Ⅱ)已知椭圆C: 过点M(2,3),点A为其左顶点,且AM的斜率为 ,
(1)求C的方程;
(2)点N为椭圆上任意一点,求△AMN的面积的最大值.
17.(2020·新高考Ⅰ)已知椭圆C: 的离心率为 ,且过点A(2,1).
(1)求C的方程:
(2)点M,N在C上,且AM⊥AN,AD⊥MN,D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Q,使得|DQ|为定值.
18.(2020·天津)已知椭圆 的一个顶点为 ,右焦点为F,且 ,其中O为原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已知点C满足 ,点B在椭圆上(B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 与以C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P,且P为线段 的中点.求直线 的方程.
19.(2020·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A在椭圆E上且在第一象限内,AF2⊥F1F2,直线AF1与椭圆E相交于另一点B.
(1)求△AF1F2的周长;
(2)在x轴上任取一点P,直线AP与椭圆E的右准线相交于点Q,求 的最小值;
(3)设点M在椭圆E上,记△OAB与△MAB的面积分别为S1,S2,若S2=3S1,求点M的坐标.
20.(2020·北京)已知椭圆 过点 ,且 .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过点 的直线l交椭圆C于点 ,直线 分别交直线 于点 .求 的值.
21.(2019·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 的焦点为F1(–1、0),F2(1,0).过F2作x轴的垂线l,在x轴的上方,l与圆F2: 交于点A,与椭圆C交于点D.连结AF1并延长交圆F2于点B,连结BF2交椭圆C于点E,连结DF1.已知DF1= .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求点E的坐标.
22.(2019·浙江)如图,已知点F(1,0)为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A,B两点,点C在抛物线上,使得△ABC的重心G在x轴上,直线AC交x轴于点Q,且Q在点F右侧,记△AFG,△CQG的面积分别为S1,S2.
(1)求P的值及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2)求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G点坐标.
23.(2019·天津)设椭圆 的左焦点为 ,左顶点为 ,顶点为B.已知 ( 为原点).
(Ⅰ)求椭圆的离心率;
(Ⅱ)设经过点 且斜率为 的直线 与椭圆在 轴上方的交点为 ,圆 同时与 轴和直线 相切,圆心 在直线 上,且 ,求椭圆的方程.
24.(2019·天津)设椭圆 的左焦点为 ,上顶点为 .已知椭圆的短轴长为4,离心率为 .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点 在椭圆上,且异于椭圆的上、下顶点,点 为直线 与 轴的交点,点 在 轴的负半轴上.若 ( 为原点),且 ,求直线 的斜率.
25.(2019·全国Ⅲ卷理)已知曲线C:
,D为直线y=- 的动点,过D作C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
(1)证明:直线AB过定点;
(2)若以E(0,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B相切,且切点为线段AB的中点,求四边形ADBE的面积.
26.(2019·全国Ⅱ卷理)已知点A( 2,0),B(2,0),动点M(x,y)满足直线AM与BM的斜率之积为 .记M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的方程,并说明C是什么曲线;
(2)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C于P,Q两点,点P在第一象限,PE⊥x轴,垂足为E,连结QE并延长交C于点G.
(i)证明: 是直角三角形;
(ii)求 面积的最大值.
27.(2019·北京)已知椭圆C: 的右焦点为(1.0),且经过点A(0,1).
(I)求椭圆C的方程;
(II)设O为原点,直线l:y=kx+t(t≠±1)与椭圆C交于两个不同点P,Q,直线AP与x轴交于点M,直线AQ与x轴交于点N,|OM|·|ON|=2,求证:直线l经过定点.
28.(2019·北京)已知抛物线C:x2=-2py经过点(2,-1).
(I)求抛物线C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
(II)设O为原点,过抛物线C的焦点作斜率不为0的直线l交抛物线C于两点M,N,直线y=-1分别交直线OM,ON于点A和点B.求证: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y轴上的两个定点.
29.(2019·全国Ⅰ卷理)已知抛物线C:y2=3x的焦点为F,斜率为 的直线l与C的交点为A,B,与x轴的交点为P。
(1)若|AF|+|BF|=4,求l的方程:
(2)若 ,求|AB|。
30.(2018·全国Ⅰ卷理)设椭圆 的右焦点为 ,过 得直线 与 交于 两点,点 的坐标为 .
(1)当 与 轴垂直时,求直线 的方程;
(2)设 为坐标原点,证明: .
31.(2018·天津)设椭圆 (a>b>0)的左焦点为F,上顶点为B.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 ,点A的坐标为 ,且 .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直线l: 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且l与直线AB交于点Q.若 (O为原点),求k的值.
32.(2018·天津)设椭圆 的右顶点为A,上顶点为B.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 , .
(I)求椭圆的方程;
(II)设直线 与椭圆交于 两点, 与直线 交于点M,且点P,M均在第四象限.若 的面积是 面积的2倍,求k的值.
33.(2018·全国Ⅱ卷理)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F,过F点且斜率
的直线
与
交于
两点,
.
(1)求
的方程。
(2)求过点
且与
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34.(2018·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椭圆C过点 ,焦点 ,圆O的直径为 .
(1)求椭圆C及圆O的方程;
(2)设直线 与圆O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
①若直线 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P的坐标;
②直线 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 的面积为 ,求直线 的方程.
35.(2018·全国Ⅲ卷理)已知斜率为 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两点,线段 的中点为
(1)证明:
(2)设 为 的右焦点, 为 上一点,且 ,证明: 成等差数列,并求该数列的公差。
36.(2018·北京)已知抛物线C: =2px经过点p(1,2),过点Q(0,1)的直线l与抛物线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直线PA交y轴于M,直线PB交y轴于N.
(Ⅰ)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Ⅱ)设O为原点, , ,求证: + 为定值.
37.(2018·北京)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 ,焦距2 .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M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
(Ⅰ)求椭圆M的方程;
(Ⅱ)若 ,求 的最大值;
(Ⅲ)设 ,直线PA与椭圆M的另一个交点为C,直线PB与椭圆M的另一个交点为D.若C,D和点 共线,求k.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 故 . 因此C的方程为 .
(2)解:由已知得直线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直线 的斜率不为零,
若选由①②推③或选由②③推①:由②成立可知直线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
若选①③推②,则 为线段 的中点,假若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则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 在 轴上,即为焦点 ,此时由对称性可知 、 关于 轴对称,与从而 ,已知不符;
总之,直线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
设直线 的斜率为 ,直线 方程为 ,
则条件① 在 上,等价于 ;
两渐近线的方程合并为 ,
联立消去y并化简整理得:
设 ,线段中点为 ,则 ,
设 ,
则条件③ 等价于 ,
移项并利用平方差公式整理得:
,
,即 ,
即 ;
由题意知直线 的斜率为 , 直线 的斜率为 ,
∴由 ,
∴ ,
所以直线 的斜率 ,
直线 ,即 ,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 ,即 中,
得: ,
解得 的横坐标: ,
同理: ,
∴
∴ ,
∴条件② 等价于 ,
综上所述:
条件① 在 上,等价于 ;
条件② 等价于 ;
条件③ 等价于 ;
选①②推③:
由①②解得: ,∴③成立;
选①③推②:
由①③解得: , ,
∴ ,∴②成立;
选②③推①:
由②③解得: , ,∴ ,
∴ ,∴①成立.
【知识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1)利用焦点坐标求得的值,利用渐近线方程求得的关系,进而利用的平方关系求得的值,得到双曲线的方程;
(2)先分析得到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设直线AB的斜率为k, M(x0,y0),由③|AM|=|BM|等价分析得到;由直线和的斜率得到直线方程,结合双曲线的方程,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到直线PQ的斜率,由②等价转化为,由①在上,等价于 ,然后选择两个作为已知条件一个作为结论,进行证明即可.
2.【答案】(1)解:抛物线的准线为 ,当 与x轴垂直时,点M的横坐标为p,
此时 ,所以 ,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 ;
(2)解:设 ,直线 ,
由 可得 , ,
由斜率公式可得 , ,
直线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
,所以 ,同理可得 ,
所以
又因为直线MN、AB的倾斜角分别为 ,
所以 ,
若要使 最大,则 ,
设 ,则 ,
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 最大时, ,设直线 ,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
,所以 ,
所以直线 .
【知识点】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即可得解;
(2)设点的坐标及直线MN:x=my+1,由韦达定理及斜率公式可得KMN=2KAB,再由差角的正切公式及基本不等式可得 ,设直线AB:,结合韦达定理可解.
3.【答案】(1)解:设椭圆E的方程为 ,过 ,
则 ,解得 , ,
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
(2)证明: ,所以 ,
①若过点 的直线斜率不存在,直线 .代入 ,
可得 , ,代入AB方程 ,可得
,由 得到 .求得HN方程:
,过点 .
②若过点 的直线斜率存在,设 .
联立 得 ,
可得 , ,
且
联立 可得
可求得此时 ,
将 ,代入整理得 ,
将 代入,得
显然成立,
综上,可得直线HN过定点
【知识点】恒过定点的直线;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1)设椭圆方程为 ,将所给点的坐标代入方程求解即可;
(2)分直线斜率是否存在进行讨论,直线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表示直线HN,化简即可得解.
4.【答案】(Ⅰ)由已知
(Ⅱ)设直线 , ,
联立
由 得
, , ,
由ABM共线得
由 得
即
即
解得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可得, 即,结合求得a,即可得椭圆方程;
(2) 设直线 ,,联立方程组,由韦达定理可得,,由 ABM共线 ,ACN共线可得M、N点坐标,再根据,可求得的值.
