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衢江期末)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白醋 C.白糖 D.食盐
2.(2021八上·三门期末)下列是生活中出现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盐水 B.牛奶 C.肥皂水 D.泥水
3.(2021八上·天台期末)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植物油 C.食盐 D.粉笔灰
4.(2021八上·普陀期末)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④泥浆水是乳浊液,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 D.②③④
5.(2021八上·青田期末)以下关于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置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D.溶液中各部分的液体密度都相同
6.(2021八上·椒江期末)下列常见饮品中, 属于溶液的是( )
A.豆浆 B.牛奶 C.矿泉水 D.苹果汁
7.(2021八上·兰溪月考)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
③化学反应通常在溶液中进行得比较快 ④浊液对生产、生活有害无利
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 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⑦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⑧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
A.① ③④⑤⑥⑧ B.②⑤⑥⑧
C.③⑥⑦ D.全部正确
8.(2021八上·兰溪月考)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这种半透膜可用滤纸代替
C.加压后浓海水中溶剂质量不变
D.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9.(2021八上·龙湾期中)下列少量物质加入到试管中(如图),充分混合后形成悬浊液的是( )
A. B. C. D.
10.(2021八上·绍兴期中)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质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且静止不动
B.天然水经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水
C.将植物油溶解于水可形成溶液
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不慎洒出少量,不会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1.(2021八上·绍兴期中)从一瓶50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葡萄糖溶液中倒出一杯50毫升的葡萄糖溶液,则这杯葡萄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2% B.10% C.20% D.无 法 确 定
12.(2021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②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见的溶剂;③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④衣服上不慎沾有碘酒,可用汽油擦洗;⑤食盐水、硫酸铜溶液、冰水混合物都属于溶液;⑥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有溶剂的质量和种类以及温度。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④⑥
13.(2021八上·瑞安月考)将下列厨房中的物品加入适量的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面粉 C.白糖 D.胡椒粉
14.(2021八上·义乌月考)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表示均一稳定 B.B表示溶剂
C.C方法可为蒸发溶剂 D.D方法可为增加溶质
二、填空题
15.(2022八上·缙云期末)在复习过程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深刻领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有效复习。
(1)如图是有关溶液的部分思维导图,请在① 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根据图中溶液特点,判断下列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
A.蔗糖水 B.医用酒精 C.肥皂水 D.血液
16.(2021八上·吴兴期末)清汤老鸭煲,汤鲜肉香,是一道传统的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老鸭、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高压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生姜、蔗糖和食盐。生姜、蔗糖和食盐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2)把老鸭放入高压锅内烹饪,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 的特点。(选填“稳定性”或“均一性”)。
17.(2021八上·嘉兴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填序号)。
①泥水 ②农夫山泉 ③纯牛奶
18.(2021八上·兰溪月考)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酱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
(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19.(2021八上·浙江期中)将少量的①牛奶,②冰水混合物,③果粒橙,④钡餐,⑤肥皂水,⑥味精,⑦食盐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 形成悬浊液, 形成溶液。(填编号)
20.(2021八上·诸暨期中)给下列混合物归类:(填序号)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⑧色拉油溶于汽油。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
21.(2021八上·绍兴期中)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以上均填字母)。
A.“祖名”豆浆 B.肥皂水 C.蒸馏水 D.农夫山泉 E.“蒙牛”优酸乳
F.泥水 G.血液 H.钡餐 I.鲜榨果汁
22.(2021八上·乐清期中)鸡汤是一道传统的汤菜,向来以美味著称。制作原料主要有鸡、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葱、姜、盐,料酒等调味品。这些调味品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有 ;
(2)人们往往会把鸡放入高压锅内烹饪,以增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 ;
(3)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鸡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 的特点。
23.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有供给鱼呼吸的 , 在河水中该物质是 (选填“溶质”或“溶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食用油是不能溶于水的液体,因此不能形成溶液,故A符合题意;
白醋、白糖和食盐,都是可以溶于水的物质,能够形成溶液,故B、C、D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A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
【解答】当外界条件不变时,盐水静置多长时间都不会变化,具有均一和稳定性,应该是溶液,故A正确;
牛奶、肥皂水和泥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成现象,没有稳定性,肯定不是溶液,故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解答】A.泥沙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故A不合题意;
B.植物油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B不合题意;
C.食盐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故C符合题意;
D.粉笔灰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C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例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①错误;
