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解答题)——大数据之五年(2018-2022)高考真题汇编(新高考卷与全国理科)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列(解答题)——大数据之五年(2018-2022)高考真题汇编(新高考卷与全国理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3 08:22:2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数列(解答题)——大数据之五年(2018-2022)高考真题汇编(新高考卷与全国理科)
一、解答题
1.(2022·新高考Ⅱ卷)已知 为等差数列,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 .
(1)证明: ;
(2)求集合 中元素个数.
【答案】(1)证明:设数列 的公差为 ,所以, ,即可解得, ,所以原命题得证.
(2)解:由(1)知 ,
由 知:
即 ,即 ,
因为 ,故 ,解得
故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为9个.
【知识点】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最值;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解析】【分析】(1)设数列的公差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即可证出;
(2)根据题意化简可得,即可解出.
2.(2022·全国甲卷)记 为数列 的前n项和.已知 .
(1)证明: 是等差数列;
(2)若 成等比数列,求 的最小值.
【答案】(1)已知 ,即 ①,
当 时, ②,
①-②得, ,
即 ,
即 ,所以 , 且 ,
所以 是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中 可得, , , ,
又 , , 成等比数列,所以 ,
即 ,解得 ,
所以 ,所以 ,
所以,当 或 时 .
【知识点】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递推式
【解析】【分析】(1)依题意可得 ,根据 ,作差即可得到 ,从而得证;
(2)由(1)及等比中项的性质求出a1,即可得到{an}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计算可得.
3.(2022·新高考Ⅰ卷)记 为数列 的前n项和,已知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1)求 的通项公式;
(2)证明:
【答案】(1)因为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而 ,
所以 ①
时, ②
①-②有: .
所以 ,
以上式子相乘,得
经检验, 时, ,符合.
所以 .
(2)由(1)知
所以
所以 = =
因为 ,所以 ,
所以 ,
即 .
【知识点】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由利用Sn与an的关系,得 ,再利用累积法,可得an;
(2)由(1)得 ,利用裂项相消求和求得 ,再解不等式即可.
4.(2021·新高考Ⅱ卷)记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若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2)求使 成立的n的最小值.
【答案】(1)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 ,则: ,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从而有: ,

从而: ,由于公差不为零,故: ,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2)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则: ,
则不等式 即: ,整理可得: ,
解得: 或 ,又 为正整数,故 的最小值为7.
【知识点】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性质直接求解即可;
(2)首先求得前n项和的表达式,然后求解二次不等式即可确定n的最小值.
5.(2021·全国乙卷)设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数列 满足 ,已知 ,3 ,9 成等差数列.
(1)求 和 的通项公式;
(2)记 和 分别为 和 的前n项和.证明: < .
【答案】(1)因为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且 , , 成等差数列,
所以 ,所以 ,
即 ,解得 ,所以 ,
所以 .
(2)证明:由(1)可得 ,
,①
,②
①②得 ,
所以 ,
所以 ,
所以 .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解析】【分析】由 , , 成等差数列,列关系式等比数列 的公比q,进而得到 ,再由bn与an的关系求得bn;
(2)先根据条件求得 ,再由错项相减的方法求得的表达式,最后用求差比较法,证明 < .
6.(2021·全国甲卷)记 为 的前 项和,已知 ,且数列 是等差数列.证明: 是等差数列.
【答案】∵数列 是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 ,
∴ ,
∴当 时,
当 时, ,满足 ,
∴ 的通项公式为 ,