5.【答案】(1)因为点A(2,1)在双曲线 上,所以有
解得 ,所以双曲线
设直线 ,
联立 消去y得到
显然 ,否则不可能有两个交点,
而 ,
由韦达定理得 ,
因为直线AP,AQ的斜率之和为0,
所以
所以 所以
即 ,
所以有 ,
将韦达定理代入化简得 ,
而当 ,此时直线 为 ,易知恒过定点 ,故舍去,
所以 ,此时满足 .
(2)又由(1)易知 ,
且
依题可设AP斜率为 , 斜率为- ,
则由夹角公式知(后面补充证明) ,
由对称性易知,只需考虑 的情况就行,
所以有 ,解得 或 (舍).
而 ,同理 ,
而 ,
另一方面,联立 ,(1)
同理 ,(2)
将以上两式相加,得 ,
解得 ,
所以
【知识点】斜率的计算公式;两直线的夹角与到角问题;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析】【分析】(1)先根据题意列式求得双曲线C的方程 ,再结合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以及直线的斜率公式,列式得 ,再判断2k+m-1=0不成立,易得k=-1;
(2)先设AP斜率为 , 斜率为- ,由夹角公式求得 ,同时根据两直线的位置可得 ,结合(1),可得 ,再由韦达定理与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代入计算即可.
6.【答案】(1)由题意,椭圆半焦距 且 ,所以 ,
又 ,所以椭圆方程为 ;
(2)由(1)得,曲线为 ,
当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不合题意;
当直线 的斜率存在时,设 ,
必要性:
若M,N,F三点共线,可设直线 即 ,
由直线 与曲线 相切可得 ,解得 ,
联立 可得 ,所以 ,
所以 ,
所以必要性成立;
充分性:设直线 即 ,
由直线 与曲线 相切可得 ,所以 ,
联立 可得 ,
所以 ,
所以
,
化简得 ,所以 ,
所以 或 ,所以直线 或 ,
所以直线 过点 ,M,N,F三点共线,充分性成立;
所以M,N,F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结合椭圆的标准方程直接求解即可;
(2)必要性:由三点共线及直线与圆相切可得直线方程,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可证;
充分性:设直线MN:y=kx+b(kb<0),由直线与圆相切得b2=k2+1,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结合弦长公式即可求解.
7.【答案】(1)因为椭圆过 ,故 ,
因为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 ,故 ,即 ,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2)设 ,
因为直线 的斜率存在,故 ,
故直线 ,令 ,则 ,同理 .
直线 ,由 可得 ,
故 ,解得 或 .
又 ,故 ,所以
又
故 即 ,
综上, 或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求解即可;
(2)根据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弦长公式求解即可.
8.【答案】(1)解:因为 ,故 ,故抛物线的方程为:
(2)解:设 , , ,
所以直线 ,由题设可得 且 .
由 可得 ,故 ,
因为 ,故 ,故 .
又 ,由 可得 ,
同理 ,
由 可得 ,
所以 ,
整理得到 ,
故 ,
令 ,则 且 ,
故 ,
故 即 ,
解得 或 或 .
故直线 在 轴上的截距的范围为 或 或
【知识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即可求得P,进而写出方程;
(2) 设 , 并设 , ,写 出直线 ,代入抛物线,由韦达定理写出关系式,再由 ,结合直线方程 ,推出关系式,进而利用基本不等式以及解相关不等式,得出直线l在x轴上截距的范围。
9.【答案】(1)抛物线 的焦点 ,准线方程为 ,
由题意,该抛物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所以该抛物线的方程为 ;
(2)设 ,则 ,
所以 ,
由 在抛物线上可得 ,即 ,
所以直线 的斜率 ,
当 时, ;
当 时, ,
当 时,因为 ,
此时 ,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
当 时, ;
综上,直线 的斜率的最大值为 .
【知识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可求得P的值,就可以写出抛物线的方程;
(2)先设出Q的坐标M(x0,y0),在代入已知等式 ,用(x0,yO)表示出 ,再 代入抛物线方程,推导出x0,y0的关系,再表示出OQ的斜率。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斜率最大值即可。
10.【答案】(1)解:焦点 到 的最短距离为 ,所以p=2.
(2)抛物线 ,设A(x1,y1),B(x2,y2),P(x0,y0),则
,
,且 .
, 都过点P(x0,y0),则 故 ,即 .
联立 ,得 , .
所以 = , ,所以
= = = .
而 .故当y0=-5时, 达到最大,最大值为 .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应用
【解析】【分析】(1)因为F点到圆上距离最小的即为F到圆心的距离减去半径1,据此得到结果;
(2)由(1)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分别设出切点A,B的坐标,及P(在圆M上)的坐标,分别写出两条切线的方程,利用A,B都过P点,建立方程求解。最后通过三角形PAB面积表达式,研究最值。
11.【答案】(1)易知点 、 ,故 ,
因为椭圆的离心率为 ,故 , ,
因此,椭圆的方程为 ;
(2)设点 为椭圆 上一点,
先证明直线 的方程为 ,
联立 ,消去 并整理得 , ,
因此,椭圆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
在直线 的方程中,令 ,可得 ,由题意可知 ,即点 ,
直线 的斜率为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
在直线 的方程中,令 ,可得 ,即点 ,
因为 ,则 ,即 ,整理可得 ,
所以, ,因为 , ,故 , ,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a值,结合a,b,c的关系求得b,从而求得椭圆的方程;
(2)设M(x0,y0),可得直线l的方程,求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MP//BF得KMP=KBF,求得x0,y0的值,即可得出直线l的方程
12.【答案】(1) ,
轨迹 为双曲线右半支, , ,
, ,
.
(2)设 ,
设 : ,
联立 ,
,
,
,
,
,
,
设 : ,
同理 ,
,
, ,
,即 ,
,
.
【知识点】双曲线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2)利用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弦长公式求解即可.
13.【答案】(1)解:
, ,
根据离心率 ,
解得 或 (舍),
C的方程为: ,
即
(2)解: 点P在C上,点Q在直线 上,且 , ,
过点P作x轴垂线,交点为M,设 与x轴交点为N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
, , ,
又 , ,
,
根据三角形全等条件“ ”,
可得: ,
,
,
,
设 点为 ,
可得 点纵坐标为 ,将其代入 ,
可得: ,
解得: 或 ,
P点为 或 ,
①当 点为 时,
故 ,
,
,
可得:Q点为 ,
画出图象,如图
, ,
可求得直线 的直线方程为: ,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 ,
面积为: ;
②当 点为 时,
故 ,
,
,
可得:Q点为 ,
画出图象,如图
, ,
可求得直线 的直线方程为: ,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 ,
面积为: ,
综上所述, 面积为: .
【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分析】(1)因为 ,可得 , ,根据离心率公式,结合已知,即可求得答案;(2)点P在C上,点Q在直线 上,且 , ,过点P作x轴垂线,交点为M,设 与x轴交点为N,可得 ,可求得P点坐标,求出直线 的直线方程,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和两点距离公式,即可求得 的面积.
14.【答案】(1)解: , 轴且与椭圆 相交于A、B两点,
则直线 的方程为 ,
联立 ,解得 ,则 ,
抛物线 的方程为 ,联立 ,
解得 , ,
,即 , ,
即 ,即 ,
,解得 ,因此,椭圆 的离心率为 ;
(2)解:由(1)知 , ,椭圆 的方程为 ,
联立 ,消去 并整理得 ,
解得 或 (舍去),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 ,解得 .
因此,曲线 的标准方程为 ,
曲线 的标准方程为 .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简单性质;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解析】【分析】(1)求出 、 ,利用 可得出关于a、c的齐次等式,可解得椭圆 的离心率的值;(2)由(1)可得出 的方程为 ,联立曲线 与 的方程,求出点M的坐标,利用抛物线的定义结合 可求得c的值,进而可得出 与 的标准方程.
15.【答案】(1)解:依据题意作出如下图象:
由椭圆方程 可得: , ,
,
,
椭圆方程为:
(2)证明:设 ,
则直线 的方程为: ,即:
联立直线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可得: ,整理得:
,解得: 或
将 代入直线 可得:
所以点 的坐标为 .
同理可得:点 的坐标为
直线 的方程为: ,
整理可得:
整理得:
故直线 过定点
【知识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由已知可得: , , ,即可求得 ,结合已知即可求得: ,问题得解.(2)设 ,可得直线 的方程为: ,联立直线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即可求得点 的坐标为 ,同理可得点 的坐标为 ,即可表示出直线 的方程,整理直线 的方程可得: ,命题得证.
16.【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直线AM的方程为: ,即 .
当y=0时,解得 ,所以a=4,
椭圆 过点M(2,3),可得 ,
解得b2=12.
所以C的方程: .
(2)解:设与直线AM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
如图所示,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与AM距离比较远的直线与椭圆的切点为N,此时△AMN的面积取得最大值.
联立直线方程 与椭圆方程 ,
可得: ,
化简可得: ,
所以 ,即m2=64,解得m=±8,
与AM距离比较远的直线方程: ,
直线AM方程为: ,
点N到直线AM的距离即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利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
由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可得 .