②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浊液是由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颗粒组成的混合物,故②错误;
③根据溶液的稳定性可知,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故③正确;
④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态颗粒,则泥浆水是悬浊液,故④错误。
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判断。
【解答】A.溶液具有稳定性,因此放置很长时间也无明显变化,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各个部分的性质相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
【解答】A.豆浆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A不合题意;
B.牛奶也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B不合题意;
C.矿泉水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的矿物质,为溶液,故C符合题意;
D.苹果汁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像砂糖、高锰酸钾、碘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称为溶剂,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做溶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中均含有多种物质,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而溶液则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溶液是均一稳定性的混合物,不一定是无色的液体,故①错误;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是混合物,②错误;溶液是常见的溶剂,在溶液中分散的分子或者离子,接触的更全面,反应速率更快,③正确;浊液对工业和没农业生产中有很重要作用,④错误;浊液是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乳浊液中分散的是小液滴,⑤错误;浊液是不稳定的,不均一的混合物,⑥正确;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溶液,故⑦正确;水和酒精混合时,一般水都是属于溶剂的,故⑦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8.【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淡化海水的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高压海水通过半透膜后,得到浓海水和淡水,因此浓海水中的溶剂水的质量变小了,而其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故A正确,C错误;
滤纸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颗粒,而不能分离溶于水中的物质,故B错误;
加压后的浓海水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B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故A不合题意;
B.面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故B符合题意;
C.植物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C不合题意;
D.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和溶液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质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但是无时无刻不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天然水经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将植物油不能溶于水,形成乳浊液,故C错误;
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不慎洒出少量,不会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所有的溶液都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即溶液的各个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既然原来葡萄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那么它的各个位置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即倒出的葡萄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然为20%,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蒸馏水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它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故①错误;
②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②正确;
③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③正确;
④衣服上不慎沾有碘酒,可用汽油擦洗,因为碘可以溶于汽油,故④正确;
⑤冰水混合物中,冰和水都是同种物质,不是混合物,则它不属于溶液,故⑤错误;
⑥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种类以及温度,故⑥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②③④。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花生油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A不合题意;
B.面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故B不合题意;
C.白糖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故C符合题意;
D.胡椒粉为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溶液的定义、特点、组成和分类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改变温度,从而增大溶解度;②增大溶剂,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改变温度,从而减小溶解度;②减小溶剂;③增加溶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1)均一
(2)A;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特征解答;
(2)分析四个选项中的混合物是否具有均匀性和稳定性即可。
【解答】(1)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①为均一。
(2)蔗糖水和医用酒精,在外界条件不变时,会长期稳定存在,不会分层,应为溶液,故A、B符合题意;
肥皂水和血液,在空气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不具有稳定性,肯定不是溶液,故C、D不合题意。
故选AB。
16.【答案】(1)蔗糖和食盐
(2)升高
(3)均一性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
(2)根据液体沸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3)溶液的各个部分的性质都相同,这就是溶液的均一性。
【解答】(1)生姜不能溶于水,而蔗糖和食盐能溶于水,则能形成溶液的是蔗糖和食盐。
(2)把老鸭放入高压锅内烹饪,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
(3)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
17.【答案】②;①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①泥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
②农夫山泉中存在很多可溶性的矿物质,形成溶液;
③牛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属于溶液的是②,属于悬浊液的是①。
18.【答案】(1)②④
(2)均一性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像砂糖、高锰酸钾、碘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称为溶剂,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做溶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中均含有多种物质,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而溶液则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 (1)花生油溶于水会分层形成的是乳浊液,食盐溶于水形成的是溶液,面酱溶于水会有固体颗粒,属于悬浊液,白醋溶于水均一稳定的属于溶液,故②④符合溶液;
