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巩固+阅读(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巩固+阅读(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3 13:1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巩固+阅读
课内重点字词
豌豆 按照 暖洋洋 舒适 黑暗 恐怕 僵硬 丰满 等待 强壮 虚弱 耐心 愉快 兴奋 曾经 水沟
感激 蚊子 即使 灵巧 科学家 绳子 苍蝇 证明 研究 雷达 显示 驾驶员 世纪 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幻想 原子核 奥秘 日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任何 创造 改善
巩固练习
一、下面的读音和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立即(lì jì) 到达(dào dá)
B. 探索(tàn suǒ) 奥秘(ào mì)
C. 气氛(qì fēn) 利益(lì yì)
二、同音字组词。
wén ( )子 ( )明 新( )
shǐ 开( ) ( )用 驾( )
chénɡ ( )度 ( )长 ( )罚
zhì ( )量 ( )今 ( )度
yì 容( ) ( )万 ( )鸟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适:①相合。 ②舒服。 ③恰巧。 ④去。 ⑤旧指女子出嫁。
无所适从( ) 安适 ( )
适用 ( ) 适逢其会( )
课内成语积累
横七竖八:形容某东西摆放杂乱,毫无规律。
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有褒义。常用来比喻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有意兴风作浪。
出乎意料: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
腾云驾雾:①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②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子轻飘飘的。
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
巩固练习
一、 按要求写成语。
1.呼风唤雨(含有近义词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横七竖八(含有数字)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腾云驾雾(含有自然现象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选词填空。
敏锐  敏捷
(1)小战士动作(   ),轻松地跃过了障碍。
(2)老鹰那(   )的眼睛可以迅速觉察猎物的踪迹。
幻想  想象
(1)我简直无法( ),要是我在俄克拉何马大学的那个学期没有他会是什么样。
(2)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美妙的( )。
温和  温暖 暖和
(1)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 )了灾区人民的心。
(2)上课时,老师总是用( )的目光看着大家,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3)今天天气真( ),我要出去走走。
课内重点句式
1.比喻句
(1)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2)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2.设问句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3.拟人句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4.排比句
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5.引用句
(1)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6.反问句
(1)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2)园里的花朵是它们的家吗?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3)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7.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1)母亲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希望。
(2)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3)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4)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
巩固练习
一、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现代科学技术必将连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被”字句: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扩句,至少扩两处:这是飞机在夜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填上关联词语,使句子更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内容梳理
豌豆 想法 结局 心态
第一粒 飞向世界 吃掉了 自高自大
第二粒 飞进太阳 落到脏水沟里 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 射得最远 吃掉了 满足现状
第五粒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一株植物 随遇而安
豌豆的生长过程 小女孩的变化
钻进长满青苔的裂缝里,被青苔裹起来 身体非常虚弱,在床上躺了一整年
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 觉得好一些了;相信自己能好
顺着绳子向上生长 讲话时比以前愉快;自己能爬起来坐在床上;第一次坐一个钟头
盛开出紫色的豌豆花 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眼睛里发着亮光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通过豌豆的长大和小女孩的身体的好转,赞扬了平实、仁爱、敬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实验次数 方法 结果 证明
第一次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夜行探路与眼睛无关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行探路与耳朵有关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行探路与嘴有关