所以△AMN的面积的最大值: .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由题意分别求得a,b的值即可确定椭圆方程;(2)首先利用几何关系找到三角形面积最大时点N的位置,然后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结合判别式确定点N到直线AM的距离即可求得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17.【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解得: ,故椭圆方程为: .
(2)解:设点 .
因为AM⊥AN,∴ ,即 ,①
当直线MN的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 ,如图1.
代入椭圆方程消去 并整理得: ,
②,
根据 ,代入①整理可得:
将②代入, ,
整理化简得 ,
∵ 不在直线 上,∴ ,
∴ ,
于是MN的方程为 ,
所以直线过定点直线过定点 .
当直线MN的斜率不存在时,可得 ,如图2.
代入 得 ,
结合 ,解得 ,
此时直线MN过点 ,
由于AE为定值,且△ADE为直角三角形,AE为斜边,
所以AE中点Q满足 为定值(AE长度的一半 ).
由于 ,故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
故存在点 ,使得|DQ|为定值.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到关于a,b,c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即可确定椭圆方程.(2)设出点M,N的坐标,在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 , 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根据已知条件,已得到m,k的关系,进而得直线MN恒过定点,在直线斜率不存在时要单独验证,然后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确定满足题意的点Q的位置.
18.【答案】解:(Ⅰ) 椭圆 的一个顶点为 ,
,
由 ,得 ,
又由 ,得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
(Ⅱ) 直线 与以C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P,所以 ,
根据题意可知,直线 和直线 的斜率均存在,
设直线 的斜率为k,则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消去 ,可得 ,解得 或 .
将 代入 ,得 ,
所以,点 的坐标为 ,
因为P为线段 的中点,点 的坐标为 ,
所以点P的坐标为 ,
由 ,得点 的坐标为 ,
所以,直线 的斜率为 ,
又因为 ,所以 ,
整理得 ,解得 或 .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或 .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Ⅰ)根据题意,并借助 ,即可求出椭圆的方程;(Ⅱ)利用直线与圆相切,得到 ,设出直线 的方程,并与椭圆方程联立,求出B点坐标,进而求出P点坐标,再根据 ,求出直线 的斜率,从而得解.
19.【答案】(1)解:∵椭圆 的方程为
∴ ,
由椭圆定义可得: .
∴ 的周长为
(2)解:设 ,根据题意可得 .
∵点 在椭圆 上,且在第一象限,
∴
∵准线方程为
∴
∴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 的最小值为 .
(3)解:设 ,点M到直线 的距离为d.
∵ ,
∴直线 的方程为
∵点O到直线 的距离为 ,
∴
∴
∴①
∵②
∴联立①②解得 , .
∴ 或 .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椭圆的定义
【解析】【分析】(1)根据椭圆定义可得 ,从而可求出 的周长;(2)设 ,根据点A在椭圆E上,且在第一象限, ,求出 ,根据准线方程得Q点坐标,再根据向量坐标公式,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即可出最小值;(3)设出设 ,点M到直线 的距离为d,由点O到直线 的距离与 ,可推出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及 满足椭圆方程,解方程组即可求得坐标.
20.【答案】解:(Ⅰ)设椭圆方程为: ,由题意可得:
,解得: ,
故椭圆方程为: .
(Ⅱ)设 , ,直线 的方程为: ,
与椭圆方程 联立可得: ,
即: ,
则: .
直线MA的方程为: ,
令 可得: ,
同理可得: .
很明显 ,且: ,注意到:
,
而:
,
故 .
从而 .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Ⅰ)由题意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即可确定椭圆方程;(Ⅱ)首先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然后由直线MA,NA的方程确定点P,Q的纵坐标,将线段长度的比值转化为纵坐标比值的问题,进一步结合韦达定理可证得 ,从而可得两线段长度的比值.
21.【答案】(1)解:设椭圆C的焦距为2c.
因为F1(-1,0),F2(1,0),所以F1F2=2,c=1.
又因为DF1= ,AF2⊥x轴,所以DF2= ,
因此2a=DF1+DF2=4,从而a=2.
由b2=a2-c2,得b2=3.
因此,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2)解:解法一:由(1)知,椭圆C: ,a=2,因为AF2⊥x轴,所以点A的横坐标为1.
将x=1代入圆F2的方程(x-1) 2+y2=16,解得y=±4.
因为点A在x轴上方,所以A(1,4).
又F1(-1,0),所以直线AF1:y=2x+2.
由 ,得 ,解得 或 .将 代入 ,得 ,
因此 .又F2(1,0),所以直线BF2: .
由 ,得 ,解得 或 .
又因为E是线段BF2与椭圆的交点,所以 .
将 代入 ,得 .因此 .解法二:
由(1)知,椭圆C: .如图,连结EF1.
因为BF2=2a,EF1+EF2=2a,所以EF1=EB,
从而∠BF1E=∠B.
因为F2A=F2B,所以∠A=∠B,
所以∠A=∠BF1E,从而EF1∥F2A.
因为AF2⊥x轴,所以EF1⊥x轴.
因为F1(-1,0),由 ,得 .
又因为E是线段BF2与椭圆的交点,所以 .
因此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 (1) 利用焦距求出c的值,再利用DF1= ,AF2⊥x轴,结合勾股定理和椭圆的定义得出a的值,再利用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式求出b的值,从而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2)利用两种方法求出点E的坐标,利用椭圆的标准方程求出 的值和焦点 坐标,再利用 的值求出圆F2: 的标准方程,再利用过F2作x轴的垂线l,求出直线l的方程,再利用直线l与圆F2: 交于点A,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A的坐标,再利用直线l与椭圆C交于点D,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D的坐标,连结AF1并延长交圆F2于点B,从而求出交点B的坐标,连结BF2交椭圆C于点E,再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或角之间的关系式,从而求出交点E的坐标。
22.【答案】(1)由题意得 ,即p=2.
所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1.
(2)设 ,重心 .令 ,则 . 由于直线AB过F,故直线AB方程为 ,代入 ,得 , 故 ,即 ,所以 . 又由于 及重心G在x轴上,故 ,得 . 所以,直线AC方程为 ,得 .
由于Q在焦点F的右侧,故 .从而
. 令 ,则m>0, .
当 时, 取得最小值 ,此时G(2,0).
【知识点】抛物线的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焦点坐标求出p,即可得到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2)设出相应点的坐标及直线方程,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根据韦达定理,结合换元法,即可求出相应的最小值.
23.【答案】解:(Ⅰ)设椭圆的半焦距为 ,由已知有 ,又由 ,消去 得 ,解得 .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为 .
(Ⅱ)由(Ⅰ)知, , ,故椭圆方程为 .由题意, ,则直线 的方程为 .点P的坐标满足 ,消去 并化简,得到 ,解得 ,代入到 的方程,解得 .因为点 在 轴上方,所以 .由圆心 在直线 上,可设 .因为 ,且由(Ⅰ)知 ,故 ,解得 .因为圆 与 轴相切,所以圆的半径为2,又由圆 与 相切,得 ,可得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 【分析】(Ⅰ)由 |得, ,又 ,即可求椭圆的离心率;
(Ⅱ)点斜式设出直线 的方程,由离心率的值设出椭圆的方程,将这两个方程联立方程组,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用 表示出点P,再由圆心 在直线 上,设 ,由 ,列出关于等式 ,求出 ,再由圆 与 轴相切求出 ,即可求出椭圆的方程.
24.【答案】解:(Ⅰ)设椭圆的半焦距为 ,依题意, ,又 ,可得 ,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
(Ⅱ)由题意,设 .设直线 的斜率为 ,又 ,则直线 的方程为 ,与椭圆方程联立 整理得 ,可得 ,代入 得 ,进而直线 的斜率 .在 中,令 ,得 .由题意得 ,所以直线 的斜率为 .由 ,得 ,化简得 ,从而 .
所以,直线 的斜率为 或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和圆锥曲线的性质。
(Ⅰ)由椭圆的短轴长,离心率,即可求 ,进而求得椭圆的方程;
(Ⅱ)由已知条件写出直线 的点斜式,把直线 的方程跟椭圆的方程联立,用 表示出P点的坐标,进而求出 ,在通过已知条件求出 ,由 ,得出 求出 的值,进而得出直线 的斜率。
25.【答案】(1)解:设 ,则 . 由于 ,所以切线DA的斜率为 ,故 . 整理得 设 ,同理可得 . 故直线AB的方程为 .
所以直线AB过定点 .
(2)由(1)得直线AB的方程为 . 由 ,可得 . 于是 , .
设 分别为点D,E到直线AB的距离,则 .
因此,四边形ADBE的面积 .
设M为线段AB的中点,则 .
由于 ,而 , 与向量 平行,所以 .解得t=0或 . 当 =0时,S=3;当 时, .
因此,四边形ADBE的面积为3或 .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 【分析】(1)先求导,分别得到切线DA和DB的方程,可得直线AB的方程,即可证明直线AB过定点;(2)由(1)中直线AB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弦长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分别得到|AB|与点D,E到直线AB的距离,由 与向量 平行列式,即可求出四边形ADBE的面积.
26.【答案】(1)解:由题设得 ,化简得 ,所以C为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不含左右顶点.
(2)(i)设直线PQ的斜率为k,则其方程为 .由 得 .记 ,则 .于是直线 的斜率为 ,方程为 .由 得 .①设 ,则 和 是方程①的解,故 ,由此得 .从而直线 的斜率为 .所以 ,即 是直角三角形.(ii)由(i)得 , ,所以△PQG的面积 .