∴ 是等差数列.
【知识点】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由 数列 是等差数列 ,及 ,即可得到 等差数列 的公差 ,从而得到 , ,进一步根据an与sn的关系,以及等差数列的定义,证明
是等差数列.
7.(2021·全国甲卷)已知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记Sn为{an}的前n项和,从下面①②③中选取两个作为条件,证明另外一个成立.
①数列{an}是等差数列:②数列{ }是等差数列;③a2=3a1
注:若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选①②作条件证明③:
设 ,则 ,
当 时, ;
当 时, ;
因为 也是等差数列,所以 ,解得 ;
所以 ,所以 .
选①③作条件证明②:
因为 , 是等差数列,
所以公差 ,
所以 ,即 ,
因为 ,
所以 是等差数列.
选②③作条件证明①:
设 ,则 ,
当 时, ;
当 时, ;
因为 ,所以 ,解得 或 ;
当 时, ,当 时, 满足等差数列的定义,此时 为等差数列;
当 时, , 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可知 为等差数列.
【知识点】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选(1)(2)做条件时,证明 ③: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得出 ,且 也是等差数列 , 进一步递推出 ③ ;
若选 ①③作条件证明②: 由 ,显然 再写出前n项的和与a1,n的关系式 ,进而证明 是等差数列.;
选②③作条件证明①: 先设 ,进一步形为 , 再根据 an与sn的关系,分n为1,n>1,推导出 ,显然 为等差数列 。
8.(2021·全国乙卷)记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bn为数列{Sn}的前n项积,已知 =2.
(1)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
(2)求{an}的通项公式.
【答案】(1)由已知 + =2,则 =Sn(n≥2)
+ =2 2bn-1+2=2bn bn-bn-1= (n≥2),b1=
故{bn}是以 为首项,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知bn= +(n-1) = ,则 + =2 Sn=
n=1时,a1=S1=
n≥2时,an=Sn-Sn-1= - =
故an=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递推式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及前n项和的定义,由递推关系,求证。
(2)呈上,先写出bn,再求{bn}前n磺的和 Sn ,再由 an与 Sn 的关系,进一步求得结果。
9.(2021·天津)已知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前8项和为64. 是公比大于0的等比数列, .
(1)求 和 的通项公式;
(2)记 .
(i)证明 是等比数列;
(ii)证明
【答案】(1)因为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前8项和为64.
所以 ,所以 ,
所以 ;
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
所以 ,解得 (负值舍去),
所以 ;
(2)(i)由题意, ,
所以 ,
所以 ,且 ,
所以数列 是等比数列;
(ii)由题意知, ,
所以 ,
所以 ,
设 ,
则 ,
两式相减得 ,
所以 ,
所以 .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求和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求解即可;
(2)(ⅰ)运算可得,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得证;
(ⅱ)利用放缩法得,进而可得,结合错位相减法即可得证.
10.(2021·新高考Ⅰ)已知数列{ }满足 =1,
(1)记 = ,写出 , ,并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求 的前20项和
【答案】(1) 为偶数,
则 , ,
,即 ,且 ,
是以 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 .
(2)当 为奇数时, ,
的前 项和为

由(1)可知,

的前20项和为 .
【知识点】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2)运用分组求和法,结合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11.(2020·新课标Ⅲ·理)设数列{an}满足a1=3, .
(1)计算a2,a3,猜想{an}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
(2)求数列{2nan}的前n项和Sn.
【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 ,
由数列 的前三项可猜想数列 是以3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即 ,
证明如下:
当 时, 成立;
假设 时, 成立.
那么 时, 也成立.
则对任意的 ,都有 成立
(2)解:由(1)可知,
,①
,②
由①②得:

即 .
【知识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数学归纳法
【解析】【分析】(1)利用递推公式得出 ,猜想得出 的通项公式,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2)由错位相减法求解即可.
12.(2020·新课标Ⅰ·理)设 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 为 , 的等差中项.
(1)求 的公比;
(2)若 ,求数列 的前n项和.
【答案】(1)解:设 的公比为q, 为 的等差中项,