(2)溶液是具有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对于一个溶液处处都是均一的,盐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盐味是均一的。
故答案为:(1) ②④ ;(2)均一性。
19.【答案】③④;⑥⑦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解答】①牛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②冰水混合物,为同一种物质,不是混合物;
③果粒橙,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④钡餐,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⑤肥皂水,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⑥味精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⑦食盐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则③④为悬浊液,⑥⑦为溶液。
20.【答案】①⑧;③⑤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
【解答】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属于溶液的是①食盐水、⑧色拉油溶于汽油;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所以属于乳浊液的是③牛奶⑤肥皂水。
21.【答案】D;AFGHI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解答】A.“祖名”豆浆中的豆粉颗粒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
B.肥皂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C.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
D.农夫山泉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矿物质,属于溶液;
E.“蒙牛”优酸乳,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F.泥水中的泥沙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
G.血液中的血小板、红细胞等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
H.钡餐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I.鲜榨果汁也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
则属于溶液的是:D,属于悬浊液的是:AFGHI。
22.【答案】(1)盐、料酒
(2)升高
(3)均一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
(2)根据液体沸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3)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解答。
【解答】(1)在葱、姜、盐和料酒中,盐和料酒都能溶于水,则能形成溶液的是盐和料酒。
(2)人们往往会把鸡放入高压锅内烹饪,以增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
(3)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鸡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均一性的特点。
23.【答案】氧气;溶质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根据氧气的微溶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及气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气体为溶质分析。
【解答】 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有供给鱼呼吸的氧气,在河水中该物质是溶质;
故答案为:氧气;溶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衢江期末)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白醋 C.白糖 D.食盐
【答案】A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食用油是不能溶于水的液体,因此不能形成溶液,故A符合题意;
白醋、白糖和食盐,都是可以溶于水的物质,能够形成溶液,故B、C、D不合题意。
故选A。
2.(2021八上·三门期末)下列是生活中出现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盐水 B.牛奶 C.肥皂水 D.泥水
【答案】A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
【解答】当外界条件不变时,盐水静置多长时间都不会变化,具有均一和稳定性,应该是溶液,故A正确;
牛奶、肥皂水和泥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成现象,没有稳定性,肯定不是溶液,故B、C、D错误。
故选A。
3.(2021八上·天台期末)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植物油 C.食盐 D.粉笔灰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解答】A.泥沙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故A不合题意;
B.植物油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B不合题意;
C.食盐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故C符合题意;
D.粉笔灰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2021八上·普陀期末)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④泥浆水是乳浊液,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例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①错误;
②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浊液是由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颗粒组成的混合物,故②错误;
③根据溶液的稳定性可知,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故③正确;
④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态颗粒,则泥浆水是悬浊液,故④错误。
故选C。
5.(2021八上·青田期末)以下关于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置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D.溶液中各部分的液体密度都相同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判断。
【解答】A.溶液具有稳定性,因此放置很长时间也无明显变化,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各个部分的性质相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2021八上·椒江期末)下列常见饮品中, 属于溶液的是( )
A.豆浆 B.牛奶 C.矿泉水 D.苹果汁
【答案】C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
【解答】A.豆浆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A不合题意;
B.牛奶也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B不合题意;
C.矿泉水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的矿物质,为溶液,故C符合题意;
D.苹果汁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2021八上·兰溪月考)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
③化学反应通常在溶液中进行得比较快 ④浊液对生产、生活有害无利
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 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⑦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⑧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
A.① ③④⑤⑥⑧ B.②⑤⑥⑧
C.③⑥⑦ D.全部正确