设t=k+ ,则由k>0得t≥2,当且仅当k=1时取等号.
因为 在[2,+∞)单调递减,所以当t=2,即k=1时,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
因此,△PQG面积的最大值为 .
【知识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 【分析】(1)根据AM,BM斜率之积为 ,列出等式,即可得到曲线C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不含左右顶点.(2)(i)设出PQ解析式,联立PQ解析式与曲线C,得到P、Q两点坐标,即可得到E点坐标,根据Q、E两点坐标得到QE的解析式,联立QE与曲线C,可得G点坐标,再根据G、P点坐标,得到PG斜率。化简可得 ,得证 为直角三角形。
(ii)由(i)知, ,所以, ,由(i)分别求出, , 化简S可得关于K的函数表达式,考虑K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S的最大值。
27.【答案】解:(I)根据焦点为(1,0),可知c=1,
根据椭圆经过(0,1)可知b=1,故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
(II)设 ,
则直线 ,直线 ,
解得 ,
故 ,
将直线y=kx+t与椭圆方程联立,
得 ,
故 ,所以 ,
故 ,
解得t=0,故直线方程为y=kx,一定经过原点(0,0).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I)根据焦点坐标和A点坐标,求出a和b,即可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
(II)设出P和Q的坐标,表示出M和N的坐标,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结合韦达定理,表示OM与ON,根据 ,解得t=0,即可确定直线恒过定点(0,0).
28.【答案】 解:(I)将(2,-1)代入抛物线方程,
得 ,解得p=2,故抛物线方程为 ,其准线方程为y=1;
(II)过焦点(0,-1)作直线l,由于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故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l:y=kx-1, ,
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 ,
由韦达定理 ,
则 ,
令y=-1,则 ,
设以AB为直径的圆上点P(a,b),则 ,
,
整理得 ,
令a=0,则 ,所以b=1或b=-3,
即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y轴的两个定点(0,1)和(0,-3).
【知识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 【分析】(I)将点的坐标代入,即可求出抛物线的方程和准线;
(II)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表示点的坐标,结合圆的特点,求出圆的方程,即可求出相应定点坐标.
29.【答案】(1) 解:设直线 的方程为:
的方程为:
(2) 解: ,
由 得: 联立上式得
【知识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1)由抛物线求出焦点坐标,再利用斜截式设出斜率为 的直线l的方程,再利用直线l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B,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坐标,再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出b的值,再利用斜率和b的值求出直线 的方程。(2)利用斜截式设出斜率为 的直线l的方程,再利用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P,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P的坐标,再由共线定理的坐标表示求出b的值和交点A,B的纵坐标,再利用直线的斜率结合韦达定理与交点坐标的关系式,用弦长公式求出弦长AB的值。
30.【答案】(1)解:由已知得 ,l的方程为x=1.
由已知可得,点A的坐标为 或 .
所以AM的方程为 或 .
(2)解:当l与x轴重合时, .
当l与x轴垂直时,OM为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 .
当l与x轴不重合也不垂直时,设l的方程为 , ,
则 ,直线MA,MB的斜率之和为 .由 得 .将 代入 得 .所以, .则 .
从而 ,故MA,MB的倾斜角互补,所以 .
综上, .
【知识点】椭圆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椭圆方程得F的坐标,得到直线l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中求出点A,B的坐标,再求出直线AM的方程;(2) 等价于直线MA,MB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设出直线l的方程代入到椭圆的方程中,消去x得到关于y的二次方程,由韦达定理计算直线MA,MB的斜率的和为0,得证.
31.【答案】解:解:(Ⅰ)设椭圆的焦距为2c,则 ,
又 。
由 ,从而ab=6.
∴a=3.b=2.
即椭圆方程为: 。
(Ⅱ)设 ,由已知 。
故 ,
又
从而
∴
又 ,
又 。 ,
又 ,
∴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Ⅰ)由椭圆几何性质,得到a,b。
(Ⅱ)由已知条件得到P,Q纵坐标关系,联立方程组,将P,Q纵坐标分别用k表示。
32.【答案】解:(I)设椭圆的焦距为2c,由已知得 ,
又 ,
∴
由 , .
∴椭圆的方程为 .
(II)设P , M ,则 ,
点 的坐标为 的面积是 面积的2倍,可得 ,
从而 ,即 .
易知直线 的方程为 ,由方程组 消去y,可得 .由方程组 消去 ,可得 .由 ,可得 ,两边平方,整理得 ,解得 ,或 .
当 时, ,不合题意,舍去;当 时, , ,符合题意.
∴ 的值为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椭圆定义求出a,b;(2)联立方程组求解。
33.【答案】(1)设直线l 的方程:y=k(x-1)将其代入抛物线C:y2=4x得到:
K2x2-(2k2+4)x+k2=0
设A(x1,y1),B(x2,y2),△=(2k2+4)-4k2=16k2+16>0
X1+x2=2+
而 ,且k>0
解得:k=1
所以直线l的方程:y=x-1
(2)由(1)得A,B的中点坐标为:(3,2),所以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2=-(x-3),即y=-x+5
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x0,y0),则
解得: 或
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2)2=16或(x-11)2+(y+6)2=144
【知识点】抛物线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弦长公式,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知识易得l的方程;(2)找圆心,求半径。
34.【答案】(1)解:∵∴圆O: ,点 在椭圆上,
又 ∴a=2,b=1,即 :
(2)解:①直线l概率 ,设l:y=kx+m( ,m>0)
,
,
∴
又 ,又
∴
②设 ,由①知
又l与椭圆C相交,由②得过程知
∴
又
O到l距离d
∵
=
又 ∴
∴直线l方程:
【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分析】(1)由椭圆方程,待定系数法求出椭圆;(2)①联立直线,围与直线椭圆相切, ,求出k,m;②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由弦长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出面积。
35.【答案】(1)解:设
设A(x1,y1)B(x2,y2)
所以
又
所以 所以
(2)解:F(1,0) 所以P(1,-2m)在抛物线上
所以3+16m2=12 16m2=9
即
又
同理
所以
所以
所以 为等差数列
2d=
=
=
=
=±
d=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性质;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应用
【解析】【分析】(1)联立方程解,利用M在椭圆内部得到m范围,再由k,m关系,得到k范围;
(2)由向量运算,将P坐标用m表示,在椭圆上求出m,再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到|FA|、|FB|用韦达定理表示,得到d.
36.【答案】(Ⅰ) ,所以抛物线方程
因为直线过(0, 1 )由题意可得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可得,直线I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直线1的方程为:y=kx+1,
由题意可得直线l不过P ,而kPQ==1,
若直线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1 ,-2),则该点与P所在的直线与y轴没有交点,与题意矛盾这时k==-3,
所以直线的斜率k≠-3 ,
直线与抛物线联立可得: ,整理得:
综上可得: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k∈(-∞,1),且k≠-3,且k≠-0
(Ⅱ) ,
∴
令x=0,
∴
(定值)
【知识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待定系数法求出P,联立方程组 求出k范围;(2)设而不求,先化简 得到M,N两点间系数关系,再转化为 , , , 关系,代入韦达定理,即可求出值.
37.【答案】解:(Ⅰ) ;
∴椭圆方程
(Ⅱ)l:y=x+m,
当m=0时,
(Ⅲ)设
∴
代入上式得
则
即
同理
因为C、D和 共线,所以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ab.(2)联立方程组,弦长公式可求;(3)联立方程组,均用 表示, 表示,得到关系,则得到k.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解析几何(解答题)——大数据之五年(2018-2022)高考真题汇编(新高考卷与全国理科)
一、解答题
1.(2022·新高考Ⅱ卷)设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渐近线方程为 .
(1)求C的方程;
(2)过F的直线与C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B两点,点 在C上,且 .过P且斜率为 的直线与过Q且斜率为 的直线交于点M,请从下面①②③中选取两个作为条件,证明另外一个条件成立:
①M在 上;② ;③ .
注:若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 故 . 因此C的方程为 .
(2)解:由已知得直线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直线 的斜率不为零,
若选由①②推③或选由②③推①:由②成立可知直线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
若选①③推②,则 为线段 的中点,假若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则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 在 轴上,即为焦点 ,此时由对称性可知 、 关于 轴对称,与从而 ,已知不符;
总之,直线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
设直线 的斜率为 ,直线 方程为 ,
则条件① 在 上,等价于 ;
两渐近线的方程合并为 ,
联立消去y并化简整理得:
设 ,线段中点为 ,则 ,
设 ,
则条件③ 等价于 ,
移项并利用平方差公式整理得:
,
,即 ,
即 ;
由题意知直线 的斜率为 , 直线 的斜率为 ,
∴由 ,
∴ ,
所以直线 的斜率 ,
直线 ,即 ,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 ,即 中,
得: ,
解得 的横坐标: ,
同理: ,
∴
∴ ,
∴条件② 等价于 ,
综上所述:
条件① 在 上,等价于 ;
条件② 等价于 ;
条件③ 等价于 ;
选①②推③:
由①②解得: ,∴③成立;
选①③推②:
由①③解得: , ,
∴ ,∴②成立;
选②③推①:
由②③解得: , ,∴ ,
∴ ,∴①成立.