(2)解:设 的前 项和为 , ,
,①
,②
①②得,

.
【知识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性质
【解析】【分析】(1)由已知结合等差中项关系,建立公比q的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2)由(1)结合条件得出 的通项,根据 的通项公式特征,用错位相减法,即可求出结论.
13.(2020·新高考Ⅱ)已知公比大于 的等比数列 满足 .
(1)求 的通项公式;
(2)求 .
【答案】(1)解: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q(q>1),则 ,
整理可得: ,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2)解:由于: ,故:
.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到关于首项、公比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得到首项、公比的值即可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2)首先求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然后结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解其前n项和即可.
14.(2020·新高考Ⅰ)已知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 满足 .
(1)求 的通项公式;
(2)记 为 在区间 中的项的个数,求数列 的前100项和 .
【答案】(1)解:由于数列 是公比大于 的等比数列,设首项为 ,公比为q,依题意有 ,解得解得 ,或 (舍),
所以 ,所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2)解:由于 ,所以
对应的区间为: ,则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所以 .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类比推理
【解析】【分析】(1)利用基本元的思想,将已知条件转化为 的形式,求解出 ,由此求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2)通过分析数列 的规律,由此求得数列 的前100项和 .
15.(2020·天津)已知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 .
(Ⅰ)求 和 的通项公式;
(Ⅱ)记 的前 项和为 ,求证: ;
(Ⅲ)对任意的正整数 ,设 求数列 的前2n项和.
【答案】解:(Ⅰ)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d,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q.
由 , ,可得d=1.
从而 的通项公式为 .
由 ,
又q≠0,可得 ,解得q=2,
从而 的通项公式为 .
(Ⅱ)证明:由(Ⅰ)可得 ,
故 , ,
从而 ,
所以 .
(Ⅲ)当n为奇数时, ,
当n为偶数时, ,
对任意的正整数n,有 ,
和 ①
由①得 ②
由①②得 ,
由于 ,
从而得: .
因此, .
所以,数列 的前2n项和为 .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解析】【分析】(Ⅰ)由题意分别求得数列的公差、公比,然后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结果;(Ⅱ)利用(Ⅰ)的结论首先求得数列 前n项和,然后利用作差法证明即可;(Ⅲ)分类讨论n为奇数和偶数时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分别利用指数型裂项求和和错位相减求和计算 和 的值,据此进一步计算数列 的前2n项和即可.
16.(2019·天津)设 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已知 , , .
(Ⅰ)求 和 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 满足 求 .
【答案】解:(Ⅰ)解: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d,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q依题意,得 ,解得 ,故 .
所以, 的通项公式为 , 的通项公式 为 .
(Ⅱ)解:
=
. ①
, ②
②-①得, .
所以,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解析】 【分析】(I)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设 的公差为 , 的公比为 ,根据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联立方程求得 和 ,进而可得 、 的通项公式;
(II)数列 的通项公式由等差和等比数列构成,进而可用错位相减法求得前 项和 ..
17.(2019·全国Ⅱ卷理)已知数列{an}和{bn}满足a1=1,b1=0, , .
(1)证明:{an+bn}是等比数列,{an–bn}是等差数列;
(2)求{an}和{bn}的通项公式.
【答案】(1)解:由题设得 ,即 . 又因为a1+b1=l,所以 是首项为1,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由题设得 , 即 .
又因为a1–b1=l,所以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由(1)知, , .
所以 ,

【知识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
【解析】 【分析】(1)整理已知的递推公式即可得出 ,则 是首项为1,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再结合已知条件可推出 .即可得出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2)结合(1)的结论把两个数列 、 的通项公式相减,即可得出两个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
18.(2019·北京)设{an}是等差数列,a1=-10,且a2+10,a3+8,a4+6成等比数列.
(I)求{an}的通项公式;
(Ⅱ)记{an}的前n项和为Sn,求Sn的最小值.
【答案】解:(I)根据三者成等比数列,
可知 ,
故 ,
解得d=2,
故 ;
(Ⅱ)由(I)知 ,
该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为n=5.5,
故n=5或6时, 取最小值-30.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I)根据等比中项,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d,即可求出 ;(Ⅱ)由(1),求出 ,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相应的最小值.
19.(2018·全国Ⅱ卷理)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1=-7,S3=-15.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Sn,并求Sn的最小值。
【答案】(1)设数列的公差为d,由题意有:
a1=-7,S3=3a2=-15
a2=-5,d=2
∴an=a1+(n-1)d=-7+2(n-1)=2n-9
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2n-9
(2)由(1)知数列{an}的前n项和
Sn=n(n-8)=n2-8n=(n-4)2-16≥-16
当n=4时取等,所以Sn的最小值为-16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a1,S3可求得数列的公差,进而可求{an}的通项公式;
(2)由前n项和公式易得Sn,再根据二次函数求最值.
20.(2018·全国Ⅲ卷理)等比数列 中, .
(1)求 的通项公式;
(2)记 为 的前 项和,若Sm=63,求m。
【答案】(1)解:因为 ,a5=4a3
q4=4q2 q=±2

(2)解:

【知识点】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由等比数列定义求出q,再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到 再解出m.
21.(2018·北京)设 是等差数列,且 , +a3=5 .
(Ⅰ)求 的通项公式;
(Ⅱ)求 + +…+ .
【答案】解:(Ⅰ),∵ , ,
∴ ,则 ,
∴ 。
(Ⅱ) ,
∴ ,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
【解析】【分析】(Ⅰ)由等差数列性质,求出 ,(Ⅱ)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数列(解答题)——大数据之五年(2018-2022)高考真题汇编(新高考卷与全国理科)
一、解答题
1.(2022·新高考Ⅱ卷)已知 为等差数列,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 .
(1)证明: ;
(2)求集合 中元素个数.
2.(2022·全国甲卷)记 为数列 的前n项和.已知 .
(1)证明: 是等差数列;
(2)若 成等比数列,求 的最小值.
3.(2022·新高考Ⅰ卷)记 为数列 的前n项和,已知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1)求 的通项公式;
(2)证明:
4.(2021·新高考Ⅱ卷)记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若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2)求使 成立的n的最小值.
5.(2021·全国乙卷)设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数列 满足 ,已知 ,3 ,9 成等差数列.
(1)求 和 的通项公式;
(2)记 和 分别为 和 的前n项和.证明: < .
6.(2021·全国甲卷)记 为 的前 项和,已知 ,且数列 是等差数列.证明: 是等差数列.
7.(2021·全国甲卷)已知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记Sn为{an}的前n项和,从下面①②③中选取两个作为条件,证明另外一个成立.
①数列{an}是等差数列:②数列{ }是等差数列;③a2=3a1
注:若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8.(2021·全国乙卷)记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bn为数列{Sn}的前n项积,已知 =2.
(1)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
(2)求{an}的通项公式.
9.(2021·天津)已知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前8项和为64. 是公比大于0的等比数列, .
(1)求 和 的通项公式;
(2)记 .
(i)证明 是等比数列;
(ii)证明
10.(2021·新高考Ⅰ)已知数列{ }满足 =1,
(1)记 = ,写出 , ,并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求 的前20项和
11.(2020·新课标Ⅲ·理)设数列{an}满足a1=3, .
(1)计算a2,a3,猜想{an}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
(2)求数列{2nan}的前n项和Sn.
12.(2020·新课标Ⅰ·理)设 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 为 , 的等差中项.
(1)求 的公比;
(2)若 ,求数列 的前n项和.
13.(2020·新高考Ⅱ)已知公比大于 的等比数列 满足 .
(1)求 的通项公式;
(2)求 .
14.(2020·新高考Ⅰ)已知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 满足 .
(1)求 的通项公式;
(2)记 为 在区间 中的项的个数,求数列 的前100项和 .
15.(2020·天津)已知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 .
(Ⅰ)求 和 的通项公式;
(Ⅱ)记 的前 项和为 ,求证: ;
(Ⅲ)对任意的正整数 ,设 求数列 的前2n项和.
16.(2019·天津)设 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已知 , , .
(Ⅰ)求 和 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 满足 求 .
17.(2019·全国Ⅱ卷理)已知数列{an}和{bn}满足a1=1,b1=0, , .
(1)证明:{an+bn}是等比数列,{an–bn}是等差数列;
(2)求{an}和{bn}的通项公式.
18.(2019·北京)设{an}是等差数列,a1=-10,且a2+10,a3+8,a4+6成等比数列.
(I)求{an}的通项公式;
(Ⅱ)记{an}的前n项和为Sn,求Sn的最小值.
19.(2018·全国Ⅱ卷理)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1=-7,S3=-15.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Sn,并求Sn的最小值。
20.(2018·全国Ⅲ卷理)等比数列 中, .
(1)求 的通项公式;
(2)记 为 的前 项和,若Sm=63,求m。
21.(2018·北京)设 是等差数列,且 , +a3=5 .
(Ⅰ)求 的通项公式;
(Ⅱ)求 +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证明:设数列 的公差为 ,所以, ,即可解得, ,所以原命题得证.
(2)解:由(1)知 ,
由 知:
即 ,即 ,
因为 ,故 ,解得
故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为9个.
【知识点】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最值;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解析】【分析】(1)设数列的公差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即可证出;
(2)根据题意化简可得,即可解出.
2.【答案】(1)已知 ,即 ①,
当 时, ②,
①-②得, ,
即 ,
即 ,所以 , 且 ,
所以 是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中 可得, , , ,
又 , , 成等比数列,所以 ,
即 ,解得 ,
所以 ,所以 ,
所以,当 或 时 .
【知识点】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递推式
【解析】【分析】(1)依题意可得 ,根据 ,作差即可得到 ,从而得证;
(2)由(1)及等比中项的性质求出a1,即可得到{an}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计算可得.
3.【答案】(1)因为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而 ,
所以 ①
时, ②
①-②有: .
所以 ,
以上式子相乘,得
经检验, 时, ,符合.
所以 .
(2)由(1)知
所以
所以 = =
因为 ,所以 ,
所以 ,
即 .
【知识点】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由利用Sn与an的关系,得 ,再利用累积法,可得an;
(2)由(1)得 ,利用裂项相消求和求得 ,再解不等式即可.
4.【答案】(1)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 ,则: ,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从而有: ,