【答案】C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像砂糖、高锰酸钾、碘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称为溶剂,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做溶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中均含有多种物质,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而溶液则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溶液是均一稳定性的混合物,不一定是无色的液体,故①错误;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是混合物,②错误;溶液是常见的溶剂,在溶液中分散的分子或者离子,接触的更全面,反应速率更快,③正确;浊液对工业和没农业生产中有很重要作用,④错误;浊液是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乳浊液中分散的是小液滴,⑤错误;浊液是不稳定的,不均一的混合物,⑥正确;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溶液,故⑦正确;水和酒精混合时,一般水都是属于溶剂的,故⑦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8.(2021八上·兰溪月考)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这种半透膜可用滤纸代替
C.加压后浓海水中溶剂质量不变
D.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淡化海水的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高压海水通过半透膜后,得到浓海水和淡水,因此浓海水中的溶剂水的质量变小了,而其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故A正确,C错误;
滤纸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颗粒,而不能分离溶于水中的物质,故B错误;
加压后的浓海水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9.(2021八上·龙湾期中)下列少量物质加入到试管中(如图),充分混合后形成悬浊液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故A不合题意;
B.面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故B符合题意;
C.植物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C不合题意;
D.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0.(2021八上·绍兴期中)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质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且静止不动
B.天然水经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水
C.将植物油溶解于水可形成溶液
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不慎洒出少量,不会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和溶液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质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但是无时无刻不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天然水经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将植物油不能溶于水,形成乳浊液,故C错误;
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不慎洒出少量,不会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故D正确。
故选D。
11.(2021八上·绍兴期中)从一瓶50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葡萄糖溶液中倒出一杯50毫升的葡萄糖溶液,则这杯葡萄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2% B.10% C.20% D.无 法 确 定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所有的溶液都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即溶液的各个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既然原来葡萄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那么它的各个位置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即倒出的葡萄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然为20%,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2021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②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见的溶剂;③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④衣服上不慎沾有碘酒,可用汽油擦洗;⑤食盐水、硫酸铜溶液、冰水混合物都属于溶液;⑥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有溶剂的质量和种类以及温度。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④⑥
【答案】B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蒸馏水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它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故①错误;
②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②正确;
③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③正确;
④衣服上不慎沾有碘酒,可用汽油擦洗,因为碘可以溶于汽油,故④正确;
⑤冰水混合物中,冰和水都是同种物质,不是混合物,则它不属于溶液,故⑤错误;
⑥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种类以及温度,故⑥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②③④。
故选B。
13.(2021八上·瑞安月考)将下列厨房中的物品加入适量的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面粉 C.白糖 D.胡椒粉
【答案】C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花生油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A不合题意;
B.面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故B不合题意;
C.白糖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故C符合题意;
D.胡椒粉为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4.(2021八上·义乌月考)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表示均一稳定 B.B表示溶剂
C.C方法可为蒸发溶剂 D.D方法可为增加溶质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溶液的定义、特点、组成和分类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改变温度,从而增大溶解度;②增大溶剂,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改变温度,从而减小溶解度;②减小溶剂;③增加溶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5.(2022八上·缙云期末)在复习过程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深刻领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有效复习。
(1)如图是有关溶液的部分思维导图,请在① 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根据图中溶液特点,判断下列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
A.蔗糖水 B.医用酒精 C.肥皂水 D.血液
【答案】(1)均一
(2)A;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特征解答;
(2)分析四个选项中的混合物是否具有均匀性和稳定性即可。
【解答】(1)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①为均一。