《夜间飞行的秘密》介绍了科学家通过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出了蝙蝠夜间能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从而激发了我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了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蝴蝶的家》通过“我”想象下雨时蝴蝶无处藏身而为蝴蝶担心的事,告诉我们要关心弱小,帮助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遇到疑难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即便是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成就,不求教就不会知道。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拓展: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北宋]林逋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郑燮
巩固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_____(国家)著名童话大王________。文章_____介绍了五粒豌豆的不同结局,其中落入一块旧板子上长满青苔的缝隙里的那粒豌豆,给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___________。
2.《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讲的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_________________的秘密,飞机夜航运用了这一原理,给飞机装上了_______,使飞机在夜里飞行更加安全。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____________有所启示。
3.根据三次实验的内容填空。
(1)把蝙蝠的     ,结果       ,证明           。
(2)把蝙蝠的     ,结果       ,证明           。
(3)把蝙蝠的     ,结果       ,证明           。
拓展阅读
(一)在电脑上“种”蔬菜(20分)
从古至今,人类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地在田间耕作。然而今天,科学家们已能在电脑上“播种”了。你看,随着科学家的操作,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棵破土而出的小麦苗,小麦苗渐渐长大,叶子展开、开花、抽穗,然后结出颗粒饱满的种子。他们在电脑上“种出”了小麦。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科学家在利用高智能的电脑,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行模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们知道,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影响生长的因素很多,自然环境、气候、虫害,甚至农作物自身的因素等,都会影响农作物果实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以前,人们对农作物的研究都是在田间或实验室内进行的,方法陈旧,而且花的时间又很长。
在电脑上模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目前,最主要的目的是更好地“种出”蔬菜。如,为了在电脑上“种出”优质的番茄,科学家制作了番茄生长的全过程画面。他们用电脑模拟番茄植物的分枝模式,研究番茄的枝条长在主干的哪个位置,叶片在哪里长出,番茄的果实才能长得更好。
此外,科学家还设计了模拟番茄植物根生长的软件,他们研究番茄的根怎祥穿出土壤,什么时候、施多少数量的肥料,番茄才能生长得最好。科学家还打算在电脑上建虚拟植物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种出各种“人造番茄”。这些番茄的口味,可以由电脑合成出来。这样,番茄就有各种特别的风味,如菠萝味、椰子味等,以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根据电脑模拟的结果,培植出新型的、更理想的蔬菜品种来。
1.题目中的“种”加上引号的原因是( )(3 分)
A.引起读者的注意。
B.这不是真正的种,而是在电脑上模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2.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4分)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8分)
人们以前在田间或实验室内研究农作物的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完文中介绍的“种”番茄后,我知道在电脑上“种”蔬菜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短文后,你想对大家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分)
如果像霍金预言的那样,人类的宿命终将是移民外星球,那么问题来了——住在地球上的我们可以种粮食、蔬菜和水果,养家禽、牲畜,以解决吃的问题,可如果去了火星,我们吃什么呢
说到这儿,我们就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宇航员在太空吃什么的问题。因为他们是人类适应外星球生存环境的先驱。因为火箭载重有限,太空失重的环境等因素,所以带到太空的食物在满足宇航员营养需求的情况下,还必须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脱水、无菌、包装小、不掉渣等。约翰.格伦是美国第一位在太空就餐的宇航员,他当时的餐点是装在金属管里的牛肉和蔬菜浆。吃的时候像挤牙膏那样,先用手挤压金属管,金属管口接了一根吸管,食物从吸管里再经过太空头盔的小孔,进入格伦的嘴里。
因为太空的特殊条件,人的味觉和嗅觉也没有在地球上那么敏感,单调乏味的食物每一到两周就要重吃一遍,再加上外太空极度的孤独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宇航员的身心健康。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的宇航员已经有200多种食物和饮料可以选择了。
问题又来了,如果宇航员需要在太空待上几年,食物补给跟不上怎么办 毕竟它不像在地球上运输那么方便快捷。传统的超远程运输食品只是一种解决方法,在火星上自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吃的问题,而这难度相当大。不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开始研究火星种菜的可能性了。康奈尔大学也在夏威夷火山区进行着人类火星生存的模拟实验。
1.给这篇文章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解决宇航员在太空的食物问题有哪些困难 打“√”。(4分)
(1)火箭的载重有限,太空中的环境是失重的。 ( )
(2)在太空中,食品不容易长时间保存。 ( )
(3)太空中,人的味觉与嗅觉不敏感。 ( )
(4)宇航员若长期待在太空中,食物补给跟不上。 ( )
3.“那么问题来了——住在地球上的我们可以种粮食、蔬菜和水果,养家禽、牲畜,以解决吃的问题,可如果去了火星,我们吃什么呢 ”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4分)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话题的转换
D.表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4.文章第二自然段写了美国第一位在太空就餐的字航员约翰.格伦,是为了说明( )。(4分)
A.带到太空的食物要满足宇航员的营养需求
B.宇航员更适应外星球生存环境
C.带到太空的食物不仅要满足字航员的营养需求,还必须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5.画“_____”的句子是运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奇妙的太空还需要我们进行很多的探索。读完这篇文章,你产生了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