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 第一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 第一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4 07:4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2022秋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 第一课时
美好的品质,
犹如温暖的阳光,
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第八单元
司马光

猜一猜:谁是司马光?
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诸葛
东方
欧阳
……
司马光


司马光
北宋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学习目标
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文言文
自己试着朗读课文两遍。



读准后鼻音:
读准翘舌音:
再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24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méi

无;没有
①沉下去;②漫过;③高过;
④隐藏;⑤把财物充公;⑥完了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24
默读课文,圈出文中的人物。
请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群儿 皆弃去
光 戏于庭
众 登瓮
儿 持石击瓮破之
足跌没水中
得活
人物
事情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24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24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24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24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24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24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跟老师一起朗读课文,读好停顿。
司马光
24
群儿( ),一儿( ),( )。众( ),光 ( ),水迸,儿( )。
司马光
24
根据提示,填空。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24
根据提示,填空。
戏于庭
登瓮
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
击瓮破之
得活
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课堂小结
1.朗读了文言文,读好了词句间的停顿;
2.背诵文言文。
练习与评价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戏于庭,( )登瓮,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 )迸,( )得活。
司 机



练习与评价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练习与评价
D
C
A
B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练习与评价
群儿
一儿




王戎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④走取之,唯⑤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
【注释】
①王戎:rónɡ,“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②尝:chánɡ曾经。 ③诸:zhū。 ④竞走:争着跑过去。
⑤唯:只有。 ⑥信然:的确如此。
拓展阅读
借助注释,读准文言文。
王戎①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④走取之,唯⑤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
【注释】
①王戎:rónɡ,“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②尝:chánɡ,曾经。 ③诸:zhū。 ④竞走:争着跑过去。
⑤唯:只有。 ⑥信然:的确如此。
拓展阅读
王戎①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拓展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
rónɡ
chánɡ
zhū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拓展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
rónɡ
chánɡ
zhū
宋人有闵②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③然归,谓④其人曰:“今日病矣!予⑤助苗长矣!”其子趋⑥而往视之,苗则槁⑦矣。
【注释】
①揠(yà):拔。 ②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③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④谓:(wèi)
⑤予(yú):我 。 ⑥趋(qū):快走。
槁(ɡǎo):草木干枯。
拓展阅读
揠①苗助长
矣:(yǐ)


宋人有闵②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③然归,谓④其人曰:“今日病矣!予⑤助苗长矣!”其子趋⑥而往视之,苗则槁⑦矣。
【注释】
①揠(yà):拔。 ②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③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④谓:(wèi)
⑤予(yú):我 。 ⑥趋(qū):快走。
槁(ɡǎo):草木干枯。
拓展阅读
揠①苗助长
矣:(yǐ)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拓展阅读
揠苗助长

mǐn
wèi


ɡǎo

把《司马光》背给爸爸妈妈听。
要求:
1.背正确;
2.背出正确的停顿。
作业
24 司马光—答疑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第八单元
老师,我们怎么才能读好文言文?
问题呈现
疑难解析
1.读准字音,不要错读。
疑难解析
1.读准字音,不要错读。
疑难解析
1.读准字音,不要错读。
——三上《司马光》
疑难解析
1.读准字音,不要错读。
——三下《守株待兔》
疑难解析
2.注意停顿,不破读。
——三上《司马光》
疑难解析
3.想象画面,读出语气。
——三上《司马光》
疑难解析
3.想象画面,读出语气。
——三下《守株待兔》
疑难解析
4.理解文章大意,读好文言文。
老师,我们怎么才能读好文言文?
总结方法
2.注意停顿,不破读。
1.读准字音,不要错读。
3.想象画面,读出语气。
4.理解文章大意,读好文言文。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