(2)蔗糖水和医用酒精,在外界条件不变时,会长期稳定存在,不会分层,应为溶液,故A、B符合题意;
肥皂水和血液,在空气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不具有稳定性,肯定不是溶液,故C、D不合题意。
故选AB。
16.(2021八上·吴兴期末)清汤老鸭煲,汤鲜肉香,是一道传统的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老鸭、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高压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生姜、蔗糖和食盐。生姜、蔗糖和食盐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2)把老鸭放入高压锅内烹饪,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 的特点。(选填“稳定性”或“均一性”)。
【答案】(1)蔗糖和食盐
(2)升高
(3)均一性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
(2)根据液体沸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3)溶液的各个部分的性质都相同,这就是溶液的均一性。
【解答】(1)生姜不能溶于水,而蔗糖和食盐能溶于水,则能形成溶液的是蔗糖和食盐。
(2)把老鸭放入高压锅内烹饪,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
(3)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
17.(2021八上·嘉兴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填序号)。
①泥水 ②农夫山泉 ③纯牛奶
【答案】②;①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①泥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
②农夫山泉中存在很多可溶性的矿物质,形成溶液;
③牛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属于溶液的是②,属于悬浊液的是①。
18.(2021八上·兰溪月考)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酱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
(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答案】(1)②④
(2)均一性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像砂糖、高锰酸钾、碘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称为溶剂,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做溶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中均含有多种物质,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而溶液则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 (1)花生油溶于水会分层形成的是乳浊液,食盐溶于水形成的是溶液,面酱溶于水会有固体颗粒,属于悬浊液,白醋溶于水均一稳定的属于溶液,故②④符合溶液;
(2)溶液是具有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对于一个溶液处处都是均一的,盐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盐味是均一的。
故答案为:(1) ②④ ;(2)均一性。
19.(2021八上·浙江期中)将少量的①牛奶,②冰水混合物,③果粒橙,④钡餐,⑤肥皂水,⑥味精,⑦食盐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 形成悬浊液, 形成溶液。(填编号)
【答案】③④;⑥⑦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解答】①牛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②冰水混合物,为同一种物质,不是混合物;
③果粒橙,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④钡餐,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⑤肥皂水,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⑥味精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⑦食盐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则③④为悬浊液,⑥⑦为溶液。
20.(2021八上·诸暨期中)给下列混合物归类:(填序号)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⑧色拉油溶于汽油。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
【答案】①⑧;③⑤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
【解答】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属于溶液的是①食盐水、⑧色拉油溶于汽油;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所以属于乳浊液的是③牛奶⑤肥皂水。
21.(2021八上·绍兴期中)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以上均填字母)。
A.“祖名”豆浆 B.肥皂水 C.蒸馏水 D.农夫山泉 E.“蒙牛”优酸乳
F.泥水 G.血液 H.钡餐 I.鲜榨果汁
【答案】D;AFGHI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解答】A.“祖名”豆浆中的豆粉颗粒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
B.肥皂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C.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
D.农夫山泉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矿物质,属于溶液;
E.“蒙牛”优酸乳,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F.泥水中的泥沙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
G.血液中的血小板、红细胞等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
H.钡餐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I.鲜榨果汁也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
则属于溶液的是:D,属于悬浊液的是:AFGHI。
22.(2021八上·乐清期中)鸡汤是一道传统的汤菜,向来以美味著称。制作原料主要有鸡、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葱、姜、盐,料酒等调味品。这些调味品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有 ;
(2)人们往往会把鸡放入高压锅内烹饪,以增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 ;
(3)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鸡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 的特点。
【答案】(1)盐、料酒
(2)升高
(3)均一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
(2)根据液体沸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解答;
(3)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解答。
【解答】(1)在葱、姜、盐和料酒中,盐和料酒都能溶于水,则能形成溶液的是盐和料酒。
(2)人们往往会把鸡放入高压锅内烹饪,以增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
(3)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鸡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均一性的特点。
23.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有供给鱼呼吸的 , 在河水中该物质是 (选填“溶质”或“溶剂”)。
【答案】氧气;溶质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根据氧气的微溶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及气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气体为溶质分析。
【解答】 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有供给鱼呼吸的氧气,在河水中该物质是溶质;
故答案为:氧气;溶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