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
,张元不木会弹测
阶段检测练习题
(90分钟,100分)
注意事项: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功的单位的是
A.J
B.W
C.N m
D.W.s
2.下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能够减弱压力作用效果的是
A蚊子的口器
B.书包背带
C.工字钉尖
D.剪刀的刀刃
3.下列工具中,使用时省距离的是
蓉
夹盘
馨盘夹子
A压蒜器
B.瓶起子
C.手动榨汁机
D.餐盘夹子
4,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拉力最大的是
初三物理第1页(共8页)
0000000
5.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北京就此成为史上首座“双奥之城”.冬奥会中的滑
雪项目,人们的参与度很高,如图所示是某位运动员赛前热身滑雪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该运动员加速滑行时所受合力为零
B.该运动员加速滑下坡道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C.该运动员对滑雪板的压力与滑雪板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该运动员在水平滑道滑过终点后,停止用力仍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6.如图所示,水龙头的手柄可视为杠杆0为支点,F为阻力,分别沿图示的三个方向用力
关闭水龙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F方向最省力
B.沿B方向最省力
C.沿F方向最省力
D.三个方向同样省力
7.快速行驶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身很快停止运动,
安全气囊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如图所示,安全气囊的
作用之一是
A.增大司机的动能
B.增大司机的惯性
C.增大司机的受力面积·
D.增大司机的质量
8.两位同学进行爬山比赛,他们同时出发,结果又同时到达山顶.想判断谁的功率大,还
需知道的物理量是
A.山的高度
B.爬山的时间
C.二人的体重
D.二人身高
9.手动挡的汽车驶上陡坡时,驾驶员通常要进行调换挡位操作,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省油
B.安全
C.增大爬坡的牵引力
D.增大摩擦
10.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用功大的机械,效率肯定高
B.额外功大的机械,效率肯定低
C.总功大的机械,效率肯定低
D.机械效率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小
初三物理第2页(共8页)
可日
0000000
11.如图,小球沿光滑轨道由静止从A点向D点运动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A点的动能最大
B.小球在B点的速度最小
C.小球不能到达D点
D.小球在C点和D点的机械能相等
12.下列情境没有利用弹性势能的是
A跳板跳水
B.雨滴下落
C.拉弓射箭
D.撑杆跳高
13.如图所示,小明用同一个动滑轮分别把物体A和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自由端
的拉力分别为F和F2已知物体A的质量小于物体B的质量,
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上升的速度与物体B上升的速度相同
B.F1所做的功与F2所做的功相同
C.F1做功的功率小于F2做功的功率
D.滑轮两次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不同
窗
14.如图所示,木块在恒定不变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物理量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甲
丙
A甲图是F做功"随时间t变化图像
B.乙图是F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图像
C.丙图是木块动能E随时间t变化图像
D.丁图是木块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图像
初三物理第3页(共8页)
0000000初 三 物 理
阶段检测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提供的答案除选择题外,不一定都是唯一正确的.对于那些与此答案不同的答案正确的同样给分.评分标准只是按一种思路与方法给出的.在阅卷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情况,可按照本评分标准的精神定出具体处理办法,但不要与评分标准有较大偏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5 BBDCD 6 ~10 BCCCD 11~15 DBDBC
二、填空题:(每题3分 共15分)
16.运动员长时间运动时每秒做功为70J
(问题2分,解答1分)运动员踢球的同时脚为什么会疼(或是否受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足球在空中为什么做曲线运动?因为重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球落地后为什么能够继续向前运动?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足球在草地上为什么越滚越慢?摩擦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在水平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何?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等等 18. ②④ 减小 增大
19.1.5×104J 60% 2×10 N
20.4.5×1010焦 (1分) 1×107牛(2分)
三、作图简答题:(21题4分、22题4分 共8分)
21.
22. 答:高速行驶的汽车进入上坡的避险车道时,汽车的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使汽车的动能减小(2分);同时避险车道铺有厚厚的砂石,车轮受到的摩擦阻力增大,摩擦阻力改变汽车的运动状态(汽车的动能还会转化为内能),也可以快速地降低车速.(2分)
四、实验探究题(23题6分,24题9分,25题8分,共23分)
23.(1)为了控制阻力、阻力臂不变 (2分) (2)动力臂发生了改变(2分)
(3)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所需要的动力越小.(2分)
24.(1)η=W有/W总=Gh/(Fs) (2分) 物重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所以取平均机械效率没有意义,故表格不当之处是设计了求机械效率的平均值一项.(2分)(2)实验中应该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分)
(3)(2分)
(4)弹簧测力计读数时会出现误差或测量绳子移动的距离以及物体移动的距离会出现误差(1分)
25.(1)通过比较弹珠弹射的水平距离(2分)(2)在材料、厚度、宽度和伸长量相同时,长度越长橡皮条的弹性势能越小(2分)(3)宽度(1分)(4)A (1分)(5)控制变量法(1分) 转换法(1分)
分析计算题(26题12分、27题12分 共24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步骤)
26.解:(1)载人潜水器下潜的总深度为h=vt=2.7km/h×4h=10.8km=1.08×104m(2分)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1.08×104m=1.08×108Pa(3分)
(2)p=F/S,S=F/p=6.48×105N/1.08×108Pa=6×10-3m2=60cm2(4分)
(3)所受海水的浮力不变 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减小 机械能减小 自身重力不变等等(合理即可)(3分,一个1分)
27.解:(每问3分)(1)由图像可知,1~2分钟内拉力20N时,装置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忽略绳重、摩擦、空气阻力,F=(GA+G动)/2,所以G动=2F-GA=2×20N-20N=20N
(2)目的是提A,额外功是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动滑轮上升的高度和A上升的高度一样,h=vt=(2m/s)×1s=2m,W额=G动h=20N×2m=40J
(3)运载货物时,C处最大的拉力为90N,所以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
G=2F-GA-G动=2×90N-20N-20N=140N
(4)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所以最大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Gh/(Fs)=G/(Fn)=140N/(90 N×2)=77.8%(利用其它方法做对也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