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13 15:0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
学习目标:
1.了解平型关大捷及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2.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3.体会八路军、新四军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大力弘扬抗战精神,珍爱和平。
自主学型关大捷 背景
时间
地点
指挥者(军队)
战绩
意义
1937年9月
山西平型关
林彪(八路军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林彪
1、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2、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中考链接:
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A
1.毛泽东《论持久战》
原因
时间
内容
影响
1938年
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敌强我弱……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自主学习二 经营后方—毛泽东《论持久战》
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主要根据地
晋察冀、晋绥、晋鲁豫、山东、苏南、陕甘宁 等
经营后方—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
中考链接:
2.抗日战争期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瑞金 B.太原 C.延安 D.西柏坡
C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 军事上
政治上
经济上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 军事上
政治上
经济上
特点: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广大群众为基础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战
麻雀战
地雷战
夜袭战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 军事上 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政治上
经济上
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三三制)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抗日根据地政权最显著的特点,是从1940年开始实行“三三制”,即在参议会和政府组成人员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共产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三三制”的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边区各级政权有了广泛的代表性,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一些跑到敌占区的地主开始回乡,乡绅富商也有了在根据地投资经营的积极性。
小组讨论
实施巩固措施有哪些作用?
(提示:从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入手,可以结合22课第二自然段讨论)
1、军事上有力打击了敌人的“扫荡”;政治上获得了民心;经济上打破日、伪军的封锁,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
2、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自主学习三 百团大战 背景
原因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目标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彭德怀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骋。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对根据地进行蚕食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百团大战 意义
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中共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中考链接:
3.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B.发动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D.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C
大力弘扬抗战精神,珍爱和平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课堂背诵
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2.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
3.百团大战的时间与指挥者
巩固练习:
完成大练习册
P61-62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