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3.短诗五首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3.短诗五首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3 21:2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短诗五首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霜风 一株 并排立着
B.墓畔 繁多 长夜漫漫
C.卧听 寂漠 郊原如海
D.舵手 装饰 房舍如舟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月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B.《风雨吟》一诗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C.《断章》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萧红墓畔口古》一诗中,首句中诗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但是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聪明的山寨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大山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C.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D.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B.风从/大地/卷来。
C.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D.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节目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近日,10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遭遇导游强制消费和辱骂一事引起了泰方关注。
C.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D.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项是( )
①经年后,再回首,一切都是美好如昔。
②回首人生路上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③人生的步履,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
④人生这一首绵长深远的诗歌,有过婉转也有过曲折。
⑤季节里留不住的,是那飞花细雨的优柔:岁月里逃不掉的,是那难以忘却的扑期与迷离。
⑥不得不说时光总是太匆匆,伫立于回忆的门槛,只能遥望,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原点。
A.④②③⑥⑤① B.⑥④③②⑤① C.⑥②⑤④③① D.④③①⑤⑥②
7.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份韵律、多了一种意境。在月下,感受大地之精美,望 、揽 、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眺 、闻 、恋雨打芭蕉。宁静如诗。
①空中响雷 ②繁星排空 ③远山迷蒙 ④夜风入怀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一株(zhū)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tāo)闲话。
C.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shì)了别人的梦。
D.郊原如海,房舍(shě)如舟我有年轻舵(duò)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9.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本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为祖国母亲献身的真情。
B.《断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C.《梅岭三章》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去革“阎罗”命的说法,是因为鬼神怪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很常见,能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D.《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对革命风暴的期盼、呼唤,又是对广大人民的战斗召唤。
10.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②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⑤②①③④
二、综合性学习
11.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涌)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我阅读我分享)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装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我阅读我创作)
(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暖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
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②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仿写:
选取事物: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13.本诗为表达作者情感,所选用的意象是____、____和____;诗歌第一节表达了作者____的情感,第二节表达的情感是____。
14.我们曾学过的余光中的《乡愁》和本诗在写法上共同的特点是____;《乡色酒》还使用了____、____的手法。
15.本诗的意境悠远、绵长,请展开丰富的想象,任选其中一节把它描绘出来。
16.阅读下面的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所以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A
6.C
7.A
8.D
9.C
10.C
11. (1)①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A (2)①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 ②不耻下问; 虚心请教 (3)示例:每一次努力, 都是获得幸运的伏笔。
12. 粉笔 一张智慧的犁,耕耘在黑土上。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 柳树 椰树 月亮 喜悦温馨 漂泊无依
14. 借物抒怀 对比 拟人
15.诗的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让人回味悠长。
16.《跌倒》一诗用童趣化的语言将“跌倒”换一种思维呈现给孩子们,旨在引领孩子们不怕困难,能从感情上正确看待困难,从行动上战胜困难,这首诗适合送给遇到困难总是退缩、害怕的孩子,让他们学会坚强;也适合送给勇敢乐观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对他们的鼓励!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