【知识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1)利用焦点坐标求得的值,利用渐近线方程求得的关系,进而利用的平方关系求得的值,得到双曲线的方程;
(2)先分析得到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设直线AB的斜率为k, M(x0,y0),由③|AM|=|BM|等价分析得到;由直线和的斜率得到直线方程,结合双曲线的方程,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到直线PQ的斜率,由②等价转化为,由①在上,等价于 ,然后选择两个作为已知条件一个作为结论,进行证明即可.
2.(2022·全国甲卷)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F,点 ,过 的直线交C于M,N两点.当直线MD垂直于x轴时, .
(1)求C的方程:
(2)设直线 与C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A,B,记直线 的倾斜角分别为 .当 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AB的方程.
【答案】(1)解:抛物线的准线为 ,当 与x轴垂直时,点M的横坐标为p,
此时 ,所以 ,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 ;
(2)解:设 ,直线 ,
由 可得 , ,
由斜率公式可得 , ,
直线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
,所以 ,同理可得 ,
所以
又因为直线MN、AB的倾斜角分别为 ,
所以 ,
若要使 最大,则 ,
设 ,则 ,
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 最大时, ,设直线 ,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
,所以 ,
所以直线 .
【知识点】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即可得解;
(2)设点的坐标及直线MN:x=my+1,由韦达定理及斜率公式可得KMN=2KAB,再由差角的正切公式及基本不等式可得 ,设直线AB:,结合韦达定理可解.
3.(2022·全国乙卷)已知椭圆E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x轴、y轴,且过 两点.
(1)求E的方程;
(2)设过点 的直线交E于M,N两点,过M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线段AB交于点T,点H满足 .证明:直线HN过定点.
【答案】(1)解:设椭圆E的方程为 ,过 ,
则 ,解得 , ,
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
(2)证明: ,所以 ,
①若过点 的直线斜率不存在,直线 .代入 ,
可得 , ,代入AB方程 ,可得
,由 得到 .求得HN方程:
,过点 .
②若过点 的直线斜率存在,设 .
联立 得 ,
可得 , ,
且
联立 可得
可求得此时 ,
将 ,代入整理得 ,
将 代入,得
显然成立,
综上,可得直线HN过定点
【知识点】恒过定点的直线;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1)设椭圆方程为 ,将所给点的坐标代入方程求解即可;
(2)分直线斜率是否存在进行讨论,直线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表示直线HN,化简即可得解.
4.(2022·北京)已知椭圆 的一个顶点为 ,焦距为 .
(Ⅰ)求椭圆 的方程:
(Ⅱ)过点 作斜率为 的直线与椭圆 交于不同的两点 ,直线 分别与 轴交于点 ,当 时,求 的值。
【答案】(Ⅰ)由已知
(Ⅱ)设直线 , ,
联立
由 得
, , ,
由ABM共线得
由 得
即
即
解得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可得, 即,结合求得a,即可得椭圆方程;
(2) 设直线 ,,联立方程组,由韦达定理可得,,由 ABM共线 ,ACN共线可得M、N点坐标,再根据,可求得的值.
5.(2022·新高考Ⅰ卷)已知点A(2,1)在双曲线 C: 上,直线 交C于P,Q两点,直线
AP,AQ的斜率之和为0.
(1)求 的斜率;
(2)若 求 的面积.
【答案】(1)因为点A(2,1)在双曲线 上,所以有
解得 ,所以双曲线
设直线 ,
联立 消去y得到
显然 ,否则不可能有两个交点,
而 ,
由韦达定理得 ,
因为直线AP,AQ的斜率之和为0,
所以
所以 所以
即 ,
所以有 ,
将韦达定理代入化简得 ,
而当 ,此时直线 为 ,易知恒过定点 ,故舍去,
所以 ,此时满足 .
(2)又由(1)易知 ,
且
依题可设AP斜率为 , 斜率为- ,
则由夹角公式知(后面补充证明) ,
由对称性易知,只需考虑 的情况就行,
所以有 ,解得 或 (舍).
而 ,同理 ,
而 ,
另一方面,联立 ,(1)
同理 ,(2)
将以上两式相加,得 ,
解得 ,
所以
【知识点】斜率的计算公式;两直线的夹角与到角问题;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析】【分析】(1)先根据题意列式求得双曲线C的方程 ,再结合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以及直线的斜率公式,列式得 ,再判断2k+m-1=0不成立,易得k=-1;
(2)先设AP斜率为 , 斜率为- ,由夹角公式求得 ,同时根据两直线的位置可得 ,结合(1),可得 ,再由韦达定理与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代入计算即可.
6.(2021·新高考Ⅱ卷)已知椭圆C的方程为 ,右焦点为 ,且离心率为 .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M,N是椭圆C上的两点,直线 与曲线 相切.证明:M,N,F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答案】(1)由题意,椭圆半焦距 且 ,所以 ,
又 ,所以椭圆方程为 ;
(2)由(1)得,曲线为 ,
当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不合题意;
当直线 的斜率存在时,设 ,
必要性:
若M,N,F三点共线,可设直线 即 ,
由直线 与曲线 相切可得 ,解得 ,
联立 可得 ,所以 ,
所以 ,
所以必要性成立;
充分性:设直线 即 ,
由直线 与曲线 相切可得 ,所以 ,
联立 可得 ,
所以 ,
所以
,
化简得 ,所以 ,
所以 或 ,所以直线 或 ,
所以直线 过点 ,M,N,F三点共线,充分性成立;
所以M,N,F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结合椭圆的标准方程直接求解即可;
(2)必要性:由三点共线及直线与圆相切可得直线方程,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可证;
充分性:设直线MN:y=kx+b(kb<0),由直线与圆相切得b2=k2+1,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结合弦长公式即可求解.
7.(2021·北京)已知椭圆 过点 ,以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面积为 .
(1)求椭圆E的标准方程;
(2)过点P(0,-3)的直线l斜率为k,交椭圆E于不同的两点B,C,直线AB,AC交y=-3于点M、N,直线AC交y=-3于点N,若|PM|+|PN|≤15,求k的取值范围.
【答案】(1)因为椭圆过 ,故 ,
因为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 ,故 ,即 ,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2)设 ,
因为直线 的斜率存在,故 ,
故直线 ,令 ,则 ,同理 .
直线 ,由 可得 ,
故 ,解得 或 .
又 ,故 ,所以
又
故 即 ,
综上, 或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求解即可;
(2)根据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弦长公式求解即可.
8.(2021·浙江)如图,已知F是抛物线 的焦点,M是抛物线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且 ,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设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与A B两点,斜率为2的直线l与直线 ,x轴依次交于点P,Q,R,N,且 ,求直线l在x轴上截距的范围.
【答案】(1)解:因为 ,故 ,故抛物线的方程为:
(2)解:设 , , ,
所以直线 ,由题设可得 且 .
由 可得 ,故 ,
因为 ,故 ,故 .
又 ,由 可得 ,
同理 ,
由 可得 ,
所以 ,
整理得到 ,
故 ,
令 ,则 且 ,
故 ,
故 即 ,
解得 或 或 .
故直线 在 轴上的截距的范围为 或 或
【知识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即可求得P,进而写出方程;
(2) 设 , 并设 , ,写 出直线 ,代入抛物线,由韦达定理写出关系式,再由 ,结合直线方程 ,推出关系式,进而利用基本不等式以及解相关不等式,得出直线l在x轴上截距的范围。
9.(2021·全国乙卷)已知抛物线C: (p>0)的焦点F到准线的距离为2.
(1)求C的方程.
(2)已知O为坐标原点,点P在C上,点Q满足 ,求直线OQ斜率的最大值.
【答案】(1)抛物线 的焦点 ,准线方程为 ,
由题意,该抛物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所以该抛物线的方程为 ;
(2)设 ,则 ,
所以 ,
由 在抛物线上可得 ,即 ,
所以直线 的斜率 ,
当 时, ;
当 时, ,
当 时,因为 ,
此时 ,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
当 时, ;
综上,直线 的斜率的最大值为 .
【知识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可求得P的值,就可以写出抛物线的方程;
(2)先设出Q的坐标M(x0,y0),在代入已知等式 ,用(x0,yO)表示出 ,再 代入抛物线方程,推导出x0,y0的关系,再表示出OQ的斜率。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斜率最大值即可。
10.(2021·全国乙卷)已知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且F与圆M:x2+(y+4)2=1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4.
(1)求p;
(2)若点P在M上,PA,PB是C的两条切线,A,B是切点,求 PAB的最大值.
【答案】(1)解:焦点 到 的最短距离为 ,所以p=2.
(2)抛物线 ,设A(x1,y1),B(x2,y2),P(x0,y0),则
,
,且 .
, 都过点P(x0,y0),则 故 ,即 .
联立 ,得 , .
所以 = , ,所以
= = = .
而 .故当y0=-5时, 达到最大,最大值为 .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应用
【解析】【分析】(1)因为F点到圆上距离最小的即为F到圆心的距离减去半径1,据此得到结果;
(2)由(1)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分别设出切点A,B的坐标,及P(在圆M上)的坐标,分别写出两条切线的方程,利用A,B都过P点,建立方程求解。最后通过三角形PAB面积表达式,研究最值。
11.(2021·天津)已知椭圆 的右焦点为F,上顶点为B,离心率为 ,且 .
