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气流
第3课时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滔滔黄河
1. 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山北麓,全长__________千米,最后注入__________海,是中国第__________长河。
2.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内蒙古的__________和河南的__________。
3. 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__________游流域。
巴颜喀拉
5 464
渤
二
河口
桃花峪
中
4.填图:在图2-3-19中相应的位置填注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的海洋(渤海);河段分界点(河口、桃花峪);主要支流(渭河、洮河、汾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精巧点拨
1.长江和黄河的对比:
比较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巴颜喀拉山北麓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干流长度 6 300多千米 5 464千米
干流流经的省级
行政区域单位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续表)
比较项目 长江 黄河
主要支流 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洮河、湟水、渭河、汾河
上、中、下游划分 上游:源头—宜昌中游:宜昌—湖口
下游:湖口—入海口 上游:源头—河口中游:河口—桃花峪
下游:桃花峪—入海口
主要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
水文特征 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2.产生凌汛现象的河流必须是有结冰期,并出现在由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的河段。如黄河出现凌汛的河段就位于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内流河水量小,冬季有枯水期,所以一般不产生凌汛现象。
同步训练
知识点 滔滔黄河
1.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海”分别是指( )
A. 喜马拉雅山脉、渤海
B. 昆仑山脉、黄海
C. 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D. 冈底斯山脉、东海
C
2.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特征是( )
A. 水能资源丰富
B. 黄金水道
C. 含沙量大
D. 结冰期长
A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15%的耕地,创造了全国14%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据此,读图
2-3-20,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河主要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B. 黄河流域水量丰富,是我国第一大河
C. 黄河下游地区人口密集,支流众多
D. 黄河中游的小浪底水利枢纽,主要是为了治沙和防洪
D
4.下列关于黄河沿线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黄河发源地的行政中心西宁
B. ②是黄河中上游的分界点河口
C. ③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湖口
D. ④是河北省的行政中心济南
B
5.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差别巨大,图2-3-21表示黄河不同河段含沙量与长度的比例情况,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读图2-3-22,完成6~7题。
6.黄河水量由甲地到乙地减少的原因有( )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 ②气候干旱,河水被蒸发
③引水灌溉农田 ④“地上河”导致河水下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B
7.乙地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时节会产生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现象,即凌汛。这段黄河产生凌汛的原因除有结冰期因素之外,还与哪个因素有关?( )
A. 流速 B. 流量
C. 流向 D. 含沙量
C
8.读图2-3-23,下列关于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①河段“一碗水,半碗泥”
B. ②河段“天下黄河富宁夏”
C. ③河段支流众多
D. ①和③河段在初春时节容易发生凌汛
D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据此,读图2-3-24,完成9~10题。
9.(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 “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C. “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10.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 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A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读图2-3-25,完成11~13题。
11.图示黄河的忧患是( )
A. 初春的凌汛 B. 上游草地退化
C. 中游水土流失 D. 下游的洪水
12. 上图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 )
A. 内蒙古自治区 B. 青海省
C. 河南省 D. 宁夏回族自治区
D
C
13.为了根治该忧患,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
A. 植树和种草
B. 减少放牧的牲畜
C. 陡坡地退耕
D. 建挡土坝和梯田
A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河南的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是以防洪、减淤为主的综合性工程。自2002年开始,小浪底水库已实施17次汛前调水调沙,即赶在大量降水汇聚成洪流到达水库之前放水冲沙,防止泥沙的淤积,也为防洪做好准备。据此,完成14~15题。
14.小浪底一年一度的汛前调水调沙时间一般是( )
A. 12月中旬至1月初 B. 4月中旬至5月初
C. 6月中旬至7月初 D. 7月中旬至8月初
15.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会导致黄河下游( )
A. 出现断流 B. 河床降低
C. 洪涝加剧 D. 荒漠扩大
C
B
16.读图2-3-26,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__平原。
宁夏
河套
(2)黄河中游两条重要的支流,C是_______,D是________。
(3)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河段中,有“地上河”现象的是_____,分析该河段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汾河
渭河
黄土高原
太行山脉
④
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导致河床抬升,容易造成洪水泛滥。人们不断在河流两岸加高堤坝约束洪水,如此反复,使得河床高于地面,形成“地上河”。
(5)图中①②③④河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有哪些河段?分析黄河出现凌汛现象所具备的两个条件。
①④。河流有结冰期;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17.读图2-3-27,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为__________,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为__________。
河口
桃花峪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分析其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稀疏,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原因: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
(3)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918千米长的河段,可建设25座大中型梯级水电站,试分析上游大力开发水电的原因。
上游有多条支流注入,水量大;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有适合建坝的峡谷地形;人口城市分布稀疏,淹没损失小,搬迁人口少。
素养提升
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图2-3-28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A山脉是__________。
(2)说明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贺兰山
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甲区域有多条支流,水量大;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