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6.20.2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6.20.2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13 16:2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举例说明生物体中染色体和基因的存在关系;
3.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解释遗传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正确认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染色体组成;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难点】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前要求学生带一张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引导学生相互观察全家福相片,提问:同学们哪些性状像爸爸,哪些像妈妈?父母是把自己的眼睛、脸型这样的性状直接传给孩子了吗?如果不是,那传下去的是什么呢?回忆学过的人的生殖,基因通过什么过程传递给子代?在基因传递的过程中,是什么作为“桥梁”来进行传递呢?
【学生】相互观察全家福相片,回忆所学知识,回答。
【教师】展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图片,质疑: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那么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这座“桥梁”的呢
【学生】思考,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1.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教师】精子和卵细胞都属于生殖细胞,基因应该就存在于细胞之中,那么基因存在于细胞的什么位置呢?
【学生】回忆细胞结构,回答问题。
【教师】展示“展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图。讲述:科学家在研究细胞分裂时发现,细胞核内有许多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染色体。
【学生】观察、倾听。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染色体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阅读教材,说出染色体的组成:DNA和蛋白质。
【教师】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你是否能总结细胞核、染色体与DNA的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并过渡: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那么基因是什么呢?它在哪里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基因在DNA分子上。
【教师】提问:一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基因,还是有很多个基因?
【学生】回答: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
【教师】总结:可以说,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教师】那么染色体在生物体内是怎样存在的?课件展示几种常见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引导学生认识,染色体通常是成对存在的。这些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教材,认识到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
【教师】我们刚刚了解到,基因是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那么基因是怎样控制生物性状的呢?
【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基因就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
【教师】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吗?这些遗传信息都表达吗?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总结:由于我们身体中的每个细胞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因此每个细胞中应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并不是每个细胞中的每个基因都要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不同部位和功能的细胞,能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的基因不同。
【学生】听讲。
【教师】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所有性状都受基因控制吗?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有很多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师】怎样用图示表示染色体、DNA和基因以及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学生】根据所学,尝试用图示表示染色体、DNA和基因以及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教师】评价、总结:
课堂反馈
1.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B.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C.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
D.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亲代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是通过( C )
A.体细胞 B.受精卵 C.生殖细胞 D.胚胎
3.人的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 B )
A.都来自父方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C.都来自母方 D.有的来自父方,有的来自母方
4.下列有关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分子
C.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