(1)求椭圆的方程;
(2)直线l与椭圆有唯一的公共点M,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N,过N与BF垂直的直线交x轴于点P.若 ,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1)易知点 、 ,故 ,
因为椭圆的离心率为 ,故 , ,
因此,椭圆的方程为 ;
(2)设点 为椭圆 上一点,
先证明直线 的方程为 ,
联立 ,消去 并整理得 , ,
因此,椭圆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
在直线 的方程中,令 ,可得 ,由题意可知 ,即点 ,
直线 的斜率为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
在直线 的方程中,令 ,可得 ,即点 ,
因为 ,则 ,即 ,整理可得 ,
所以, ,因为 , ,故 , ,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a值,结合a,b,c的关系求得b,从而求得椭圆的方程;
(2)设M(x0,y0),可得直线l的方程,求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MP//BF得KMP=KBF,求得x0,y0的值,即可得出直线l的方程
12.(2021·新高考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 (- ,0), ( ,0),点M满足|MF1|-|MF2|=2.记M 的轨迹为C.
(1)求C的方程;
(2)设点T在直线 上,过T 的两条直线分别交C于A,B两点和P,Q两点,且|TA|·|TB|=|TP|·|TQ| ,求直线AB的斜率与直线PQ的斜率之和
【答案】(1) ,
轨迹 为双曲线右半支, , ,
, ,
.
(2)设 ,
设 : ,
联立 ,
,
,
,
,
,
,
设 : ,
同理 ,
,
, ,
,即 ,
,
.
【知识点】双曲线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2)利用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弦长公式求解即可.
13.(2020·新课标Ⅲ·理)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 ,A,B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
(1)求C的方程;
(2)若点P在C上,点Q在直线 上,且 , ,求 的面积.
【答案】(1)解:
, ,
根据离心率 ,
解得 或 (舍),
C的方程为: ,
即
(2)解: 点P在C上,点Q在直线 上,且 , ,
过点P作x轴垂线,交点为M,设 与x轴交点为N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
, , ,
又 , ,
,
根据三角形全等条件“ ”,
可得: ,
,
,
,
设 点为 ,
可得 点纵坐标为 ,将其代入 ,
可得: ,
解得: 或 ,
P点为 或 ,
①当 点为 时,
故 ,
,
,
可得:Q点为 ,
画出图象,如图
, ,
可求得直线 的直线方程为: ,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 ,
面积为: ;
②当 点为 时,
故 ,
,
,
可得:Q点为 ,
画出图象,如图
, ,
可求得直线 的直线方程为: ,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 ,
面积为: ,
综上所述, 面积为: .
【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分析】(1)因为 ,可得 , ,根据离心率公式,结合已知,即可求得答案;(2)点P在C上,点Q在直线 上,且 , ,过点P作x轴垂线,交点为M,设 与x轴交点为N,可得 ,可求得P点坐标,求出直线 的直线方程,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和两点距离公式,即可求得 的面积.
14.(2020·新课标Ⅱ·理)已知椭圆C1: (a>b>0)的右焦点F与抛物线C2的焦点重合,C1的中心与C2的顶点重合.过F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交C1于A,B两点,交C2于C,D两点,且|CD|= |AB|.
(1)求C1的离心率;
(2)设M是C1与C2的公共点,若|MF|=5,求C1与C2的标准方程.
【答案】(1)解: , 轴且与椭圆 相交于A、B两点,
则直线 的方程为 ,
联立 ,解得 ,则 ,
抛物线 的方程为 ,联立 ,
解得 , ,
,即 , ,
即 ,即 ,
,解得 ,因此,椭圆 的离心率为 ;
(2)解:由(1)知 , ,椭圆 的方程为 ,
联立 ,消去 并整理得 ,
解得 或 (舍去),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 ,解得 .
因此,曲线 的标准方程为 ,
曲线 的标准方程为 .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简单性质;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解析】【分析】(1)求出 、 ,利用 可得出关于a、c的齐次等式,可解得椭圆 的离心率的值;(2)由(1)可得出 的方程为 ,联立曲线 与 的方程,求出点M的坐标,利用抛物线的定义结合 可求得c的值,进而可得出 与 的标准方程.
15.(2020·新课标Ⅰ·理)已知A、B分别为椭圆E: (a>1)的左、右顶点,G为E的上顶点, ,P为直线x=6上的动点,PA与E的另一交点为C,PB与E的另一交点为D.
(1)求E的方程;
(2)证明:直线CD过定点.
【答案】(1)解:依据题意作出如下图象:
由椭圆方程 可得: , ,
,
,
椭圆方程为:
(2)证明:设 ,
则直线 的方程为: ,即:
联立直线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可得: ,整理得:
,解得: 或
将 代入直线 可得:
所以点 的坐标为 .
同理可得:点 的坐标为
直线 的方程为: ,
整理可得:
整理得:
故直线 过定点
【知识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由已知可得: , , ,即可求得 ,结合已知即可求得: ,问题得解.(2)设 ,可得直线 的方程为: ,联立直线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即可求得点 的坐标为 ,同理可得点 的坐标为 ,即可表示出直线 的方程,整理直线 的方程可得: ,命题得证.
16.(2020·新高考Ⅱ)已知椭圆C: 过点M(2,3),点A为其左顶点,且AM的斜率为 ,
(1)求C的方程;
(2)点N为椭圆上任意一点,求△AMN的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直线AM的方程为: ,即 .
当y=0时,解得 ,所以a=4,
椭圆 过点M(2,3),可得 ,
解得b2=12.
所以C的方程: .
(2)解:设与直线AM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
如图所示,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与AM距离比较远的直线与椭圆的切点为N,此时△AMN的面积取得最大值.
联立直线方程 与椭圆方程 ,
可得: ,
化简可得: ,
所以 ,即m2=64,解得m=±8,
与AM距离比较远的直线方程: ,
直线AM方程为: ,
点N到直线AM的距离即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利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
由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可得 .
所以△AMN的面积的最大值: .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由题意分别求得a,b的值即可确定椭圆方程;(2)首先利用几何关系找到三角形面积最大时点N的位置,然后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结合判别式确定点N到直线AM的距离即可求得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17.(2020·新高考Ⅰ)已知椭圆C: 的离心率为 ,且过点A(2,1).
(1)求C的方程:
(2)点M,N在C上,且AM⊥AN,AD⊥MN,D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Q,使得|DQ|为定值.
【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解得: ,故椭圆方程为: .
(2)解:设点 .
因为AM⊥AN,∴ ,即 ,①
当直线MN的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 ,如图1.
代入椭圆方程消去 并整理得: ,
②,
根据 ,代入①整理可得:
将②代入, ,
整理化简得 ,
∵ 不在直线 上,∴ ,
∴ ,
于是MN的方程为 ,
所以直线过定点直线过定点 .
当直线MN的斜率不存在时,可得 ,如图2.
代入 得 ,
结合 ,解得 ,
此时直线MN过点 ,
由于AE为定值,且△ADE为直角三角形,AE为斜边,
所以AE中点Q满足 为定值(AE长度的一半 ).
由于 ,故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
故存在点 ,使得|DQ|为定值.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到关于a,b,c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即可确定椭圆方程.(2)设出点M,N的坐标,在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 , 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根据已知条件,已得到m,k的关系,进而得直线MN恒过定点,在直线斜率不存在时要单独验证,然后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确定满足题意的点Q的位置.
18.(2020·天津)已知椭圆 的一个顶点为 ,右焦点为F,且 ,其中O为原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已知点C满足 ,点B在椭圆上(B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 与以C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P,且P为线段 的中点.求直线 的方程.
【答案】解:(Ⅰ) 椭圆 的一个顶点为 ,
,
由 ,得 ,
又由 ,得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
(Ⅱ) 直线 与以C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P,所以 ,
根据题意可知,直线 和直线 的斜率均存在,
设直线 的斜率为k,则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消去 ,可得 ,解得 或 .
将 代入 ,得 ,
所以,点 的坐标为 ,
因为P为线段 的中点,点 的坐标为 ,
所以点P的坐标为 ,
由 ,得点 的坐标为 ,
所以,直线 的斜率为 ,
又因为 ,所以 ,
整理得 ,解得 或 .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或 .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Ⅰ)根据题意,并借助 ,即可求出椭圆的方程;(Ⅱ)利用直线与圆相切,得到 ,设出直线 的方程,并与椭圆方程联立,求出B点坐标,进而求出P点坐标,再根据 ,求出直线 的斜率,从而得解.
19.(2020·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A在椭圆E上且在第一象限内,AF2⊥F1F2,直线AF1与椭圆E相交于另一点B.
(1)求△AF1F2的周长;
(2)在x轴上任取一点P,直线AP与椭圆E的右准线相交于点Q,求 的最小值;
(3)设点M在椭圆E上,记△OAB与△MAB的面积分别为S1,S2,若S2=3S1,求点M的坐标.
【答案】(1)解:∵椭圆 的方程为
∴ ,
由椭圆定义可得: .
∴ 的周长为
(2)解:设 ,根据题意可得 .
∵点 在椭圆 上,且在第一象限,
∴
∵准线方程为
∴
∴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 的最小值为 .
(3)解:设 ,点M到直线 的距离为d.
∵ ,
∴直线 的方程为
∵点O到直线 的距离为 ,
∴
∴
∴①
∵②
∴联立①②解得 , .
∴ 或 .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椭圆的定义
【解析】【分析】(1)根据椭圆定义可得 ,从而可求出 的周长;(2)设 ,根据点A在椭圆E上,且在第一象限, ,求出 ,根据准线方程得Q点坐标,再根据向量坐标公式,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即可出最小值;(3)设出设 ,点M到直线 的距离为d,由点O到直线 的距离与 ,可推出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及 满足椭圆方程,解方程组即可求得坐标.
