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县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湄潭县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7-13 14:1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水和长江的那一段是( )
A.邗沟 B.江南河 C.通济渠 D.永济渠
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启示我们,需要( )
A.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B.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C.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 D.完全听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3、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诗圣”分别是指( )
A.王羲之、李白 B.王羲之、杜甫
C.顾恺之、白居易 D.吴道子、杜甫
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金刚经》 B.《古兰经》 C. 《诗经》 D.《圣经》
5、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A.唐朝 B. 北宋 C.南宋 D. 元朝
6、海关是对出入国境的一切商品和物品进行监督、检查并照章征收关税的国家机关。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B.宣政院 C.市舶司 D.军机处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8、在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有这样的歌词“赵州桥什么人儿修”,对唱是“赵州桥鲁班爷修”。其实对唱并不符合历史。如果由你来对唱,歌词改为( )
A.“赵州桥是唐朝工匠李春修” B.“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修”
C.“赵州桥是唐朝工匠李白修” D.“赵州桥是战国工匠李冰修”
9、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0、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相比较,共同点是( )
A.反侵略性质 B.抗清性质 C.反殖民斗争 D.内部斗争
11、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唐诗 B.三通四史 C.宋词 D.四书五经
12、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D.经济中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13、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疆域图中,有一幅在今天的西藏区域注着“宣政院辖地”的疆域图,那么它是( )
A.唐朝疆域图 B.元朝疆域图 C.明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
14、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A.回鹘 B.藏族 C.蒙古 D.回族
15、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的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16、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出自于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7、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收复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
A.渴望收复幽云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18、郑成功诗云:“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据此你知道明末侵占我国宝岛台湾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9、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人( )
A、继续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20、2004年10月,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这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历史上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北京条约》 D、《尼布楚条约》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21、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____进入长安,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_______ 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他就是辽太祖。
22、1405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二百多艘海船,第一次出师西洋。到1433年,先后七下西洋,到达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沿岸和_______东海岸,比欧洲的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3、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______”,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_____________”。
24、北宋的司马光编写了《 __________ 》,它是一部 _______的通史巨著;李时珍编著的《______________》被西方誉为“______________”。
三、材料题(30分,每小题10分)
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对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魏征为门下省的侍中、杜如晦任兵部尚书。
请回答:
(1)请推测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个朝代的制度?(1分)
(2)材料二中的“锦衣卫”是哪一个皇帝统治时期设立的?(1分)为了加强统治他还实行了怎样的文化专制措施?(3分)
(3)材料三中的军机处是哪一个朝代由那一位皇帝设立的?(2分)
(4)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3分)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中反映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2分)
(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
------苏辙《栾城集》
(1)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2分)“北朝”是指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2分)
(2)材料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2分)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2分)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
四、简答题。(10分)
28、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开创的许多政治制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一、选择题(50分)
1--5 ACBAB 6--10 CCBBA 10--15 DDBDC 16--20 CDCBD
二、填空题(10分)
21、李渊,耶律阿保机
22、红海,非洲
23、开元,开元盛世
24、《资治通鉴》,编年体,《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
四、简答题(10分)
28、简述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1)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2.5分)
(2)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2.5分)
(3)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士子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2.5分)
(4)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2.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