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10、 精神的三间小屋
汇报人:爱PPT
毕淑敏
初一我们学过《陋室铭》。刘禹锡他身居陋室,却道何陋之有?可见一个人的物质世界虽然寒酸贫瘠,但精神世界却可以富丽堂皇。今天我们走进作家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探索精神小屋的奥秘。
谈话导入
01
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02
把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品味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03
理解作者建构精神世界的观点,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建构自己的精神空间。
学习目标
毕淑敏,生在新疆,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职。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成专职作家。1987年发表处女作小说《昆仑殇》。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短篇小说集《白杨木鼻子》,散文随笔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婚姻鞋》等。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
作品特点: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冷静理智关怀。
作者信息
宽宥( ) 游弋( ) 轻觑( ) 麾下( )
广袤( ) 赘余( ) 困厄( ) 憎恶( )
驰骋( ) 要诀( ) 窗棂( ) 自惭形秽( )
坍塌( ) 矗立( ) 抽丝剥茧( )
惊骇( ) 濡养( ) 鸠占鹊巢( )
yòu
yì
qù
mào
zhuì
è
chěnɡ
jué
línɡ
tān
chù
jiǎn
hài
rú
jiū
huī
zēnɡ
huì
预习检测
1、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2、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3、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4、形容品种繁多。
5、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自惭形秽
不知所措
可望而不可即
林林总总
间不容发
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预习检测
6、金属制的戈,披铁甲的战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
7、没有老师传授指导,靠自己学习钻研而通晓(某种知识技能)。
8、形容天气恶劣。比喻悲惨凄凉的境遇。
9、形容使人感到愁闷悲惨的景象或气氛。
10、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11、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金戈铁马
无师自通
凄风苦雨
愁云惨雾
形销骨立
俯拾即是
含褒义。
近义词:骨瘦如柴。
预习检测
12、一根一根地把丝抽出来,一层一层地把茧剥开。形容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13、也作“鹊巢鸠占”,语出《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后用来比喻强占他人的居所。
14、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15、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彰,
显著。
抽丝剥茧
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含贬义。
出自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预习检测
汇报人:爱PPT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关键信息
1、划分层次
2、归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文章的题目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是怎样的三间小屋呢?这三间小屋理想的样子是怎样的呢?划出相关要点。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1—6)
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
(7—18)
论述论题——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三部分(19—20)
总结升华——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1、结合对本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梳理其论证思路。
2、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作者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阐述,表达了三间小屋象征着个人精神的栖息地,每个人都应努力、真诚地修筑好自己精神的空间的观点。
整体感知
3、文章的题目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是怎样的三间小屋呢?这三间小屋理想的样子是怎样的呢?完成表格。
整体感知
盛放内容 理想状态 如何实现 理由
第一间小屋
第二间小屋
第三间小屋
第一间小屋 盛放内容
理想状态
实现方法
修建理由
走进第一间小屋
爱与恨
光明温暖
爱比恨多,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希望永恒在前
第二间小屋 盛放内容
理想状态
实现方法
修建理由
走进第二间小屋
事业
坚固优雅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事业在生命中占据很大比重,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适合的事业要靠自我寻找,而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需要过程
第三间小屋 盛放内容
理想状态
实现方法
修建理由
走进第三间小屋
自身
坚固稳定
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意见
如果没有自我,没有独立的思考,我们的精神就会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我们的精神小屋就会倒塌
4、如何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及彼此间的关系?
第一间
(爱和恨)
安放精神世界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第二间
(事业)
第三间
(自身)
规划事业生涯,寻找并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
要有独立自主的思想
逻辑顺序
层层深入
(最普遍、最基础的情感)
(个体精神的纯粹和充沛)
(自我精神的健全、独立)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1、你会把哪些“爱”盛放在小屋中?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说。
示例:
爱是 ,爱是 ,爱是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因为有爱,我们相信,人类的光明永远大于暗影!
合作探究
2、为什么要用第二间小屋来盛放我们的事业?
(1)我们将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漫长的时光,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
(2)很多时候,人们费时弥久,才能寻到所热爱的事业。当这件小屋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时,就能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合作探究
3、说说要“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原因,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
示例:
人的一生有很长时间在工作,事业对精神有很大的影响,工作的幸福度,关系到精神的品质;然而,一下子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的人不多,所以,我们要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精神的小屋“坚固优雅”。
合作探究
4、能否调换一下“精神的三间小屋”的论述顺序?请简述理由。
不能调换。文章是按从感性到理性的逻辑顺序,逐步提升,层层深入来写的。
拓展延伸
1、文章结尾“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你打算在精神大厦里安放些什么呢?
示例:
我要将宽容、理想、希望、坚强、友爱、谦逊、勇敢、勤劳、善良、正义、无私、豁达、开朗、感恩、奉献、亲情、友情、爱情、友谊等都放进我们的精神大厦。
拓展延伸
2、读完本文以后,请参考助读资料,联系实际想一想,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该如何建构自己的精神空间呢
“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人爱生活,爱自身也爱大家。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肩膀。”
——毕淑敏 《造心》
拓展延伸
2、读完本文以后,请联系实际想一想,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该如何建构自己的精神空间呢
示例:
(1)爱一切真善美的人、事、物,恨一切假恶丑的人、事、物,要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容量,使希望永恒在前。
(2)有足够的定力去寻找、规划“相宜的事业”,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3)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独立的思想,张扬个性,完善自我。
主旨归纳
作者以娓娓谈心的形式,向我们具体阐述了精神世界的三间小屋的内涵,激励人们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使事业与人生相得益彰,关注自我,不断追求更加广袤、博大的精神世界。
精神的三间小屋
引出论题:
论述论题:
总结升华:
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三间精神小屋
盛放爱恨
盛放事业
安放自身
在建好精神小屋的基础上建立精神大厦
关注心灵,提高境界
思维导图
在忙忙碌碌的平凡生活里,营造自己的精神空间、呵护自己的心灵,是一件可贵而必要的事情。为自己的心灵建造几间小屋,逐渐丰盈自我,我们的灵魂才会更加圣洁高雅。为自己建造几间这样的小屋,在那里,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充实、富有诗意!
课堂寄语
1、抄写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并说说那喜欢的理由。
2、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仿照作者的比喻手法,试以“我的精神小屋”为话题,写一段400字的短文。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