20.(2020·北京)已知椭圆 过点 ,且 .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过点 的直线l交椭圆C于点 ,直线 分别交直线 于点 .求 的值.
【答案】解:(Ⅰ)设椭圆方程为: ,由题意可得:
,解得: ,
故椭圆方程为: .
(Ⅱ)设 , ,直线 的方程为: ,
与椭圆方程 联立可得: ,
即: ,
则: .
直线MA的方程为: ,
令 可得: ,
同理可得: .
很明显 ,且: ,注意到:
,
而:
,
故 .
从而 .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Ⅰ)由题意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即可确定椭圆方程;(Ⅱ)首先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然后由直线MA,NA的方程确定点P,Q的纵坐标,将线段长度的比值转化为纵坐标比值的问题,进一步结合韦达定理可证得 ,从而可得两线段长度的比值.
21.(2019·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 的焦点为F1(–1、0),F2(1,0).过F2作x轴的垂线l,在x轴的上方,l与圆F2: 交于点A,与椭圆C交于点D.连结AF1并延长交圆F2于点B,连结BF2交椭圆C于点E,连结DF1.已知DF1= .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求点E的坐标.
【答案】(1)解:设椭圆C的焦距为2c.
因为F1(-1,0),F2(1,0),所以F1F2=2,c=1.
又因为DF1= ,AF2⊥x轴,所以DF2= ,
因此2a=DF1+DF2=4,从而a=2.
由b2=a2-c2,得b2=3.
因此,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2)解:解法一:由(1)知,椭圆C: ,a=2,因为AF2⊥x轴,所以点A的横坐标为1.
将x=1代入圆F2的方程(x-1) 2+y2=16,解得y=±4.
因为点A在x轴上方,所以A(1,4).
又F1(-1,0),所以直线AF1:y=2x+2.
由 ,得 ,解得 或 .将 代入 ,得 ,
因此 .又F2(1,0),所以直线BF2: .
由 ,得 ,解得 或 .
又因为E是线段BF2与椭圆的交点,所以 .
将 代入 ,得 .因此 .解法二:
由(1)知,椭圆C: .如图,连结EF1.
因为BF2=2a,EF1+EF2=2a,所以EF1=EB,
从而∠BF1E=∠B.
因为F2A=F2B,所以∠A=∠B,
所以∠A=∠BF1E,从而EF1∥F2A.
因为AF2⊥x轴,所以EF1⊥x轴.
因为F1(-1,0),由 ,得 .
又因为E是线段BF2与椭圆的交点,所以 .
因此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 (1) 利用焦距求出c的值,再利用DF1= ,AF2⊥x轴,结合勾股定理和椭圆的定义得出a的值,再利用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式求出b的值,从而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2)利用两种方法求出点E的坐标,利用椭圆的标准方程求出 的值和焦点 坐标,再利用 的值求出圆F2: 的标准方程,再利用过F2作x轴的垂线l,求出直线l的方程,再利用直线l与圆F2: 交于点A,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A的坐标,再利用直线l与椭圆C交于点D,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D的坐标,连结AF1并延长交圆F2于点B,从而求出交点B的坐标,连结BF2交椭圆C于点E,再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或角之间的关系式,从而求出交点E的坐标。
22.(2019·浙江)如图,已知点F(1,0)为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A,B两点,点C在抛物线上,使得△ABC的重心G在x轴上,直线AC交x轴于点Q,且Q在点F右侧,记△AFG,△CQG的面积分别为S1,S2.
(1)求P的值及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2)求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G点坐标.
【答案】(1)由题意得 ,即p=2.
所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1.
(2)设 ,重心 .令 ,则 . 由于直线AB过F,故直线AB方程为 ,代入 ,得 , 故 ,即 ,所以 . 又由于 及重心G在x轴上,故 ,得 . 所以,直线AC方程为 ,得 .
由于Q在焦点F的右侧,故 .从而
. 令 ,则m>0, .
当 时, 取得最小值 ,此时G(2,0).
【知识点】抛物线的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焦点坐标求出p,即可得到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2)设出相应点的坐标及直线方程,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根据韦达定理,结合换元法,即可求出相应的最小值.
23.(2019·天津)设椭圆 的左焦点为 ,左顶点为 ,顶点为B.已知 ( 为原点).
(Ⅰ)求椭圆的离心率;
(Ⅱ)设经过点 且斜率为 的直线 与椭圆在 轴上方的交点为 ,圆 同时与 轴和直线 相切,圆心 在直线 上,且 ,求椭圆的方程.
【答案】解:(Ⅰ)设椭圆的半焦距为 ,由已知有 ,又由 ,消去 得 ,解得 .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为 .
(Ⅱ)由(Ⅰ)知, , ,故椭圆方程为 .由题意, ,则直线 的方程为 .点P的坐标满足 ,消去 并化简,得到 ,解得 ,代入到 的方程,解得 .因为点 在 轴上方,所以 .由圆心 在直线 上,可设 .因为 ,且由(Ⅰ)知 ,故 ,解得 .因为圆 与 轴相切,所以圆的半径为2,又由圆 与 相切,得 ,可得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 【分析】(Ⅰ)由 |得, ,又 ,即可求椭圆的离心率;
(Ⅱ)点斜式设出直线 的方程,由离心率的值设出椭圆的方程,将这两个方程联立方程组,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用 表示出点P,再由圆心 在直线 上,设 ,由 ,列出关于等式 ,求出 ,再由圆 与 轴相切求出 ,即可求出椭圆的方程.
24.(2019·天津)设椭圆 的左焦点为 ,上顶点为 .已知椭圆的短轴长为4,离心率为 .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点 在椭圆上,且异于椭圆的上、下顶点,点 为直线 与 轴的交点,点 在 轴的负半轴上.若 ( 为原点),且 ,求直线 的斜率.
【答案】解:(Ⅰ)设椭圆的半焦距为 ,依题意, ,又 ,可得 ,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
(Ⅱ)由题意,设 .设直线 的斜率为 ,又 ,则直线 的方程为 ,与椭圆方程联立 整理得 ,可得 ,代入 得 ,进而直线 的斜率 .在 中,令 ,得 .由题意得 ,所以直线 的斜率为 .由 ,得 ,化简得 ,从而 .
所以,直线 的斜率为 或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和圆锥曲线的性质。
(Ⅰ)由椭圆的短轴长,离心率,即可求 ,进而求得椭圆的方程;
(Ⅱ)由已知条件写出直线 的点斜式,把直线 的方程跟椭圆的方程联立,用 表示出P点的坐标,进而求出 ,在通过已知条件求出 ,由 ,得出 求出 的值,进而得出直线 的斜率。
25.(2019·全国Ⅲ卷理)已知曲线C:
,D为直线y=- 的动点,过D作C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
(1)证明:直线AB过定点;
(2)若以E(0,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B相切,且切点为线段AB的中点,求四边形ADBE的面积.
【答案】(1)解:设 ,则 . 由于 ,所以切线DA的斜率为 ,故 . 整理得 设 ,同理可得 . 故直线AB的方程为 .
所以直线AB过定点 .
(2)由(1)得直线AB的方程为 . 由 ,可得 . 于是 , .
设 分别为点D,E到直线AB的距离,则 .
因此,四边形ADBE的面积 .
设M为线段AB的中点,则 .
由于 ,而 , 与向量 平行,所以 .解得t=0或 . 当 =0时,S=3;当 时, .
因此,四边形ADBE的面积为3或 .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 【分析】(1)先求导,分别得到切线DA和DB的方程,可得直线AB的方程,即可证明直线AB过定点;(2)由(1)中直线AB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弦长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分别得到|AB|与点D,E到直线AB的距离,由 与向量 平行列式,即可求出四边形ADBE的面积.
26.(2019·全国Ⅱ卷理)已知点A( 2,0),B(2,0),动点M(x,y)满足直线AM与BM的斜率之积为 .记M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的方程,并说明C是什么曲线;
(2)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C于P,Q两点,点P在第一象限,PE⊥x轴,垂足为E,连结QE并延长交C于点G.
(i)证明: 是直角三角形;
(ii)求 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解:由题设得 ,化简得 ,所以C为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不含左右顶点.
(2)(i)设直线PQ的斜率为k,则其方程为 .由 得 .记 ,则 .于是直线 的斜率为 ,方程为 .由 得 .①设 ,则 和 是方程①的解,故 ,由此得 .从而直线 的斜率为 .所以 ,即 是直角三角形.(ii)由(i)得 , ,所以△PQG的面积 .
设t=k+ ,则由k>0得t≥2,当且仅当k=1时取等号.
因为 在[2,+∞)单调递减,所以当t=2,即k=1时,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
因此,△PQG面积的最大值为 .
【知识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 【分析】(1)根据AM,BM斜率之积为 ,列出等式,即可得到曲线C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不含左右顶点.(2)(i)设出PQ解析式,联立PQ解析式与曲线C,得到P、Q两点坐标,即可得到E点坐标,根据Q、E两点坐标得到QE的解析式,联立QE与曲线C,可得G点坐标,再根据G、P点坐标,得到PG斜率。化简可得 ,得证 为直角三角形。
(ii)由(i)知, ,所以, ,由(i)分别求出, , 化简S可得关于K的函数表达式,考虑K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S的最大值。
27.(2019·北京)已知椭圆C: 的右焦点为(1.0),且经过点A(0,1).
