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2.2 数轴 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2.2 数轴 说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3 18:4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2 数轴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轴》。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有理数》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学习了负数及有理数的分类后引入的一个新概念,它能够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理数,也是以后学习相反数、绝对值和有理数运算的有用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我们还可以用来比较数的大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同时为我们以后学习 “不等式”、“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的图像”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我校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能正确地画出数轴。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画数轴和用数轴上点表示有理数的过程,会在数轴上找出有理数对应的点,体验到任何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②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
在新课标和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并且以“情境—问题—观察—思考—讨论—归纳—巩固—提高”的过程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有步骤,有层次的掌握数轴的概念,在练习中教师要做到多鼓励、多肯定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数学是一个充满着乐趣与奥妙的探索过程。
2、学法指导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学习数学不应只是简单模仿、机械背诵与操练,而应该采用设置现实的问题情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引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从而由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数轴,并且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这一情景,要求学生用学习过的有理数来表示这一些量。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情节可以引导学生对有理数学习的巩固,并且提高学生对有理数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
2、引入新课,得出概念
(1)、提出问题: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并画出图形。老师巡堂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给以必要的指导与肯定,并请最先做好的两个小组派代表到黑板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汽车站、树和电线杆都是在同一条线上(东西方向的马路上)而他们的相对位置关系,既要考虑距离,又要考虑方向。
(2)、老师引导学生对同学的板书进行评价,并观察画出来的图的特点,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学生容易发现正数、0和负数都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从而为学习数轴奠定基础。
(3)、教师讲解数轴的概念:(围绕着: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进行细致,全面的讲解,并向学生强调: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数轴的概念及其所需要的条件。
(4)、观察温度计,指出与数轴的相同与不同出。设计意图: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加深对数轴的理解,并从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新知
(1)、讨论下列数轴画得对错?(教师出示一些数轴,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老师给以必要的肯定与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反思,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轴的三要素。
(2)、如何画数轴?(先由学生分组画,画好后互相交流,并由最先完成的组派代表到黑板板书,,教师在巡查的过程中给以指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并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观察板书,主动发言对板书进行合理性的评价,最后有教师引导总结出画数轴的步骤:1.画直线;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3.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在这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
4、巩固新知
1、学会读数轴(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的练习2)
设计意图:通过读数轴上的点所代表的数,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数轴上标出已知的点:(课本第10页的练习1,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给以适当的讲解,并提出有理数可以在数轴上找到唯一的点与之对应,那么是否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能表示有理数呢?这个问题不展开分析,要求学生课后思考,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数轴的理解,初步认识到了有理数都能够在数轴上能够找到唯一的一个点与之对应。
5、形成技能
(1)填空: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2)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3)、通过填空,老师引导学生做出课本第12页的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的点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数到字母表示的数)能力
(4)、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
(5)、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的整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6、归纳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7、布置作业
一张练习巩固卷。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景,并通过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