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送东阳马生序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B.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C.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下面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既加冠(帽子) 执经叩问(磕头)
B.岁有裘葛之遗(给予,赠送) 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C.持汤沃灌(热水) 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样子)
D.录毕,走送之(跑)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3.下面加点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砚冰(yàn) 耄老(mào) 嗜学(shì) 俟其欣悦(sì)
B.硕师(shuò) 裘葛(qiú) 逾约(yú) 既加冠(guān)
C.皲裂(jūn) 叱咄(duō) 冻馁(něi) 负箧曳屣(qiè xǐ)
D.媵人(yǐng) 容臭(chòu) 为贽(zhì) 以衾拥覆(qīn)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属临别赠言。
B.这段文字讲述的是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诚恳专一。
C.文章起笔就点出“嗜学”,为全文定下基调。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作用是启下,引出下文的对比。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敢稍逾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B.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寄居在旅店里,店主人每天让我吃两顿饭)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既然到了成年,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D.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辞谦和,脸色平易)
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四支僵劲不能动 B.同舍生皆被绮绣
C.其真无马邪 D.腰白玉之环
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一文提到了“治经”。“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西游记》的回目中,多次提到了“金公”“木母”。“金”“木”是五行概念。
C.《论语》中的“不惑”之年和“耳顺”之年,分别指的是“四十岁”和“五十岁”。
D.《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既加冠”,指男子已成年。
8.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
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一—这句话有语病。
D.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一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9.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10.下列语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D.岂他人之过哉
二、综合性学习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雷海为从7万多名报名者中,一路过关斩将,用十三年的坚持和努力夺得了总冠军。“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他那上千首的诗词没有白背,诗词影响和改变着他的人生。
材料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雷海为成名后,有网友嘲讽他:“一个连生活条件都还没改善的人,不想着怎么去赚钱,背那么多没用的诗词干什么?”“背诗歌又不能当卡刷,不还得去送外卖?”
材料三 教育部日前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各校要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甲]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积极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各地各校要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掌握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乙]要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的生活,引导孩子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和不当消费。
(1)以一句诗作为材料一的开头,下面哪项最合适(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你同意材料二中网友的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画线句存在语病,请你帮忙修改。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______”后加“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无以致书以观 致:
②穷冬烈风 穷: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敝:
14.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所恶有甚于死者
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
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天 大 寒 砚 冰 坚 手 指 不 可 屈 伸 弗 之 怠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7.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B.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
C.腰白玉之环 腰:在腰间佩戴
D.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遗留
1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足肤皲裂而不知 面山而居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以中有足乐者 扶苏以数谏故
D.当余之从师也 何陋之有
20.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赠序,即临别赠言。
B.选文第①段先写自然环境严酷,再写物质条件匮乏,表现出求学的“勤且艰”。
C.选文通过作者与“同舍生”“太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羡慕之情。
D.文章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述作者年少时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勉励后辈努力学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D
5.C
6.D
7.C
8.A
9.B
10.A
11.(1)A
(2)示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人除了追求物质的享受之外,更要有精神方面的追求。雷海为在送外卖之余刻苦背诵古诗词,他所获得的精神享受是物质享受无法替代的。
(3)①建设 营造
②消费 的行为
12. (1)“支”通“肢” (2)“被”通“披”
13.①得到 ②极 ③破
14.B
15.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16.①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②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17.作者以自己的求学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资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
18.D
19.C
20.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