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综合测试卷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综合测试卷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3 11: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五章综合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生活的是(  )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 m/s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 t
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 m
D.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300 g
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4 g,体积为30 cm3,它的密度是(  )
A. 0.8×103 kg/m3 B. 1.8×103 kg/m3
C. 0.37×103 kg/m3 D. 1.8×104 kg/m3
D
B
3.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小石头的密度,图5-1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5-1乙和图5-1丙分别是测量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图甲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 图乙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17.4 g
C. 由图丙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40 cm3
D. 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1.72×103 kg/m3
D
4.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 -m图象如图5-2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若V甲=V乙,则m甲D. 若m甲=m乙,则V甲5. 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是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 密度小 B. 弹性小 C. 体积小 D. 硬度小
6.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 ①②③④⑥ B. ⑤①②③⑥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⑤①②④③⑥
A
A
7. 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的密度时,对四种固体的密度ρ与体积V的关系作出的图象如图5-3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ρ丙>ρ丁
B. ρ甲<ρ乙<ρ丙<ρ丁
C.体积相同时,固体甲的质量最小
D.体积相同时,固体丁的质量最大
A
8. 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 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 g(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则该瓶的容积是(  )
A. 350 cm3 B. 300 cm3
C. 250 cm3 D. 150 cm3
C
二、填空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00____________,一个成年人质量大约是60__________,2 t=2 000___________。
10. 半导体材料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用它制成的半导体二极管具有____________导电性;硅、锗等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比铜、铁等金属的导电能力____________(填“强”或“弱”)。 指南针是对物质具有____________属性的应用。
g
kg
kg
单向

磁性
11. 某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 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 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_____cm3。(ρ冰=0.9×103 kg/m3)
2.5
500
12. 如图5-4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 kg/m3, 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10-4
0.3
不变
13. 体积为0.5 m3的木块,质量为200 kg,它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若把它分为体积之比为3∶1的两块,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
14. 事实表明,0~4 ℃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 ℃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 ℃水的____________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 ℃。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_℃。
0.4×103
3∶1
1∶1
密度
0
15. 国家标准打印纸为每包500张,小丽同学家里新买一包打印纸,她想练习刻度尺的使用,测出了这包打印纸的长和宽分别为29 cm和21 cm,总厚度为5 cm,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累积法算出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__cm(外包装厚度忽略不计)。在测量过程中,她发现外包装上标着70 g/m2,开始她以为这就是纸的密度,但后来经询问才知道,这是每张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 g的意思。利用以上信息你帮小丽算出打印纸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
0.01
0.7
16.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它是利用煤粉灰等工业废料通过特殊工艺生产的存在大量空隙的砌块,若用平均密度为0.6×103 kg/m3的砌块砌一面长5 m、宽12 cm、高2 m的墙,该墙的总体积为____________m3。忽略砌块间的缝隙,墙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与普通砖比较(普通砖的密度为1.4×103~2.2×103 kg/m3),请你写出一条使用这种材料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720
密度小(或隔热或保温或节省资源等)
三、实验题(本大题2大题,共22分)
17. (8分)小刚同学想测量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顺序如图5-5甲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5-5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____________g。
(2)由三次测量结果可知,水的质量m水=____________g,酱油的体积V酱油=____________cm3。
(3)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酱油的密度ρ酱油=___________kg/m3。
47.4
30
30
1.11×103
18. (14分)图5-6是小红同学测牛奶和食盐水密度的实验。
(1)假如小红按下面实验步骤的顺序测量牛奶的密度: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③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④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
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____________,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上述实验步骤的顺序应该调整为____________(填实验步骤序号)。
(2)小红先用天平测出牛奶和杯子的总质量为123 g,然后将杯子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5-6甲所示,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杯中剩余牛奶和杯子的质量,如图5-6乙所示,为____________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结果保留两位数)

①③④②
60
62
1.02
(4)向量筒倒入牛奶时,若不慎溅出,则测出牛奶的密度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中不小心打碎了量筒,在此情况下,小红利用两个相同的杯子、水、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测食盐水的密度。因为没有量筒无法测量食盐水的体积,小红借助水和食盐水的体积相等的方法,按图5-6丙所示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得m1=52.0 g,m2=132.0 g,m3=141.6 g,结合实验步骤图可计算出食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
偏大
1.12
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4分)
19. (6分)某容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0.5 k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0.4 kg,求:
(1)容器内水的体积V水。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
解:(1)容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0.5 kg ,则水的体积

(2)装满另一种液体时, V液=V水=5×10-4 m3,
液体的密度ρ液= =0.8×103 kg/m3。
答:(1)容器内水的体积为5×10-4 m3 。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0.8×103 kg/m3。
20. (8分)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 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得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 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 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 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得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解:(1)柑橘排水质量m排=m总-m剩=360 g-240 g=120 g。
(2)柑橘的体积V橘=V排= =120 cm3,
柑橘的密度ρ橘= =0.95 g/cm3。
(3)实验中,测柑橘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时,柑橘会带出一部分水,使排开水的质量变大、测得柑橘的体积变大,因此测量的密度值偏小。
答:(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120 g。
(2)这个柑橘的体积为120 cm3 ,密度为0.95 g/c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得的这个柑橘的密度比它的实际密度偏小。
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
21. (8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半导体制冷半导体材料有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两种,除了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元器件外,还可以用作制冷材料。如图5-7所示是一个半导体制冷单元的原理图,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上端和铜片A连接,下端分别与铜片B连接后接到直流电源的两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从N型半导体经铜片A流向P型半导体,铜片A会从空气吸收热量,铜片B会向空气放出热量;反之,改变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方向,使电流方向从P型半导体经铜片A流向N型半导体,这时铜片A会向空气释放热量,铜片B
会从空气吸收热量。由于一个制冷单元制冷量小,为了满足实际需要,需要多个制冷单元同时工作。
(1)如图5-7所示,若要使一个电冰箱箱内的温度下降,铜片A应置于电冰箱的____________,铜片B应置于电冰箱的____________。(均填“箱内”或“箱外”)
(2)写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半导体:____________。
(3)若将图中电源正负极互换,其他条件不变,则铜片B表面空气的温度将____________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箱内
箱外
硅(或锗等)
降低
22. (8分)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 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用ρ=m2-m1V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大
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测量的体积V偏小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5-8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节;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如图5-8乙所示);

59.8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5-8丙所示);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 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
(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____________(填“加盐”或“加水”)。
1.12
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