(I)求椭圆C的方程;
(II)设O为原点,直线l:y=kx+t(t≠±1)与椭圆C交于两个不同点P,Q,直线AP与x轴交于点M,直线AQ与x轴交于点N,|OM|·|ON|=2,求证:直线l经过定点.
【答案】解:(I)根据焦点为(1,0),可知c=1,
根据椭圆经过(0,1)可知b=1,故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
(II)设 ,
则直线 ,直线 ,
解得 ,
故 ,
将直线y=kx+t与椭圆方程联立,
得 ,
故 ,所以 ,
故 ,
解得t=0,故直线方程为y=kx,一定经过原点(0,0).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I)根据焦点坐标和A点坐标,求出a和b,即可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
(II)设出P和Q的坐标,表示出M和N的坐标,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结合韦达定理,表示OM与ON,根据 ,解得t=0,即可确定直线恒过定点(0,0).
28.(2019·北京)已知抛物线C:x2=-2py经过点(2,-1).
(I)求抛物线C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
(II)设O为原点,过抛物线C的焦点作斜率不为0的直线l交抛物线C于两点M,N,直线y=-1分别交直线OM,ON于点A和点B.求证: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y轴上的两个定点.
【答案】 解:(I)将(2,-1)代入抛物线方程,
得 ,解得p=2,故抛物线方程为 ,其准线方程为y=1;
(II)过焦点(0,-1)作直线l,由于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故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l:y=kx-1, ,
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 ,
由韦达定理 ,
则 ,
令y=-1,则 ,
设以AB为直径的圆上点P(a,b),则 ,
,
整理得 ,
令a=0,则 ,所以b=1或b=-3,
即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y轴的两个定点(0,1)和(0,-3).
【知识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 【分析】(I)将点的坐标代入,即可求出抛物线的方程和准线;
(II)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表示点的坐标,结合圆的特点,求出圆的方程,即可求出相应定点坐标.
29.(2019·全国Ⅰ卷理)已知抛物线C:y2=3x的焦点为F,斜率为 的直线l与C的交点为A,B,与x轴的交点为P。
(1)若|AF|+|BF|=4,求l的方程:
(2)若 ,求|AB|。
【答案】(1) 解:设直线 的方程为:
的方程为:
(2) 解: ,
由 得: 联立上式得
【知识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分析】(1)由抛物线求出焦点坐标,再利用斜截式设出斜率为 的直线l的方程,再利用直线l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B,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坐标,再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出b的值,再利用斜率和b的值求出直线 的方程。(2)利用斜截式设出斜率为 的直线l的方程,再利用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P,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P的坐标,再由共线定理的坐标表示求出b的值和交点A,B的纵坐标,再利用直线的斜率结合韦达定理与交点坐标的关系式,用弦长公式求出弦长AB的值。
30.(2018·全国Ⅰ卷理)设椭圆 的右焦点为 ,过 得直线 与 交于 两点,点 的坐标为 .
(1)当 与 轴垂直时,求直线 的方程;
(2)设 为坐标原点,证明: .
【答案】(1)解:由已知得 ,l的方程为x=1.
由已知可得,点A的坐标为 或 .
所以AM的方程为 或 .
(2)解:当l与x轴重合时, .
当l与x轴垂直时,OM为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 .
当l与x轴不重合也不垂直时,设l的方程为 , ,
则 ,直线MA,MB的斜率之和为 .由 得 .将 代入 得 .所以, .则 .
从而 ,故MA,MB的倾斜角互补,所以 .
综上, .
【知识点】椭圆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椭圆方程得F的坐标,得到直线l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中求出点A,B的坐标,再求出直线AM的方程;(2) 等价于直线MA,MB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设出直线l的方程代入到椭圆的方程中,消去x得到关于y的二次方程,由韦达定理计算直线MA,MB的斜率的和为0,得证.
31.(2018·天津)设椭圆 (a>b>0)的左焦点为F,上顶点为B.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 ,点A的坐标为 ,且 .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直线l: 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且l与直线AB交于点Q.若 (O为原点),求k的值.
【答案】解:解:(Ⅰ)设椭圆的焦距为2c,则 ,
又 。
由 ,从而ab=6.
∴a=3.b=2.
即椭圆方程为: 。
(Ⅱ)设 ,由已知 。
故 ,
又
从而
∴
又 ,
又 。 ,
又 ,
∴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Ⅰ)由椭圆几何性质,得到a,b。
(Ⅱ)由已知条件得到P,Q纵坐标关系,联立方程组,将P,Q纵坐标分别用k表示。
32.(2018·天津)设椭圆 的右顶点为A,上顶点为B.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 , .
(I)求椭圆的方程;
(II)设直线 与椭圆交于 两点, 与直线 交于点M,且点P,M均在第四象限.若 的面积是 面积的2倍,求k的值.
【答案】解:(I)设椭圆的焦距为2c,由已知得 ,
又 ,
∴
由 , .
∴椭圆的方程为 .
(II)设P , M ,则 ,
点 的坐标为 的面积是 面积的2倍,可得 ,
从而 ,即 .
易知直线 的方程为 ,由方程组 消去y,可得 .由方程组 消去 ,可得 .由 ,可得 ,两边平方,整理得 ,解得 ,或 .
当 时, ,不合题意,舍去;当 时, , ,符合题意.
∴ 的值为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椭圆定义求出a,b;(2)联立方程组求解。
33.(2018·全国Ⅱ卷理)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F,过F点且斜率
的直线
与
交于
两点,
.
(1)求
的方程。
(2)求过点
且与
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答案】(1)设直线l 的方程:y=k(x-1)将其代入抛物线C:y2=4x得到:
K2x2-(2k2+4)x+k2=0
设A(x1,y1),B(x2,y2),△=(2k2+4)-4k2=16k2+16>0
X1+x2=2+
而 ,且k>0
解得:k=1
所以直线l的方程:y=x-1
(2)由(1)得A,B的中点坐标为:(3,2),所以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2=-(x-3),即y=-x+5
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x0,y0),则
解得: 或
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2)2=16或(x-11)2+(y+6)2=144
【知识点】抛物线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弦长公式,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知识易得l的方程;(2)找圆心,求半径。
34.(2018·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椭圆C过点 ,焦点 ,圆O的直径为 .
(1)求椭圆C及圆O的方程;
(2)设直线 与圆O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
①若直线 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P的坐标;
②直线 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 的面积为 ,求直线 的方程.
【答案】(1)解:∵∴圆O: ,点 在椭圆上,
又 ∴a=2,b=1,即 :
(2)解:①直线l概率 ,设l:y=kx+m( ,m>0)
,
,
∴
又 ,又
∴
②设 ,由①知
又l与椭圆C相交,由②得过程知
∴
又
O到l距离d
∵
=
又 ∴
∴直线l方程:
【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分析】(1)由椭圆方程,待定系数法求出椭圆;(2)①联立直线,围与直线椭圆相切, ,求出k,m;②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由弦长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出面积。
35.(2018·全国Ⅲ卷理)已知斜率为 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两点,线段 的中点为
(1)证明:
(2)设 为 的右焦点, 为 上一点,且 ,证明: 成等差数列,并求该数列的公差。
【答案】(1)解:设
设A(x1,y1)B(x2,y2)
所以
又
所以 所以
(2)解:F(1,0) 所以P(1,-2m)在抛物线上
所以3+16m2=12 16m2=9
即
又
同理
所以
所以
所以 为等差数列
2d=
=
=
=
=±
d=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性质;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应用
【解析】【分析】(1)联立方程解,利用M在椭圆内部得到m范围,再由k,m关系,得到k范围;
(2)由向量运算,将P坐标用m表示,在椭圆上求出m,再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到|FA|、|FB|用韦达定理表示,得到d.
36.(2018·北京)已知抛物线C: =2px经过点p(1,2),过点Q(0,1)的直线l与抛物线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直线PA交y轴于M,直线PB交y轴于N.
(Ⅰ)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Ⅱ)设O为原点, , ,求证: + 为定值.
【答案】(Ⅰ) ,所以抛物线方程
因为直线过(0, 1 )由题意可得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可得,直线I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直线1的方程为:y=kx+1,
由题意可得直线l不过P ,而kPQ==1,
若直线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1 ,-2),则该点与P所在的直线与y轴没有交点,与题意矛盾这时k==-3,
所以直线的斜率k≠-3 ,
直线与抛物线联立可得: ,整理得:
综上可得: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k∈(-∞,1),且k≠-3,且k≠-0
(Ⅱ) ,
∴
令x=0,
∴
(定值)
【知识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待定系数法求出P,联立方程组 求出k范围;(2)设而不求,先化简 得到M,N两点间系数关系,再转化为 , , , 关系,代入韦达定理,即可求出值.
37.(2018·北京)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 ,焦距2 .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M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
(Ⅰ)求椭圆M的方程;
(Ⅱ)若 ,求 的最大值;
(Ⅲ)设 ,直线PA与椭圆M的另一个交点为C,直线PB与椭圆M的另一个交点为D.若C,D和点 共线,求k.
【答案】解:(Ⅰ) ;
∴椭圆方程
(Ⅱ)l:y=x+m,
当m=0时,
(Ⅲ)设
∴
代入上式得
则
即
同理
因为C、D和 共线,所以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ab.(2)联立方程组,弦长公式可求;(3)联立方程组,均用 表示, 表示,得到关系,则得到k.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