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一步:新初一暑期科学培优测试11《物态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领先一步:新初一暑期科学培优测试11《物态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7-13 21:03:07

文档简介

新初一暑期科学培优测试11《物态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C
B
B
A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C
C
D
B
C
B
C
B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4分)
21、液化 放出 上 水汽化吸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汽化 液化育网版权所有
23、乙 50 不断升高
24、c
25、升华 液化教育网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6、熔化 液化
27、固 10 不变 10 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28、液化 小水珠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33、(1)B;大于;
(2)质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①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②沸腾时继续吸热;
(4)甲;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领先一步:新初一暑期科学培优测试11《物态变化》
温馨提示:凡是在21世纪教育网购买的本编写组的正版资料,如有疑难问题,均可QQ(1617369420)咨询。g=10N/Kg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2.下面的物质中,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蜡、沥青、汞 B.食盐、玻璃、沥青
C.松香、蜂蜡、蜡 D.海波、铝、冰
3.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
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C.蒸发和沸腾都在液体表面发生
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下图所示的是海波熔化时温度-时间图象,其中正确表示海波熔化过程的是(  )
5.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
6.如图,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 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  )
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7.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  )
A.盐水可使冰的熔点降低 B.盐水可使冰的熔点升高
C.盐水可使冰的温度升高 D.盐水可使冰的温度降低
8.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  )
A.升高 B.降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不变 D.无法确定
9.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气温不高的季节游泳时会觉得不太冷,但上岸后会觉得冷这是因为(  )
A.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B.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
C.空气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D.人体热量一部分传到空气中所以人冷
11.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12.将在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0℃的恒温箱后(  )
A.冰继续熔化
B.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的水在开始凝固
C.冰不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
D.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
13.如图是生活中晾衣服的几种情景,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衣服A和B相比较,B干的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B.衣服C和D相比较,D干的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有关
C.衣服E和F相比较,E干的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D.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它需要放出热量
14.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这种纸盒是特制的,不会着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5.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16.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
A.肉中的水会结冰 B.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
C.肉中的冰会熔化 D.肉中的水会蒸发
17.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18.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19.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物质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20.几年前,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
B.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C.“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D.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8分)
21.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神州十号”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 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甲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24.给一定质量的冰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a所示.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仅将冰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将变为 图线.
25.几年前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如图所示.舞台上云雾潦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26.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7.如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加热后最初5min内冰块呈 态;冰块熔化过程持续 min,此过程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加热到第25min时,冰全部变成 ℃的水.由以上分析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那么,区分非晶体的重要依据是:
28.如图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
(1)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过一会儿手会感到玻璃片变热;
(2)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29.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凝固点是 ℃.
(2)BC段表示的是 过程, EF段表示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锡熔化过程经过 分钟,在3-6分钟的 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
30.用物理知识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的含义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31.研究下面热现象:
小组进行200g冰的熔化实验,图象如图所示:
(1)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请你将错误之处找出来,并在其下方改正:
(a)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
错误: ,改正: .
(b)在C点时,物质是固体状态.
错误: ,改正: .
(2)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信息一:
信息二:
32.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min
l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温度/℃
59
55
52
49
48
48
48
48
47
45
43
42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 态.(选填:“固”、“液”或“气”)
?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33.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 (填“A”或“B”)套装置.据此可以判断,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大于/小于/等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 图象如图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 (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 ;②
(4)如图二甲、乙、丙、丁所示,则:在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是 图.?水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是 图.