从而: ,由于公差不为零,故: ,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2)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则: ,
则不等式 即: ,整理可得: ,
解得: 或 ,又 为正整数,故 的最小值为7.
【知识点】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性质直接求解即可;
(2)首先求得前n项和的表达式,然后求解二次不等式即可确定n的最小值.
5.【答案】(1)因为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且 , , 成等差数列,
所以 ,所以 ,
即 ,解得 ,所以 ,
所以 .
(2)证明:由(1)可得 ,
,①
,②
①②得 ,
所以 ,
所以 ,
所以 .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解析】【分析】由 , , 成等差数列,列关系式等比数列 的公比q,进而得到 ,再由bn与an的关系求得bn;
(2)先根据条件求得 ,再由错项相减的方法求得的表达式,最后用求差比较法,证明 < .
6.【答案】∵数列 是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 ,
∴ ,
∴当 时,
当 时, ,满足 ,
∴ 的通项公式为 ,

∴ 是等差数列.
【知识点】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由 数列 是等差数列 ,及 ,即可得到 等差数列 的公差 ,从而得到 , ,进一步根据an与sn的关系,以及等差数列的定义,证明
是等差数列.
7.【答案】选①②作条件证明③:
设 ,则 ,
当 时, ;
当 时, ;
因为 也是等差数列,所以 ,解得 ;
所以 ,所以 .
选①③作条件证明②:
因为 , 是等差数列,
所以公差 ,
所以 ,即 ,
因为 ,
所以 是等差数列.
选②③作条件证明①:
设 ,则 ,
当 时, ;
当 时, ;
因为 ,所以 ,解得 或 ;
当 时, ,当 时, 满足等差数列的定义,此时 为等差数列;
当 时, , 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可知 为等差数列.
【知识点】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选(1)(2)做条件时,证明 ③: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得出 ,且 也是等差数列 , 进一步递推出 ③ ;
若选 ①③作条件证明②: 由 ,显然 再写出前n项的和与a1,n的关系式 ,进而证明 是等差数列.;
选②③作条件证明①: 先设 ,进一步形为 , 再根据 an与sn的关系,分n为1,n>1,推导出 ,显然 为等差数列 。
8.【答案】(1)由已知 + =2,则 =Sn(n≥2)
+ =2 2bn-1+2=2bn bn-bn-1= (n≥2),b1=
故{bn}是以 为首项,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知bn= +(n-1) = ,则 + =2 Sn=
n=1时,a1=S1=
n≥2时,an=Sn-Sn-1= - =
故an=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递推式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及前n项和的定义,由递推关系,求证。
(2)呈上,先写出bn,再求{bn}前n磺的和 Sn ,再由 an与 Sn 的关系,进一步求得结果。
9.【答案】(1)因为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前8项和为64.
所以 ,所以 ,
所以 ;
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
所以 ,解得 (负值舍去),
所以 ;
(2)(i)由题意, ,
所以 ,
所以 ,且 ,
所以数列 是等比数列;
(ii)由题意知, ,
所以 ,
所以 ,
设 ,
则 ,
两式相减得 ,
所以 ,
所以 .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求和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求解即可;
(2)(ⅰ)运算可得,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得证;
(ⅱ)利用放缩法得,进而可得,结合错位相减法即可得证.
10.【答案】(1) 为偶数,
则 , ,
,即 ,且 ,
是以 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 .
(2)当 为奇数时, ,
的前 项和为

由(1)可知,

的前20项和为 .
【知识点】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2)运用分组求和法,结合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11.【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 ,
由数列 的前三项可猜想数列 是以3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即 ,
证明如下:
当 时, 成立;
假设 时, 成立.
那么 时, 也成立.
则对任意的 ,都有 成立
(2)解:由(1)可知,
,①
,②
由①②得:

即 .
【知识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数学归纳法
【解析】【分析】(1)利用递推公式得出 ,猜想得出 的通项公式,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2)由错位相减法求解即可.
12.【答案】(1)解:设 的公比为q, 为 的等差中项,


(2)解:设 的前 项和为 , ,
,①
,②
①②得,

.
【知识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性质
【解析】【分析】(1)由已知结合等差中项关系,建立公比q的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2)由(1)结合条件得出 的通项,根据 的通项公式特征,用错位相减法,即可求出结论.
13.【答案】(1)解: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q(q>1),则 ,
整理可得: ,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2)解:由于: ,故:
.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到关于首项、公比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得到首项、公比的值即可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2)首先求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然后结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解其前n项和即可.
14.【答案】(1)解:由于数列 是公比大于 的等比数列,设首项为 ,公比为q,依题意有 ,解得解得 ,或 (舍),
所以 ,所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2)解:由于 ,所以
对应的区间为: ,则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对应的区间分别为: ,则 ,即有 个 .
所以 .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类比推理
【解析】【分析】(1)利用基本元的思想,将已知条件转化为 的形式,求解出 ,由此求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2)通过分析数列 的规律,由此求得数列 的前100项和 .
15.【答案】解:(Ⅰ)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d,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q.
由 , ,可得d=1.
从而 的通项公式为 .
由 ,
又q≠0,可得 ,解得q=2,
从而 的通项公式为 .
(Ⅱ)证明:由(Ⅰ)可得 ,
故 , ,
从而 ,
所以 .
(Ⅲ)当n为奇数时, ,
当n为偶数时, ,
对任意的正整数n,有 ,
和 ①
由①得 ②
由①②得 ,
由于 ,
从而得: .
因此, .
所以,数列 的前2n项和为 .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解析】【分析】(Ⅰ)由题意分别求得数列的公差、公比,然后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结果;(Ⅱ)利用(Ⅰ)的结论首先求得数列 前n项和,然后利用作差法证明即可;(Ⅲ)分类讨论n为奇数和偶数时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分别利用指数型裂项求和和错位相减求和计算 和 的值,据此进一步计算数列 的前2n项和即可.
16.【答案】解:(Ⅰ)解: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d,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q依题意,得 ,解得 ,故 .
所以, 的通项公式为 , 的通项公式 为 .
(Ⅱ)解:
=
. ①
, ②
②-①得, .
所以,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解析】 【分析】(I)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设 的公差为 , 的公比为 ,根据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联立方程求得 和 ,进而可得 、 的通项公式;
(II)数列 的通项公式由等差和等比数列构成,进而可用错位相减法求得前 项和 ..
17.【答案】(1)解:由题设得 ,即 . 又因为a1+b1=l,所以 是首项为1,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由题设得 , 即 .
又因为a1–b1=l,所以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由(1)知, , .
所以 ,

【知识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
【解析】 【分析】(1)整理已知的递推公式即可得出 ,则 是首项为1,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再结合已知条件可推出 .即可得出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2)结合(1)的结论把两个数列 、 的通项公式相减,即可得出两个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
18.【答案】解:(I)根据三者成等比数列,
可知 ,
故 ,
解得d=2,
故 ;
(Ⅱ)由(I)知 ,
该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为n=5.5,
故n=5或6时, 取最小值-30.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I)根据等比中项,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d,即可求出 ;(Ⅱ)由(1),求出 ,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相应的最小值.
19.【答案】(1)设数列的公差为d,由题意有:
a1=-7,S3=3a2=-15
a2=-5,d=2
∴an=a1+(n-1)d=-7+2(n-1)=2n-9
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2n-9
(2)由(1)知数列{an}的前n项和
Sn=n(n-8)=n2-8n=(n-4)2-16≥-16
当n=4时取等,所以Sn的最小值为-16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a1,S3可求得数列的公差,进而可求{an}的通项公式;
(2)由前n项和公式易得Sn,再根据二次函数求最值.
20.【答案】(1)解:因为 ,a5=4a3
q4=4q2 q=±2

(2)解:

【知识点】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分析】由等比数列定义求出q,再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到 再解出m.
21.【答案】解:(Ⅰ),∵ , ,
∴ ,则 ,
∴ 。
(Ⅱ) ,
∴ ,
【知识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
【解析】【分析】(Ⅰ)由等差数列性质,求出 ,(Ⅱ)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